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警示的织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646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1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安全警示的织带,属于织带技术领域,包括耐磨外层、织带主体,所述耐磨外层位于织带主体的两侧,所述耐磨外层与织带主体之间设置有警示层,所述警示层靠近织带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反光蓄光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反光纱线使得警示层具有反光效果,从而当耐磨外层磨损使得警示层暴露在外界时,利用反光纱线反射外界的光线,起到警示效果,提醒人们更换新的织带,并且利用反光蓄光层增强反光纱线的反射,提高使用效果。

A kind of safety warning ribb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警示的织带
本技术公开一种安全警示的织带,属于织带

技术介绍
织带是以各种纱线为经、纬线相互交织制成的平状织物或管状织物。织带品种繁多,被广泛应用于服饰、工业、农业、军需、交通运输等各产业部门。公开号为CN200320118199.5的一种弹性织带,含有至少两种织带段,每一种织带段具有相应的伸长度和开度,其特征是:每两织带段之间无驳口或缝接位、交替连接成一体。上述弹性织带由两种织带段交替连接成一体,一种织带段的伸长度较另一种织带段的大,其力度则较另一种织带段的小。上述方案保证了使用该织带衣饰的整体美观性和穿着的舒适性,但是不具有织带磨损度安全警示的设计,作业人员一般只凭借主观经验来在判定织带的磨损度,以判定织带是否需要更换,这种判定方式主观意识强,准确度差,易产生误判的现象,常出现织带磨损不严重却被提前换掉的现象,造成资源浪费,或者出现织带磨损严重却没有更换而继续使用的现象,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安全警示的织带,通过反光纱线使得警示层具有反光效果,从而当耐磨外层磨损使得警示层暴露在外界时,利用反光纱线反射外界的光线,从而起到警示效果,提醒人们更换新的织带,并且利用反光蓄光层增强反光纱线的反射,提高使用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安全警示的织带,包括耐磨外层、织带主体,所述耐磨外层位于织带主体的两侧,所述耐磨外层与织带主体之间设置有警示层,所述警示层靠近织带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反光蓄光层,所述警示层采用经线与纬线交织而成,并且每两根经线之后,增加一根反光纱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反光纱线使得警示层具有反光效果,从而当耐磨外层磨损使得警示层暴露在外界时,通过反光纱线反射外界的光线,起到警示效果,提醒人们更换新的织带,并且利用反光蓄光层增强反光纱线的反射,提高反光纱线的反射效果。优选的,所述反光纱线包括芯纱、缠绕纱,所述缠绕纱缠绕与芯纱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芯纱与缠绕纱的缠绕方式,增强反光纱线的整体强度和牢固性,提高反光纱线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芯纱为聚氨基甲酸酯纤维制成,所述缠绕纱为反光丝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聚氨基甲酸酯纤维使得芯纱具有良好的弹性,利用反光丝使得缠绕纱具有反光效果。优选的,所述反光蓄光层对应反光纱线的位置两侧设置有玻璃微珠,所述反光蓄光层与玻璃微珠连接处设置有荧光层,所述荧光层靠近织带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反光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玻璃微珠反射反光纱线发出的光线,使得光线重新射向外界,进而增强反光纱线的反光效果。优选的,所述荧光层为光致储能夜光粉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光致储能夜光粉使得荧光层在受到自然光、日光灯光、紫外光等照射后,把光能储存起来,在停止光照射后,在缓慢地以荧光的方式释放出来,在夜间或者黑暗处,仍能看到发光。优选的,所述反光层为反光膜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反光膜使得反光层具有逆反射的效果。