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菌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8096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5 2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杀菌机器人,旨在提供一种散热性能好且使用寿命高的杀菌机器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固定架及通过升降装置活动连接在固定架上的杀菌装置,所述杀菌装置包括安装座、及设置在安装座上的圆筒、及安装在圆筒上与安装座相对一端部的杀菌灯管,所述杀菌灯管通过一灯管座与圆筒连接,所述灯管座开设有第一贯通孔,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与第一贯通孔相对应的第二贯通孔,所述第二贯通孔处的安装座上安装有第一排风装置,所述第一排风装置与第二贯通孔之间的圆筒内腔安装有第二排风装置,所述杀菌灯管与灯管座相对的一端安装有第三排风装置,所述第一排风装置和第二排风装置及第三排风装置组成排风散热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杀菌装置技术领域。

Sterilization rob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杀菌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杀菌装置
,更确切地说涉及杀菌机器人。
技术介绍
脉冲灯光杀菌设备不仅仅适用于食物杀菌,还适用于例如医院、学校、托儿所等一类有着无菌要求的场所,脉冲灯光杀菌设备在使用时,由于其自身功率较大,导致发热量比较高,在出现散热效果差的情况下,杀菌灯管在持续高温条件下工作极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散热性能好且使用寿命高的杀菌机器人。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杀菌机器人,包括固定架及通过升降装置活动连接在固定架上的杀菌装置,所述杀菌装置包括安装座、及设置在安装座上的圆筒、及安装在圆筒上与安装座相对一端部的杀菌灯管,所述杀菌灯管通过一灯管座与圆筒连接,所述灯管座开设有第一贯通孔,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与第一贯通孔相对应的第二贯通孔,所述第二贯通孔处的安装座上安装有第一排风装置,所述第一排风装置与第二贯通孔之间的圆筒内腔安装有第二排风装置,所述杀菌灯管与灯管座相对的一端安装有第三排风装置,所述第一排风装置和第二排风装置及第三排风装置组成排风散热通道。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的杀菌机器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灯管座上设的第一贯通孔及安装座上对应第一贯通孔设置的第二贯通孔配合第一排风装置与第二排风装置及第三排风装置组成竖向排风散热通道,增大了空气流通率,提升散热效率,延长灯管的使用寿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排风装置安装固定在圆筒内腔靠近灯管座的一端,所述第二排风装置上端的圆筒表面设置有布线孔。设置布线孔,方便将导线穿过圆筒与灯管连接,隐蔽式结构设计,既美观,又可提升安全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竖向安装在固定架上的滑轨、及与安装座传动连接的电机,所述电机驱动安装座沿滑轨上升或者下降,所述安装座通过滑块与滑轨连接。设置升降装置驱动杀菌装置的移除或者收纳进壳体与固定架内腔,减少了占地面积、及灰尘灯杂物聚集在灯管表面导致的杀菌效果降低的概率。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杀菌灯管为“U”型结构,所述灯管座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与“U”型结构杀菌灯管的两臂相配合的安装孔,所述第一贯通孔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第一贯通孔对称设置在安装孔两侧的灯管座上。将杀菌灯管设置于两组第一贯通孔之间的安装孔上,提升了空气流通对灯管的散热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位于所述灯管座一端的圆筒端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设置在杀菌灯管的周侧,所述第三排风装置安装在一支座表面,所述支座与连接杆固定连接。分布在杀菌灯管周侧的连接杆提升了结构强度,有效降低杀菌灯管因碰撞损坏的概率。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支座上设置有排风罩,所述第三排风装置设置于排风罩内腔,所述排风罩设置有与杀菌灯管相对应的反光面。第三排风装置设置于排风罩内腔,隐蔽式结构设计提升了美观性;排风罩上的反光面能够减少杀菌灯管光的散射,使杀菌灯管发出的光更聚集。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安装座固定在一移动座表面,所述移动座上安装有壳体,所述壳体为分体式结构设计,且壳体上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移动座底部四角处分别安装带有锁止装置的万向轮,所述移动座端面还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放置有工况提醒装置,所述工况提醒装置上设置有挂钩,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挂钩相配合的扣体;所述壳体上靠近工况提醒装置的一端还设置有布线结构,所述布线结构包括呈矩形四角分布的柱体,所述柱体与壳体固定连接。