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运输架
本技术总地涉及集装箱运输的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汽车运输架。
技术介绍
在21世纪,汽车消费有着巨大的需求,并且各汽车厂家对同一等级汽车销售的价格竞争也越发激烈。为了从各方面去降低汽车销售的成本,如何在满足各国运输要求的情况下用更低的成本更通用的工具进行汽车运输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此时,将汽车装入集装箱内通过对海、陆、铁等方式进行运输的模式应运而生。众多技术团队都在研究在集装箱内如何使用一种汽车运输架能尽可能多地运输汽车,且此种汽车运输架能尽可能多地运输不同外型尺寸的车型。由于大多数的SUV车的车身的特点是高度较高且长度较短,大多数的C级车的车身特点是高度较矮且长度较长,大多数的小型轿车的车身特点是高度较矮且长度较短,因此,在1个HC集装箱(高柜集装箱)内运输4辆尺寸较小的汽车和3辆尺寸较大的汽车需要使用两种不同的汽车运输架。例如专利号201310629044.6(技术名称:货物用机架)公开了一种包括底座部件、前后支柱和货物载置架的货物用机架。在底座部件上,前后间隔地竖立有2组门型支撑体,该门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运输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运输架包括:/n上架;/n下架;/n第一支柱,所述第一支柱的底端与所述下架可枢转地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柱相对于所述下架在水平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可枢转,位于所述展开位置的所述第一支柱的顶端比位于所述水平位置的所述第一支柱的所述顶端更靠近所述汽车运输架的长度方向的中心,所述第一支柱上设置有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柱可移动的第一可移动构件,所述第一可移动构件与所述上架可枢转地连接;以及/n第二支柱,所述第二支柱沿所述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支柱间隔开,所述第二支柱的底端与所述下架可枢转地连接,所述第二支柱上设置有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柱可移动的第二可移动构件,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运输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运输架包括:
上架;
下架;
第一支柱,所述第一支柱的底端与所述下架可枢转地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柱相对于所述下架在水平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可枢转,位于所述展开位置的所述第一支柱的顶端比位于所述水平位置的所述第一支柱的所述顶端更靠近所述汽车运输架的长度方向的中心,所述第一支柱上设置有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柱可移动的第一可移动构件,所述第一可移动构件与所述上架可枢转地连接;以及
第二支柱,所述第二支柱沿所述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支柱间隔开,所述第二支柱的底端与所述下架可枢转地连接,所述第二支柱上设置有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柱可移动的第二可移动构件,所述第二可移动构件与所述上架可枢转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运输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柱的顶端设置有插销装置,所述汽车运输架还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端与所述下架可枢转地连接,所述固定杆的顶端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插销装置可分离地连接,以将位于所述展开位置的所述第一支柱固定至所述固定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运输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柱的顶端设置有插销装置,所述下架设置有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与所述插销装置可分离地连接,以将位于所述水平位置的所述第一支柱固定至所述下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运输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柱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止挡件,以阻止位于展开位置的所述第一支柱朝向所述汽车运输架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的方向翻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运输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支柱,所述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支柱上的所述第一可移动构件之间通过横杆连接,所述横杆与所述上架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运输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柱包括多个第一支柱孔,所述第一可移动构件包括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套设在所述第一支柱上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荣杰,李子辉,李升奇,赵建刚,唐红,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新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