优选的,所述织带主体包括上层组织和下层组织,所述上层组织与下层组织的编织方式均采用一上一下的编织方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一上一下的编织方式增强上层组织和下层组织结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上层组织与下层组织的经纱和纬纱均呈相互交错排列状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上层组织与下层组织受到拉伸时,这时候交错在一起的经纱和纬纱均会将自身受到的力分散开来,并且拉扯时只会让它们之间的连接更紧密,所以使得上层组织与下层组织的抗撕扯程度会更高,进而增强织带主体的整体结构牢固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一,当耐磨外层发生破损警示层暴露在外界时,利用反光纱线反射外界的光线起到警示效果,提醒人们更换新的织带,并且利用反光蓄光层反射光线和吸收光线,当在夜晚耐磨外层发生破损时,利用反光蓄光层发出的光线,使得反光纱线反射光线,从而起到警示效果,避免夜晚没有光线,无法起到警示效果;其二,利用利用玻璃微珠反射反光纱线靠近反光蓄光层发出的光线,使得光线重新射向外界,增强反光纱线光线的照射强度,同时夜晚时,利用荧光层发出的光线,使得反光纱线形成反射效果,进而使得夜晚也能起到警示效果;其三,通过利用一上一下的编织方式,增强上层组织和下层组织结构稳定性,并且经纱和纬纱均呈相互交错排列状态,进一步增强织带主体的抗拉伸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安全警示的织带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表现织带的整体结构;图2为本技术警示层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表现警示层的内部结构;图3为本技术反光纱线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表现芯纱与缠绕纱之间的编织方式;图4为本技术反光蓄光层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表现反光蓄光层的内部结构;图5为本技术织带主体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表现织带主体的编织结构。附图标记:1、耐磨外层;2、警示层;3、织带主体;4、反光蓄光层;5、经线;6、纬线;7、反光纱线;8、芯纱;9、缠绕纱;10、上层组织;11、下层组织;12、反光层;13、玻璃微珠;14、荧光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5所示,一种安全警示的织带,包括耐磨外层1、织带主体3,耐磨外层1位于织带主体3的两侧,从而利用耐磨外层1起到保护织带主体3的效果,增强织带的使用寿命,并且耐磨外层1与织带主体3之间设置有警示层2,当耐磨外层1受到磨损发生破损后,使得警示层2暴露在外界时,警示层2采用经线5与纬线6交织而成,并且每两根经线5之后,增加一根反光纱线7,反光纱线7包括芯纱8、缠绕纱9,缠绕纱9缠绕与芯纱8上,利用芯纱8与缠绕纱9的缠绕方式,增强反光纱线7的整体强度和牢固性,提高反光纱线7的使用寿命,避免织带在受到拉伸时,反光纱线7发生断裂,而芯纱8为聚氨基甲酸酯纤维制成,利用聚氨基甲酸酯纤维使得芯纱8具有良好的弹性,从而让反光纱线7更好的适应织带的运动状态,同时缠绕纱9为反光丝制成,利用反光丝使得缠绕纱9具有反光效果,进而实现利用反光纱线7反射光线,使得警示层2具有反光效果起到警示效果。警示层2靠近织带主体3的一侧设置有反光蓄光层4,反光蓄光层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警示的织带,包括耐磨外层(1)、织带主体(3),所述耐磨外层(1)位于织带主体(3)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外层(1)与织带主体(3)之间设置有警示层(2),所述警示层(2)靠近织带主体(3)的一侧设置有反光蓄光层(4),所述警示层(2)采用经线(5)与纬线(6)交织而成,并且每两根经线(5)之后,增加一根反光纱线(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警示的织带,包括耐磨外层(1)、织带主体(3),所述耐磨外层(1)位于织带主体(3)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外层(1)与织带主体(3)之间设置有警示层(2),所述警示层(2)靠近织带主体(3)的一侧设置有反光蓄光层(4),所述警示层(2)采用经线(5)与纬线(6)交织而成,并且每两根经线(5)之后,增加一根反光纱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警示的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纱线(7)包括芯纱(8)、缠绕纱(9),所述缠绕纱(9)缠绕与芯纱(8)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全警示的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纱(8)为聚氨基甲酸酯纤维制成,所述缠绕纱(9)为反光丝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安全警示的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蓄光层(4)对应反光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茂再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众磊织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