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益美专利>正文

一种带有拖把放置结构的拖把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8038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5 22:24
一种带有拖把放置结构的拖把桶,包括拖把桶,还包括拖把放置结构,所述拖把放置结构包括限位区,和/或所述拖把放置结构与所述拖把桶之间形成限位区,所述拖把包括拖把杆和拖把头,所述拖把可以伸入所述限位区,至少限制了所述拖把相对于所述拖把桶至少一个方向上的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拖把桶内设置拖把放置结构,方便用户使用完拖把后的收纳,且拖把放置结构设计巧妙,可以作为限位区使用也可以在不用时隐藏,结构简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A mop bucket with a mop placement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拖把放置结构的拖把桶
本技术涉及一种拖把桶,尤其是一种带有拖把放置结构的拖把桶。
技术介绍
拖把是一种常用清扫工具,通常,人们在使用完拖把后,会将拖把悬挂起来或者置于拖把桶中,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减少空间,二是快速晾干。但是单独悬挂挂晒的情况容易滴水,下方不放置拖把桶接水容易弄湿挂晒区域不够卫生。直接置于拖把桶中,又由于拖把杆较长,一侧倾倒,占用更大面积,并且也不够整洁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拖把放置结构的拖把桶,它使得当拖把放置在桶中时,尽量直立、稳定,减少空间占用,整齐美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一种带有拖把放置结构的拖把桶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带有拖把放置结构的拖把桶,包括拖把桶,还包括拖把放置结构,所述拖把放置结构包括限位区,和/或所述拖把放置结构与所述拖把桶之间形成限位区,所述拖把包括拖把杆和拖把头,所述拖把可以伸入所述限位区,至少限制了所述拖把相对于所述拖把桶至少一个方向上的活动。作为优选,所述拖把放置结构为自所述拖把桶底部向上延伸的至少一个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拖把桶之间形成限位区,所述拖把头置于所述限位区,所述拖把头通过与所述限位部和所述拖把桶桶壁之间的抵靠,稳定放置;或者至少两个所述限位部围合成限位区,所述拖把头置于所述限位区,所述拖把头通过与所述限位部之间的抵靠。作为优选,所述拖把桶底部设有容纳槽,所述限位部可转动的设于所述容纳槽中,所述限位部相对于所述容纳槽的转动包括至少两个状态,第一状态下,所述限位部相对于所述容纳槽翻转以凸出于所述容纳槽表面,形成限位区;第二状态下,所述限位部埋没于所述容纳槽中,所述限位部的最上端不超过所述容纳槽槽口表面,方便清洗拖把。作为优选,所述限位部相对于所述容纳槽的转动为带阻尼转动。作为优选,所述限位部的自由端外边面呈圆弧形,形成与所述容纳槽之间的配合间隙,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容纳槽之间的缝隙可以用于操作物伸入以便施加外力带动所述限位部相对于所述容纳槽转出。作为优选,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容纳槽通过转轴相连,所述转轴或所述容纳槽上设有卡位区,第二状态下,所述限位部进入所述卡位区,卡接固定。作为优选,还包括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用于限制所述限位部相对于所述容纳槽的转动量,所述弹性元件在自然状态下保持所述限位部突出于所述容纳槽表面,当所述限位部卡入所述卡位区固定后,产生使迫使所述限位部退出所述卡位区的回复力。作为优选,所述拖把放置结构为自所述拖把桶侧壁向内延伸的至少一个卡扣,所述卡扣包括限位区,所述拖把杆与所述卡扣卡接,稳定放置。作为优选,所述卡扣为一端开口的U形结构,所述U形结构的内沿与所述拖把杆外周匹配,所述拖把杆在外力作用下,通过所述开口卡入所述限位区。作为优选,所述拖把放置结构为设于所述拖把桶底部的纹理层,所述纹理层为限位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拖把桶内设置拖把放置结构,方便用户使用完拖把后的收纳,且拖把放置结构设计巧妙,可以作为限位区使用也可以在不用时隐藏,结构简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三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四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五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六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有拖把放置结构的拖把桶2,拖把放置结构可以是一个卡扣、一个限位部或者一个抵靠端,拖把放置结构可以设于拖把桶2桶底、拖把桶2桶壁或者拖把桶2上任意部位,拖把放置结构可以利用自身的形状对拖把进行限位,也可以通过与拖把桶2桶壁或者桶底之间形成限位区3,对拖把进行限位。拖把包括拖把头41和拖把杆42,当拖把伸入限位区3后,受到限位区3的限制,至少限制了相对于拖把桶2左右、或者前后任意一个方向上的活动范围。