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柱斗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7798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1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柱斗接结构。该种通柱斗接结构包括:第一圆形木柱、第二圆形木柱、木穿销和外部支撑件;所述第一圆形木柱设置有圆柱形榫眼和圆柱形榫肩槽口,所述圆柱形榫眼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二圆形木柱设置有圆柱形榫头和圆柱形榫肩,所述圆柱形榫头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圆柱形榫肩嵌入于所述圆柱形榫肩槽口;所述木穿销嵌入于所述圆柱形榫肩槽口和所述圆柱形榫肩形成的通孔内;所述外部支撑件套设在所述圆柱形榫肩槽口外,且位于所述第一圆形木柱和所述第二圆形木柱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圆形木柱和第二圆形木柱通过螺纹旋合、榫肩和榫槽定位配合、木穿销定位限制以及外部支撑件的补偿,实现了牢固连接。

A kind of through column bucket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柱斗接结构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建筑
,尤其是涉及一种通柱斗接结构。
技术介绍
中国的木建筑构架一般包括柱、梁、枋、垫板、衍檀、斗拱、椽子、望板等基本构件,在建筑物中,这些基本构件往往需要进行连接。一方面,这些构件相互独立,需要用一定的方式连结起来,另一方面,因为在建造时往往受限于木材的长短粗细,需要对这些木材进行拼接,以达到最大程度利用木材和发挥性能的目的。在现有的中国木建筑中,木质结构之间的连接,一般采取榫卯连接,必要时也会用铁钉;而在通柱的连接方面,则多采用斗接方式。现有的斗接结构中,最典型的如燕尾榫连接,在横向上一般都存在应力集中,难以承受较大的横向力,一旦出现较大横向力,很容易出现歪闪、开裂,特别是在直径较小时,斗接处更容易出现开裂等问题。通柱在一栋建筑物中,一般都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如果通柱出现问题,往往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而实际生活中,通柱难以避免地会遇到遭受较大的横向力的情况,比如撞击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通柱中采用现有的斗接结构,由于该结构抵抗横向力的能力较差,通柱很容易存在歪闪、开裂的可能性,使建筑物出现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柱斗接结构,采用该通柱斗接结构,可以使得通柱斗接的部位更加牢固、受力更加均匀,避免出现较大的应力集中,进而有效避免现有的斗接结构因难以承受横向力而出现的歪闪、开裂等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通柱斗接结构,包括:第一圆形木柱、第二圆形木柱、木穿销和外部支撑件;所述第一圆形木柱与所述第二圆形木柱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圆形木柱的榫眼端设置有圆柱形榫肩槽口和圆柱形榫眼;所述圆柱形榫肩槽口设置于所述榫眼端的顶端,且与所述第一圆形木柱同轴;所述圆柱形榫眼与所述圆柱形榫肩槽口同轴邻接,且所述圆柱形榫眼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圆柱形榫肩槽口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圆形木柱的轴线垂直相交,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圆形木柱分别形成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圆形木柱的榫头端设置有圆柱形榫头和圆柱形榫肩,所述圆柱形榫头的直径不大于所述圆柱形榫肩的直径;所述圆柱形榫头设置于所述榫头端的顶端,且与所述第二圆形木柱同轴;所述圆柱形榫头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旋合,用于对所述圆柱形榫头和所述圆柱形榫眼固定连接;所述圆柱形榫肩与所述圆柱形榫头同轴邻接,且所述圆柱形榫肩嵌入于所述圆柱形榫肩槽口;所述圆柱形榫肩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二圆形木柱的轴线垂直相交,并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圆柱形榫肩分别形成了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所述木穿销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适配,并且所述木穿销依次插入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三开口、所述第四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用于对所述第二圆形木柱和所述第一圆形木柱进行定位;所述外部支撑件设置有第一内孔,所述第一内孔与所述第一圆形木柱的直径相同,所述外部支撑件套设在所述圆柱形榫肩槽口外,且位于所述第一圆形木柱和所述第二圆形木柱之间。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圆柱形榫头的所述外螺纹和所述圆柱形榫眼内的所述内螺纹的螺牙的截面呈梯形。采用梯形螺纹对所述圆柱形榫头和所述圆柱形榫眼进行固定连接,可以提供较大的结合力,从而使所述第一圆形木柱和所述第二圆形木柱结合更紧密、连接更牢固。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木穿销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圆形木柱的直径,且所述木穿销设置有大头端和小头端;所述小头端、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四开口为圆形,所述大头端、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为方形,所述小头端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的内切圆的直径;所述木穿销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相适配,所述小头端嵌入于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四开口;所述大头端嵌入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对于木穿销采取一端为方形、一端为圆形的结构,可以使木穿销嵌入后获得有效定位,避免出现旋转,且容易判断木穿销是否安装到位。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大头端的端头为第一曲面,所述小头端的端头为第二曲面;所述第一曲面与所述第一圆形木柱在所述第一开口处的缺口曲面相同,所述第二曲面与所述第一圆形木柱在所述第二开口处的缺口曲面相同。对木穿销的端面采用与所配合的缺口曲面相同的结构,可以增加通柱的美观效果,同时避免在安装木穿销以后,再对木穿销的端面进行再处理,提高了施工效率。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外部支撑件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在所述外部支撑件上分别形成第五开口和第六开口;所述木穿销的长度等于所述外部支撑件的所述第五开口到第六开口的长度,且所述木穿销设置有大头端和小头端;所述小头端、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四开口和所述第六开口为圆形,所述大头端、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三开口和所述第五开口为方形,所述小头端的直径小于所述第六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的内切圆的直径;所述木穿销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相适配,所述小头端嵌入于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四开口和所述第六开口;所述大头端嵌入于所述第五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在外部支撑件上设置第三通孔,一方面使用木穿销进行固定,可以对外部支撑件进行有效的定位,另一方面,可以便捷地对木穿销进行安装和观察,提高施工效率并为后续的维护提供便利。