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式熟食蒸煮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8017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5 2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式熟食蒸煮机,涉及熟食蒸煮的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隧道式蒸煮机蒸汽加热不均匀的问题。其包括蒸煮箱和设于蒸煮箱内的传送装置,还包括设于蒸煮箱内部的煮锅,煮锅底部设有电加热系统,传送装置包括设于蒸煮箱内的传动链、与传动链相啮合的传动轮、驱动传动轮转动的电机和设于传动链上的挂钩,传动轮沿蒸煮箱的长度方向上设有多处,传动链从各个传动轮上依次绕设过之后在蒸煮箱内呈上下起伏的波纹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蒸、煮结合的方式,不仅加快了熟食的熟透速度,而且彻底解决了蒸汽加热不均匀的问题。

A tunnel cook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式熟食蒸煮机
本技术涉及熟食蒸煮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隧道式熟食蒸煮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食品加工行业中的蒸煮设备有锅式、塔式等蒸煮器,这些设备的最大缺点是不能连续生产,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生产能力低,而且结构较复杂,体型较大,能耗较高。另外,为避免蒸汽加热不均匀造成被加工食品夹生,往往将食品直接浸泡在沸水中烹煮,不但使营养流失,而且使鲜味减少,口感变差。例如,公告号为CN2786995Y的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式蒸煮机,包括蒸汽室,蒸汽室为长方体隧道状,内置有由电动机驱动的传送机构,蒸汽室设有蒸汽喷出方向不同的上、下蒸汽入口,该技术的隧道式蒸汽室设有上、下蒸汽入口,能使蒸汽充满整个蒸煮机中,使整个蒸煮机中的蒸汽均匀分布,使进入蒸煮机中的产品从不同的方位受热,达到均匀成熟的效果。同时,利用无级变速电机控制传送机构,可达到连续不间断生产,并可根据实际调节加工时间。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虽然通过设置上、下蒸汽入口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蒸汽加热不均匀的现象,但由于蒸汽室的长度远远大于蒸汽口的大小,因此,依然难以避免蒸汽加热的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式熟食蒸煮机,其通过蒸、煮结合的方式,不仅加快了熟食的熟透速度,而且彻底解决了蒸汽加热不均匀的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隧道式熟食蒸煮机,包括蒸煮箱和设于所述蒸煮箱内的传送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蒸煮箱内部的煮锅,所述煮锅底部设有电加热系统,所述传送装置包括设于所述蒸煮箱内的传动链、与所述传动链相啮合的传动轮、驱动所述传动轮转动的电机和设于所述传动链上的挂钩,所述传动轮沿所述蒸煮箱的长度方向上设有多处,所述传动链从各个传动轮上依次绕设过之后在所述蒸煮箱内呈上下起伏的波纹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煮锅内装有用于煮熟食的调料水,电加热系统对煮锅内的水进行加热而产生蒸汽,蒸汽不断地充满蒸煮箱,从而实现对蒸煮箱内的熟食的蒸制,在此过程中,由于煮锅内的水在煮沸时产生的蒸汽较多,与现有技术中通过蒸汽入口通入蒸汽的方式相比,本技术的方式使得蒸汽能够更加均匀的布满整个蒸煮箱,蒸制食品效果更好;同时,当熟食浸泡于煮锅内时,煮锅能够对浸泡于其中的熟食进行煮制。人员将需要进行蒸煮的熟食悬挂于挂钩上,随着传动链的不断传送,熟食随着传送链而向前,并随着传送链的上下起伏而升降,当熟食随着传送链运动到最低处时,熟食浸泡于煮锅内进行蒸煮,当熟食随着传送链的传送而离开煮锅时,熟食又能够在蒸汽中被蒸制,人员可控制电机的转动时间与速度而控制熟食接受蒸制和煮制的时间,从而使得熟食达到想要的口感。该结构通过蒸、煮结合的方式,不仅加快了熟食的熟透速度,而且彻底解决了蒸汽加热不均匀的问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轮相互正对的设于所述蒸煮箱的侧壁上,所述传动链共设有两条,两条所述传动链正对的节点之间连接有悬挂轴,所述挂钩设于所述悬挂轴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熟食通过挂钩悬挂于悬挂轴上,简化传动链的结构,同时,同一悬挂轴上还能同时设置多个挂钩,从而悬挂多个熟食,蒸煮效率更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挂钩包括套设于所述悬挂轴上的挂环,所述挂环下方转动连接有安全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挂环能沿悬挂轴移动,当悬挂轴上连接多个挂钩时,可通过挂环在悬挂轴上的移动而调整挂钩之间的距离,使得熟食达到较好的蒸煮效果,安全扣的设置能够防止熟食在放入煮锅内时,在煮锅内的水的冲击下而从挂钩上脱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煮锅设有多个,且分别设于所述传动链最低处的下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煮锅在需要的位置达到对食品的煮制效果的同时,单个煮锅的容积较小,因此加热迅速,产生蒸汽较快速,同时,各个煮锅的加热温度和时间还可以分别进行控制,煮锅内的调味品的浓度也可以分别设置,使用更加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相邻所述煮锅之间设有倒V形或向一侧倾斜的导流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悬挂在挂钩上的熟食从煮锅内升起时,熟食上的调料水会滴落于导流板上,随后,落在导流板上的水滴沿着导流板的倾斜方向向下流,最终流回煮锅内,避免煮锅以外的区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蒸煮箱两端均设有门体,所述蒸煮箱上部设有泄压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蒸煮箱两端的门体用于放入和取出熟食,泄压孔可在食品的蒸煮过程中进行泄压,以防蒸煮箱内的蒸汽过度饱和而发生危险。