设置移动座便于工作人员移动本装置;设置工况提醒结构增加了本装置的功能性,方便在工作区域内设置提醒;设置布线结构,便于工作人员使用结束后对线材进行收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杀菌装置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圆筒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灯管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结构爆炸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排风罩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装配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固定架、2升降装置、21滑轨、22电机、3杀菌装置、31安装座、311第二贯通孔、32圆筒、321布线孔、322连接杆、33杀菌灯管、331灯管座、4第一贯通孔、5第一排风装置、6第二排风装置、7第三排风装置、8安装孔、9支座、91排风罩、911反光面、10移动座、101壳体、102放置槽、11把手、12万向轮、13工况提醒装置、14柱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的杀菌机器人,包括固定架1及通过升降装置2活动连接在固定架1的杀菌装置3,所述杀菌装置3包括安装座31、及设置在安装座31上的圆筒32、及安装在圆筒32上与安装座31相对一端部的杀菌灯管33,所述杀菌灯管33通过一灯管座331与圆筒32连接,所述灯管座331开设有第一贯通孔4,所述安装座31上开设有与第一贯通孔4相对应的第二贯通孔311,所述第二贯通孔311处的安装座31上安装有第一排风装置5,所述第一排风装置5与第二贯通孔311之间的圆筒32内腔安装有第二排风装置6,所述杀菌灯管33与灯管座331相对的一端安装有第三排风装置7,所述第一排风装置5和第二排风装置6及第三排风装置7组成排风散热通道。请参阅图2所示,所述第二排风装置6安装固定在圆筒32内腔靠近灯管座331的一端,所述第二排风装置6上端的圆筒32表面设置有布线孔321。所述升降装置2包括竖向安装在固定架1上的滑轨21、及与安装座31传动连接的电机22,所述电机22驱动安装座31沿滑轨21上升或者下降,所述安装座31通过滑块与滑轨连接。所述杀菌灯管33为“U”型结构,所述灯管座331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与“U”型结构杀菌灯管33的两臂相配合的安装孔8,所述第一贯通孔4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第一贯通孔4对称设置在安装孔8两侧的灯管座331上。位于所述灯管座331一端的圆筒32端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杆322,所述连接杆322设置在杀菌灯管33的周侧,所述第三排风装置7安装在一支座9表面,所述支座9与连接杆322固定连接。请参阅图3所示,所述支座9上设置有排风罩91,所述第三排风装置7设置于排风罩91内腔,所述排风罩91设置有与杀菌灯管相对应的反光面911。所述安装座31固定在一移动座10表面,所述移动座10上安装有壳体101,所述壳体101为分体式结构设计,且壳体101上固定安装有把手11,所述移动座10底部四角处分别安装带有锁止装置的万向轮12,所述移动座10端面还设置有放置槽102,所述放置槽102内放置有工况提醒装置13,所述工况提醒装置13上设置有挂钩,所述壳体101上设置有与挂钩相配合的扣体;所述壳体101上靠近工况提醒装置的一端还设置有布线结构,所述布线结构包括呈矩形四角分布的柱体14,所述柱体14与壳体101固定连接。使用时,工作人员将装置移动至合适位置,并且取出工况提醒装置13放在在工作区域内,工况提醒装置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杀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1)及通过升降装置(2)活动连接在固定架(1)的杀菌装置(3),所述杀菌装置(3)包括安装座(31)、及设置在安装座(31)上的圆筒(32)、及安装在圆筒(32)上与安装座(31)相对一端部的杀菌灯管(33),所述杀菌灯管(33)通过一灯管座(331)与圆筒(32)连接,所述灯管座(331)开设有第一贯通孔(4),所述安装座(31)上开设有与第一贯通孔(4)相对应的第二贯通孔(311),所述第二贯通孔(311)处的安装座(31)上安装有第一排风装置(5),所述第一排风装置(5)与第二贯通孔(311)之间的圆筒(32)内腔安装有第二排风装置(6),所述杀菌灯管(33)与灯管座(331)相对的一端安装有第三排风装置(7),所述第一排风装置(5)和第二排风装置(6)及第三排风装置(7)组成排风散热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杀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1)及通过升降装置(2)活动连接在固定架(1)的杀菌装置(3),所述杀菌装置(3)包括安装座(31)、及设置在安装座(31)上的圆筒(32)、及安装在圆筒(32)上与安装座(31)相对一端部的杀菌灯管(33),所述杀菌灯管(33)通过一灯管座(331)与圆筒(32)连接,所述灯管座(331)开设有第一贯通孔(4),所述安装座(31)上开设有与第一贯通孔(4)相对应的第二贯通孔(311),所述第二贯通孔(311)处的安装座(31)上安装有第一排风装置(5),所述第一排风装置(5)与第二贯通孔(311)之间的圆筒(32)内腔安装有第二排风装置(6),所述杀菌灯管(33)与灯管座(331)相对的一端安装有第三排风装置(7),所述第一排风装置(5)和第二排风装置(6)及第三排风装置(7)组成排风散热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风装置(6)安装固定在圆筒(32)内腔靠近灯管座(331)的一端,所述第二排风装置(6)上端的圆筒(32)表面设置有布线孔(3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2)包括竖向安装在固定架(1)上的滑轨(21)、及与安装座(31)传动连接的电机(22),所述电机(22)驱动安装座(31)沿滑轨(21)上升或者下降,所述安装座(31)通过滑块与滑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灯管(33)为“U”型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天晗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中物光电杀菌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