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生收获机脱粒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37851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5 2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花生收获机脱粒系统,包括架体、输送蛟龙部分、脱粒部分和抽吸风扇部分,所述输送蛟龙部分、脱粒部分和抽吸风扇部分均和架体固定连接,所述输送蛟龙部分包括第一壳体、第一轴、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所述脱粒部分包括第二壳体、第二轴和剪切架,所述抽吸风扇部分包括第三壳体、第三轴和抽吸叶片,所述架体上还设有振动筛,所述筛网和吸风通道均位于振动筛的正上方,避免蛟龙部分在输送花生秧的时候堵塞,脱粒的效果好,花生秧上的叶片等杂物容易被清理干净,提高了工作效率。

A threshing system of peanut harves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花生收获机脱粒系统
本技术涉及农机,具体是指一种花生收获机脱粒系统。
技术介绍
在我国,花生和大蒜种植地域广阔、种植面积大,传统的花生收获采用人工操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目前虽然陆续出现了一些机械化收获机,目前市场上使用的花生收获机的脱粒系统结构简单,从蛟龙部分的时候容易堵塞,脱粒的效果不好,花生秧上的叶片等杂物不能被清理干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花生收获机脱粒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花生收获机脱粒系统:包括架体、输送蛟龙部分、脱粒部分和抽吸风扇部分,所述输送蛟龙部分、脱粒部分和抽吸风扇部分均和架体固定连接;所述输送蛟龙部分包括第一壳体、第一轴、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所述第一轴和第一壳体的两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轴延伸的方向和第一壳体延伸的方向相同,所述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均固定在第一轴上,所述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转动的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位于第一螺旋叶片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花生收获机脱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输送蛟龙部分、脱粒部分和抽吸风扇部分,所述输送蛟龙部分、脱粒部分和抽吸风扇部分均和架体(1)固定连接;/n所述输送蛟龙部分包括第一壳体(2)、第一轴(3)、第一螺旋叶片(4)和第二螺旋叶片(5),所述第一轴(3)和第一壳体(2)的两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轴(3)延伸的方向和第一壳体(2)延伸的方向相同,所述第一螺旋叶片(4)和第二螺旋叶片(5)均固定在第一轴(3)上,所述第一螺旋叶片(4)和第二螺旋叶片(5)转动的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螺旋叶片(4)和第二螺旋叶片(5)连接,所述第一壳体(2)上设有缺口(6),所述缺口(6)位于第一螺旋叶片(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花生收获机脱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输送蛟龙部分、脱粒部分和抽吸风扇部分,所述输送蛟龙部分、脱粒部分和抽吸风扇部分均和架体(1)固定连接;
所述输送蛟龙部分包括第一壳体(2)、第一轴(3)、第一螺旋叶片(4)和第二螺旋叶片(5),所述第一轴(3)和第一壳体(2)的两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轴(3)延伸的方向和第一壳体(2)延伸的方向相同,所述第一螺旋叶片(4)和第二螺旋叶片(5)均固定在第一轴(3)上,所述第一螺旋叶片(4)和第二螺旋叶片(5)转动的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螺旋叶片(4)和第二螺旋叶片(5)连接,所述第一壳体(2)上设有缺口(6),所述缺口(6)位于第一螺旋叶片(4)和第二螺旋叶片(5)的连接处;
所述脱粒部分包括第二壳体(7)、第二轴(8)和剪切架(9),所述第二壳体(7)的下端设有筛网(10),所述第二轴(8)和第二壳体(7)的两端转动连接,所述剪切架(9)设在第二轴(8)上,所述剪切架(9)为围绕第二轴(8)的轴线排列,所述剪切架(9)由于第一连接杆(11)、第二连接杆(12)、第三连接杆(13)和外侧杆(14)组成,所述第一连接杆(11)、第二连接杆(12)、第三连接杆(13)和第二轴(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11)、第二连接杆(12)和第三连接杆(13)均不在同一个平面上,所述外侧杆(1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杆(11)的末端和第二连接杆(12)的末端连接,所述第二壳体(7)上设有进料口(15)和出料口(16),所述进料口(15)和缺口(6)连接;
所述抽吸风扇部分包括第三壳体(17)、第三轴(18)和抽吸叶片(19),所述第三轴(18)位于第三壳体(17)内并且和第三壳体(17)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轴(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茂辉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盛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