一种医用导管固定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8112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5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导管固定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用导管固定贴,包括固定贴本体,固定贴本体的底端两侧均设有第一黏性层,固定贴合本体的底端中央开设有放置通道,固定贴合本体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三角缺口,固定贴合本体的内部设有硬质层,第一黏性层位于放置通道的两侧,且第一黏性层的外侧表面贴合设有第一离型纸,硬质层为长方形板状结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在放置通道的外侧设置有定位圈,在三角缺口的两侧设置有魔术贴毛面和魔术贴勾面,其中定位圈的内侧设置有第二黏性层,可粘贴在导管外壁上,防止导管滑动,而魔术贴勾面也可以贴合在魔术贴毛面上,防止导管脱落,进一步保证固定贴本体使用的安全性。

A medical catheter fixing pas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导管固定贴
本技术涉及导管固定贴
,具体为一种医用导管固定贴。
技术介绍
医用导管通常用于病人输液、输血、输氧、引流、导尿、鼻饲等,在使用时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固定方式,由于输液、输血、引流的时间都比较长,容易导致针头和导管松动,甚至脱落,严重的还会导致医疗事故。为防止上述情形的发生,医护人员一般采用胶布对导管进行临时固定。目前市场上大多生产的医用导管固定装置,除了用胶布对导管进行临时固定,使用时需要用剪刀裁剪和手撕,既不方便,也保证不了卫生和交叉感染;另外采用套管定位组合结构,通过锁紧机构改变导管通过直径的尺寸,缩小或扩大固定装置直径尺寸,从而达到固定医用导管目的,该产品大多由固定贴、吸水垫、固定盘、锁扣组成,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主要是临床使用操作复杂,固定盘首先穿过医用导管,不便于观察引流液体的流动,对于固定的医用导管直径变化范围小即通用性差。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医用导管固定贴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导管固定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导管固定贴,包括固定贴本体,所述固定贴本体的底端两侧均设有第一黏性层,固定贴合本体的底端中央开设有放置通道,固定贴合本体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三角缺口,固定贴合本体的内部设有硬质层,所述第一黏性层位于放置通道的两侧,且第一黏性层的外侧表面贴合设有第一离型纸,所述硬质层为长方形板状结构,其长度小于固定贴本体的长度,其宽度大于放置通道的宽度,其底端两侧均设有定位圈,所述定位圈呈为二分之一圆弧状结构,其两侧底端均固定连接在硬质层上,其中段开设有断口,所述三角缺口的两侧分别设有魔术贴毛面和魔术贴勾面,所述魔术贴毛面和魔术贴勾面关于三角缺口对称设置,且魔术贴毛面的底侧贴合设置在固定贴本体的顶端上,魔术贴勾面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贴合本体的顶端上。优选的,所述固定贴本体上贯穿开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的数量若干,且透气孔均匀分布于固定贴本体上。优选的,所述固定贴本体的顶端中央设有加强带,所述加强带的黏贴固定在固定贴本体上,且加强带的长度大于固定贴本体的宽度,加强带的两端向固定贴本体的外部两侧延伸。优选的,所述加强带的底端两侧均匀涂抹有胶体,所述胶体的外侧均贴合设置有第二离型纸。优选的,所述定位圈的内侧面均贴合设置有第二黏性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将导管从固定贴本体的一侧三角缺口穿入,沿着放置通道,再从另一侧的三角缺口穿出,最后再将第一黏性层粘贴在皮肤表面即可,相对而言,既方便,又快捷;2.本实用在放置通道的外侧设置有定位圈,在三角缺口的两侧设置有魔术贴毛面和魔术贴勾面,其中定位圈的内侧设置有第二黏性层,可粘贴在导管外壁上,防止导管滑动,而魔术贴勾面也可以贴合在魔术贴毛面上,防止导管脱落,进一步保证固定贴本体使用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背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横截面示意图。图中:1固定贴本体、2第一黏性层、3第一离型纸、4三角缺口、5放置通道、6硬质层、7定位圈、8第二黏性层、9魔术贴毛面、10魔术贴勾面、11透气孔、12加强带、13第二离型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医用导管固定贴,包括固定贴本体1,固定贴本体1的底端两侧均设有第一黏性层2,固定贴合本体1的底端中央开设有放置通道5,固定贴合本体1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三角缺口4,固定贴合本体1的内部设有硬质层6,硬质层6埋在固定贴本体1的内部,其为塑料制成,具有一定的硬度,固定贴本体1为软质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和弹性。