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木穿销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定位凹槽,所述第一定位凹槽为环槽,所述环槽设置于所述木穿销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配合的部位;所述第一通孔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部位设置有第二定位凹槽,所述第二定位凹槽与所属第一定位槽相配合,形成定位空腔;所述定位空腔内容纳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由弹性材料制成。对木穿销的定位,采取木穿销一端设置定位槽和定位环的方式,可以使木穿销更好地安装定位、避免木穿销脱离。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外部支撑件的所述第一内孔中间还设置有承重部位;所述承重部位与所述外部支撑件为一体,所述承重部位设置有第二内孔,所述第二内孔与所述圆柱形榫肩的直径相同;所述圆柱形榫肩分别嵌入于所述外部支撑件的第二内孔和所述圆柱形榫肩槽口内,用于对所述第二圆形木柱、所述第一圆形木柱和所述外部支撑件进行固定。在外部支撑件的第一内孔内增加承重部位,一方面可以使得外部支撑件牢固地固定在斗接部位、对斗接部位进行保护,另一方面也使外部支撑件具有了承重的支点,使外部支撑件具有了提供支撑的可能。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还包括:圆形钢板,所述圆形钢板的直径与所述榫头端的直径相同,且位于所述榫头端的头部与所述榫眼端的所述圆柱形榫肩槽口的底部之间。在榫头端的头部与榫眼端的圆柱形榫肩槽口的底部之间增设一个圆形钢板,避免榫头端的头部因应力集中产生变形,进而避免出现因圆柱形榫肩槽口受到内部的横向应力而对圆柱形榫肩槽口造成损害。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第一圆形木柱还设置有柱础,所述柱础位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柱斗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圆形木柱、第二圆形木柱、木穿销和外部支撑件;/n所述第一圆形木柱与所述第二圆形木柱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圆形木柱的榫眼端设置有圆柱形榫肩槽口和圆柱形榫眼;/n所述圆柱形榫肩槽口设置于所述榫眼端的顶端,且与所述第一圆形木柱同轴;/n所述圆柱形榫眼与所述圆柱形榫肩槽口同轴邻接,且所述圆柱形榫眼设置有内螺纹;/n所述圆柱形榫肩槽口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圆形木柱的轴线垂直相交,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圆形木柱分别形成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n所述第二圆形木柱的榫头端设置有圆柱形榫头和圆柱形榫肩,所述圆柱形榫头的直径不大于所述圆柱形榫肩的直径;/n所述圆柱形榫头设置于所述榫头端的顶端,且与所述第二圆形木柱同轴;/n所述圆柱形榫头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旋合,用于对所述圆柱形榫头和所述圆柱形榫眼固定连接;/n所述圆柱形榫肩与所述圆柱形榫头同轴邻接,且所述圆柱形榫肩嵌入于所述圆柱形榫肩槽口;/n所述圆柱形榫肩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二圆形木柱的轴线垂直相交,并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圆柱形榫肩分别形成了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n所述木穿销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适配,并且所述木穿销依次插入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三开口、所述第四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用于对所述第二圆形木柱和所述第一圆形木柱进行定位;/n所述外部支撑件设置有第一内孔,所述第一内孔与所述第一圆形木柱的直径相同,所述外部支撑件套设在所述圆柱形榫肩槽口外,且位于所述第一圆形木柱和所述第二圆形木柱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柱斗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圆形木柱、第二圆形木柱、木穿销和外部支撑件;
所述第一圆形木柱与所述第二圆形木柱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圆形木柱的榫眼端设置有圆柱形榫肩槽口和圆柱形榫眼;
所述圆柱形榫肩槽口设置于所述榫眼端的顶端,且与所述第一圆形木柱同轴;
所述圆柱形榫眼与所述圆柱形榫肩槽口同轴邻接,且所述圆柱形榫眼设置有内螺纹;
所述圆柱形榫肩槽口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圆形木柱的轴线垂直相交,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圆形木柱分别形成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所述第二圆形木柱的榫头端设置有圆柱形榫头和圆柱形榫肩,所述圆柱形榫头的直径不大于所述圆柱形榫肩的直径;
所述圆柱形榫头设置于所述榫头端的顶端,且与所述第二圆形木柱同轴;
所述圆柱形榫头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旋合,用于对所述圆柱形榫头和所述圆柱形榫眼固定连接;
所述圆柱形榫肩与所述圆柱形榫头同轴邻接,且所述圆柱形榫肩嵌入于所述圆柱形榫肩槽口;
所述圆柱形榫肩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二圆形木柱的轴线垂直相交,并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圆柱形榫肩分别形成了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
所述木穿销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适配,并且所述木穿销依次插入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三开口、所述第四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用于对所述第二圆形木柱和所述第一圆形木柱进行定位;
所述外部支撑件设置有第一内孔,所述第一内孔与所述第一圆形木柱的直径相同,所述外部支撑件套设在所述圆柱形榫肩槽口外,且位于所述第一圆形木柱和所述第二圆形木柱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柱斗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榫头的所述外螺纹和所述圆柱形榫眼内的所述内螺纹的螺牙的截面呈梯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柱斗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木穿销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圆形木柱的直径,且所述木穿销设置有大头端和小头端;
所述小头端、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四开口为圆形,所述大头端、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为方形,所述小头端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的内切圆的直径;
所述木穿销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相适配,所述小头端嵌入于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四开口;
所述大头端嵌入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金华蒋涛刘明云刘颖陈玉杨琪吴慧珏王天慧李茜薛杨刘晓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秦森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