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泄压孔与所述煮锅之间连接有冷凝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凝管能够将泄压孔内流出的蒸汽冷凝成水珠,并使冷凝后的水珠沿着冷凝管向下流回到煮锅内,对煮锅内的的水进行补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泄压孔于所述蒸煮箱外部一侧设有挡片,所述挡片的直径大于所述泄压孔的直径而小于所述冷凝管的直径,所述挡片边缘一侧铰接于所述泄压孔一侧,另一侧与所述泄压孔另一侧通过磁吸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片与蒸汽出气口之间由于磁铁之间的磁力而贴在一起,只有当蒸煮箱内的水蒸汽达到饱和,并且气压高到一定程度之后,蒸汽才能将挡片顶开,该设置保证了蒸煮箱内的水蒸汽的饱和度,从而提高了蒸煮箱的蒸煮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蒸、煮结合的方式,不仅加快了熟食的熟透速度,而且由于煮锅内的水在煮沸时产生的蒸汽较多,因此蒸汽能够更加快速而均匀的布满整个蒸煮箱,对食品的加工效果更好;2.挡片与蒸汽出气口之间由于磁铁之间的磁力而贴在一起,只有当蒸煮箱内的水蒸汽达到饱和,并且气压高到一定程度之后,蒸汽才能将挡片顶开,该设置保证了蒸煮箱内的水蒸汽的饱和度,从而提高了蒸煮箱的蒸煮效率;3.冷凝管能够将泄压孔内流出的蒸汽冷凝成水珠,并使冷凝后的水珠沿着冷凝管向下流回到煮锅内,对煮锅内的水进行补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在半剖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蒸煮箱;2、门体;3、传送装置;31、传动轮;32、传动链;33、电机;4、悬挂轴;5、挂钩;51、挂环;52、安全扣;6、煮锅;61、电加热系统;7、导流板;8、泄压孔;9、挡片;10、冷凝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隧道式熟食蒸煮机,包括蒸煮箱1和设置于蒸煮箱1内的传送装置3,还包括设置于蒸煮箱1内部的煮锅6,煮锅6底部有电加热系统61,电加热系统61通电之后对煮锅6内的水进行加热而产生蒸汽,蒸汽不断地充满蒸煮箱1,从而实现对蒸煮箱1内的熟食的蒸制;同时,当熟食浸泡于煮锅6内时,煮锅6内的水还能够对浸泡于其中的熟食进行煮制。另外,由于煮锅6内的水在加热初期产生蒸汽的效率较低,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还可以在蒸煮箱1的侧壁上设置气孔,并从气孔中通入外部蒸汽,利用外部的热蒸汽对蒸煮箱1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式熟食蒸煮机,包括蒸煮箱(1)和设于所述蒸煮箱(1)内的传送装置(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蒸煮箱(1)内部的煮锅(6),所述煮锅(6)底部设有电加热系统(61),所述传送装置(3)包括设于所述蒸煮箱(1)内的传动链(32)、与所述传动链(32)相啮合的传动轮(31)、驱动所述传动轮(31)转动的电机(33)和设于所述传动链(32)上的挂钩(5),所述传动轮(31)沿所述蒸煮箱(1)的长度方向上设有多处,所述传动链(32)从各个传动轮(31)上依次绕设过之后在所述蒸煮箱(1)内呈上下起伏的波纹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式熟食蒸煮机,包括蒸煮箱(1)和设于所述蒸煮箱(1)内的传送装置(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蒸煮箱(1)内部的煮锅(6),所述煮锅(6)底部设有电加热系统(61),所述传送装置(3)包括设于所述蒸煮箱(1)内的传动链(32)、与所述传动链(32)相啮合的传动轮(31)、驱动所述传动轮(31)转动的电机(33)和设于所述传动链(32)上的挂钩(5),所述传动轮(31)沿所述蒸煮箱(1)的长度方向上设有多处,所述传动链(32)从各个传动轮(31)上依次绕设过之后在所述蒸煮箱(1)内呈上下起伏的波纹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式熟食蒸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轮(31)相互正对的设于所述蒸煮箱(1)的侧壁上,所述传动链(32)共设有两条,两条所述传动链(32)正对的节点之间连接有悬挂轴(4),所述挂钩(5)设于所述悬挂轴(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式熟食蒸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5)包括套设于所述悬挂轴(4)上的挂环(51),所述挂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戈吴超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仁川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