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带有拖把放置结构的拖把桶2,拖把桶2底部中心略靠近拖把桶2桶壁的一侧设有两个自拖把桶2底部向上延伸的限位部5,限位部5为两个延拖把桶长度方向设置的凸起51,两个凸起51连线的方向与拖把桶2桶壁长度方向一侧平行,两条平行线中所夹空间为限位区3,两条平行线的间距略大于拖把头41的宽度,拖把头41放置于限位区3中,受到凸起51和一侧桶壁的抵靠,直立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部5的数量可以为一个,利用限位部5和拖把桶2侧壁的抵靠,实现拖把的直立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部5的数量可以设置为多个并且成包围状排列,围合区为限位区3,限位区3形状略大于拖把头外边缘,拖把头41放置于限位区3中,受到限位部5的抵靠,直立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部的5形状可以设计为L形、U形、圆弧形等,能够同时与拖把头41两侧外表面相抵靠的结构,限制拖把头41相对于拖把桶2前后以及左右方向上的活动位移。这种形状的限位部4也可以适应性的设置一个、两个或者多个,排列位置也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适应性的设置。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拖把桶2底部设有容纳槽6,限位5可转动的设于容纳槽6中。容纳槽6大小略大于限位部5的外边缘,限位部5可相对于容纳槽6翻转,在第一状态下,限位部5相对于容纳槽6翻转以凸出与容纳槽6表面,形成限位区3,在第二状态下,限位部5埋没于容纳槽6中,限位部5的最上端不超过容纳槽6槽口表面,即,拖把桶2桶体底部的内表面为平面无凸起,方便拖把桶清洗拖把。限位部5包括转动端52和自由端53,其中转动端52与容纳槽6通过转轴7相连,自由端53为圆弧形外边缘设计,限位部5和容纳槽6的转动连接为带阻尼转动,即需要施加一定外力以使得限位部5转动并凸出于容纳槽6或者埋入容纳槽6中。容纳槽6与限位部5在限位部5的自由端53处形成一定缝隙,即操作空间54,该操作空间54可以容纳操作物伸入以施加外力,转动限位部5从容纳槽6中转出。在其他实施例中,容纳槽6的大小可以与限位部5完全适配。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部5的形状可以设计成其他与容纳槽6适配的形状。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容纳槽6上设有卡位区71,当限位部5相对于容纳槽6转动并完全埋入容纳槽6后,限位部5进入卡位区71卡接固定。在外力作用下,限位部5从卡位区71中退出以后,限位部5相对于容纳槽6转动以转出容纳槽6。在其他实施例中,卡位区71的位置也可以设置在转轴7上,或者容纳槽6与限位部5之间。如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扭簧8,所述扭簧8设于转轴7上,自然状态下,限位部5凸出于容纳槽6表面,当限位部5在外力作用下向容纳槽6内转动时,扭簧8积蓄使限位部5朝相反方向回复的弹性力。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在限位部5和容纳槽6之间设置弹簧或者拉簧或者皮筋等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拖把放置结构的拖把桶,包括拖把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拖把放置结构,所述拖把放置结构包括限位区,和/或所述拖把放置结构与所述拖把桶之间形成限位区,所述拖把包括拖把杆和拖把头,所述拖把可以伸入所述限位区,至少限制了所述拖把相对于所述拖把桶至少一个方向上的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拖把放置结构的拖把桶,包括拖把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拖把放置结构,所述拖把放置结构包括限位区,和/或所述拖把放置结构与所述拖把桶之间形成限位区,所述拖把包括拖把杆和拖把头,所述拖把可以伸入所述限位区,至少限制了所述拖把相对于所述拖把桶至少一个方向上的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拖把放置结构的拖把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放置结构为自所述拖把桶底部向上延伸的至少一个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拖把桶之间形成限位区,所述拖把头置于所述限位区,稳定放置;或者至少两个所述限位部围合成限位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拖把放置结构的拖把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桶底部设有容纳槽,所述限位部可转动的设于所述容纳槽中,所述限位部相对于所述容纳槽的转动包括至少两个状态,第一状态下,所述限位部相对于所述容纳槽翻转以凸出与所述容纳槽表面,形成限位区;第二状态下,所述限位部埋没于所述容纳槽中,所述限位部的最上端不超过所述容纳槽槽口表面,方便清洗拖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拖把放置结构的拖把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相对于所述容纳槽的转动为带阻尼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拖把放置结构的拖把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的自由端外表面呈圆弧形,形成与所述容纳槽之间的操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益美
申请(专利权)人:吕益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