第一黏性层2位于放置通道5的两侧,且第一黏性层2的外侧表面贴合设有第一离型纸3,硬质层6为长方形板状结构,其长度小于固定贴本体1的长度,其宽度大于放置通道5的宽度,其底端两侧均设有定位圈7,定位圈7呈为二分之一圆弧状结构,其两侧底端均固定连接在硬质层6上,定位圈7为橡胶材料制成,可弯曲,其结构形状如图2所示,其底端与硬质层6固定连接。其中段开设有断口,三角缺口4的两侧分别设有魔术贴毛面9和魔术贴勾面10,魔术贴毛面9和魔术贴勾面10关于三角缺口4对称设置,且魔术贴毛面9的底侧贴合设置在固定贴本体1的顶端上,魔术贴勾面1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贴合本体1的顶端上,如图1所示,魔术贴毛面9贴合在固定贴本体1上,而魔术贴勾面10的一端与固定贴本体1连接,魔术贴毛面9和魔术贴勾面10可连接,用于封住三角缺口4。固定贴本体1上贯穿开设有透气孔11,透气孔11的数量若干,且透气孔11均匀分布于固定贴本体1上,用于增强固定贴本体1的透气性。固定贴本体1的顶端中央设有加强带12,加强带12的黏贴固定在固定贴本体1上,且加强带12的长度大于固定贴本体1的宽度,加强带12的两端向固定贴本体1的外部两侧延伸。加强带12的底端两侧均匀涂抹有胶体,胶体的外侧均贴合设置有第二离型纸13,加强带12的中段与固定贴本体1的顶端表面固定连接。定位圈7的内侧面均贴合设置有第二黏性层8。工作原理:本技术使用时,将导管从固定贴本体1一侧的三角缺口4穿入,然后沿着放置通道5,再从另一侧的三角缺口4穿出,并将导管按入定位圈7内(定位圈7为软质材料制成,其中间开设断口,若用力按压,可将导管按入定位圈7中)。然后撕开第一离型纸3,将第一黏性层2粘在皮肤表面。其中固定贴本体1的表面开设众多透气孔11,透气孔11可增强固定贴本体1的透气性,避免皮肤毛孔堵塞。三角缺口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魔术贴毛面9和魔术贴勾面10,使用时,将魔术贴勾面10贴在魔术贴毛面9上,可封住三角缺口4,避免导管脱落。定位圈7的内侧面贴合有第二黏性层8,使用时,第二黏性层8会贴合在导管的外壁上,避免导管滑动。固定贴本体1的顶端中段设置有加强带12,使用时,也可以撕开加强带12两侧的第二离型纸13,然后将胶体粘在皮肤表面,可增强固定贴本体1的稳固性。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导管固定贴,包括固定贴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贴本体(1)的底端两侧均设有第一黏性层(2),固定贴本体(1)的底端中央开设有放置通道(5),固定贴本体(1)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三角缺口(4),固定贴本体(1)的内部设有硬质层(6),所述第一黏性层(2)位于放置通道(5)的两侧,且第一黏性层(2)的外侧表面贴合设有第一离型纸(3),所述硬质层(6)为长方形板状结构,其长度小于固定贴本体(1)的长度,其宽度大于放置通道(5)的宽度,其底端两侧均设有定位圈(7),所述定位圈(7)呈为二分之一圆弧状结构,其两侧底端均固定连接在硬质层(6)上,其中段开设有断口,所述三角缺口(4)的两侧分别设有魔术贴毛面(9)和魔术贴勾面(10),所述魔术贴毛面(9)和魔术贴勾面(10)关于三角缺口(4)对称设置,且魔术贴毛面(9)的底侧贴合设置在固定贴本体(1)的顶端上,魔术贴勾面(1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贴本体(1)的顶端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导管固定贴,包括固定贴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贴本体(1)的底端两侧均设有第一黏性层(2),固定贴本体(1)的底端中央开设有放置通道(5),固定贴本体(1)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三角缺口(4),固定贴本体(1)的内部设有硬质层(6),所述第一黏性层(2)位于放置通道(5)的两侧,且第一黏性层(2)的外侧表面贴合设有第一离型纸(3),所述硬质层(6)为长方形板状结构,其长度小于固定贴本体(1)的长度,其宽度大于放置通道(5)的宽度,其底端两侧均设有定位圈(7),所述定位圈(7)呈为二分之一圆弧状结构,其两侧底端均固定连接在硬质层(6)上,其中段开设有断口,所述三角缺口(4)的两侧分别设有魔术贴毛面(9)和魔术贴勾面(10),所述魔术贴毛面(9)和魔术贴勾面(10)关于三角缺口(4)对称设置,且魔术贴毛面(9)的底侧贴合设置在固定贴本体(1)的顶端上,魔术贴勾面(1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乐信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圣纳医用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