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灭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4858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红外灭菌装置,其包括一红外线加热器;一防护罩,其套设于所述红外线加热器外,所述防护罩的设有至少一个镂空孔,所述防护罩于所述镂空孔处向内撕裂成型有接触部,所述接触部抵接于所述红外线加热器,所述防护罩由金属制成;一连杆,其位于所述防护罩下方,所述连杆的上端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有第一方向调节旋钮,所述支撑部与所述防护罩相焊接,所述连杆下方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有第二方向调节旋钮;一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所述底座内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红外线加热器电性连接。当红外灭菌装置工作完后,所述防护罩可以迅速将热量导走,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An infrared steriliz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外灭菌装置
本技术涉及微生物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红外灭菌装置。
技术介绍
高温杀菌是最简单最为常用的灭菌手段,高温会使菌体蛋白质变性和凝固,从而使菌体死亡。目前很多医务工作者都采用红外线灭菌装置对医疗器材进行灭菌,但现有的红外灭菌装置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差,容易造成过热现象,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且使用完后需要等待很长的时间让红外灭菌装置降温,相当不方便。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红外灭菌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灭菌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外灭菌装置,其包括一红外线加热器;一防护罩,其套设于所述红外线加热器外,所述防护罩设有至少一个镂空孔,所述防护罩于所述镂空孔处向内撕裂成型有接触部,所述接触部抵接于所述红外线加热器,所述防护罩由金属制成;一连杆,其位于所述防护罩下方,所述连杆的上端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有第一方向调节旋钮,所述支撑部与所述防护罩相焊接,所述连杆下方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有第二方向调节旋钮;一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所述底座内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红外线加热器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接触部为Z字形。进一步地,所述底座设有温度调节旋钮,所述温度调节旋钮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底座设有保险丝座。进一步地,所述红外线加热器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底座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红外线加热器内设有温度传感器。进一步地,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电路主板和安装在控制电路主板上的电压变化调节器和处理芯片,所述电压变化调节器和所述处理芯片电性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所述接触部抵接于所述红外线加热器,热量可以从所述红外加热器通过所述接触部传递到所述防护罩外,且所述防护罩与所述红外加热器之间存在间隙,可以提高所述防护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所述镂空孔还可以通风散热,确保红外灭菌装置工作时不会发生过热现象,且工作完后还能及时散热,避免发生安全隐患,也提高了红外灭菌装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局部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控制器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中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红外灭菌装置,其包括红外线加热器1、防护罩2、连杆3和底座4。所述防护罩2套设于所述红外线加热器1外,所述防护罩2设有多个镂空孔21,所述防护罩2于所述镂空孔21处向内撕裂成型有接触部22,所述接触部22经过两次弯折后变成Z字形,其中第一段弯折向所述红外线加热器1的方向延伸,第二段弯折紧贴于所述红外线加热器1的外表面,所述防护罩2由金属制成,金属一般都具有良好的导热性,适合作为散热的材料。如图1-3中所示,所述连杆3位于所述防护罩2下方,所述连杆3的上端设有支撑部31,所述支撑部31设有第一方向调节旋钮311,所述第一方向调节旋钮311用于调节所述连杆3与所述防护罩2之间的夹角的度数,所述支撑部31与所述防护罩2的底部相焊接。所述连杆3下方设有连接部32,所述连接部32设有第二方向调节旋钮321,所述第二方向调节旋钮321用于调节所述连杆3与所述底座4之间的夹角的度数,所述连杆3为空心结构,其里面可以布置导线。所述底座4与所述连接部32相连,所述底座4内设有控制器48,所述控制器48与所述红外线加热器1电性连接。所述底座4的正面还设有温度调节旋钮41,所述温度调节旋钮41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温度调节旋钮41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调节所述红外线加热器1的工作温度。如图1和图3中所示,所述底座4的一侧设有保险丝座42和电源开关43,当红外灭菌装置短路时,所述保险丝座42可以立即断电从而避免整个红外灭菌装置烧坏。所述控制器48包括控制电路主板和安装在控制电路主板上的电压变化调节器和处理芯片,所述电压变化调节器和所述处理芯片电性连接。所述红外线加热器1设有温度传感器11,所述温度传感器11用于检测所述红外线加热器1的工作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11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底座4设有显示屏44,所述温度传感器11将检测到的温度数据发送给所述控制器48进行处理后,所述控制器48再将结果传输到所述显示屏44并显示出来,所述显示屏44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此外,所述处理器还可以以根据从所述温度传感器11传送过来的温度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再将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电压变化调节器,所述电压变化调节器根据控制信号控制输出电压,使所述红外线加热器1将温度控制在930度±30度内。所述底座4的正面还设有电源指示灯45和工作指示灯46,当红外灭菌装置接通电源时,电源指示灯45亮;当红外灭菌装置工作时,所述工作指示灯46亮。所述底座的背面设有电源线47。所述接触部22抵接于所述红外线加热器1,热量可以从所述红外加热器通过所述接触部22传递到所述防护罩2外,且所述防护罩2与所述红外加热器之间存在间隙,可以提高所述防护罩2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所述镂空孔21还可以通风散热,确保红外灭菌装置工作时不会发生过热现象,且工作完后还能及时散热,避免发生安全隐患,也提高了红外灭菌装置的使用寿命。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外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红外线加热器;/n一防护罩,其套设于所述红外线加热器外,所述防护罩设有至少一个镂空孔,所述防护罩于所述镂空孔处向内撕裂成型有接触部,所述接触部抵接于所述红外线加热器,所述防护罩由金属制成;/n一连杆,其位于所述防护罩下方,所述连杆的上端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有第一方向调节旋钮,所述支撑部与所述防护罩相焊接,所述连杆下方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有第二方向调节旋钮;/n一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所述底座内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红外线加热器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红外线加热器;
一防护罩,其套设于所述红外线加热器外,所述防护罩设有至少一个镂空孔,所述防护罩于所述镂空孔处向内撕裂成型有接触部,所述接触部抵接于所述红外线加热器,所述防护罩由金属制成;
一连杆,其位于所述防护罩下方,所述连杆的上端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有第一方向调节旋钮,所述支撑部与所述防护罩相焊接,所述连杆下方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有第二方向调节旋钮;
一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所述底座内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红外线加热器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为Z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有温度调节旋钮,所述温度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春李建华杨光世黄岭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尤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