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钢筋废料收集装置,其包括基座、前部、后部及侧部,所述基座为由方通焊接形成矩形框体且其上焊接有底板,所述前部、后部及侧部沿基座的四边设置围成矩形框架,所述前部、后部及侧部由方通拼焊而成且其内侧设置有钢板;所述侧部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基座,所述前部及后部紧贴所述侧部可拆卸的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钢筋废料收集装置,其结构合理,能够循环使用,有效提高了钢筋废料收集装置的使用率;侧部设置有铰接的门板,能够方便从侧部卸载废料,提高了钢筋废料的周转效率。
A new type of steel waste coll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钢筋废料收集装置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涉及一种新型钢筋废料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过程中通常会产生大量的钢筋废料,钢筋废料需要集中处理,否则将对施工现场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传统的钢筋废料收集装置一般为砖砌体且在砖砌体的表面抹灰,这样不利于钢筋废料的二次搬运及回收利用,且拆除砖砌体钢筋废料收集装置时还需花费一定的人力及物力。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新型钢筋废料收集装置,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部分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新型钢筋废料收集装置,其结构合理,能够循环使用,有效提高了钢筋废料收集装置的使用率;侧部设置有铰接的门板,能够方便从侧部卸载废料,提高了钢筋废料的周转效率,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钢筋废料收集装置,其包括基座、前部、后部及侧部,所述基座为由方通焊接形成矩形框体且其上焊接有底板,所述前部、后部及侧部沿基座的四边设置围成矩形框架,所述前部、后部及侧部由方通拼焊而成且其内侧设置有钢板;所述侧部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基座,所述前部及后部紧贴所述侧部可拆卸的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部的上端设置有凹口,所述凹口位于前部的中间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部的下端设置有门板,所述门板铰接于所述侧部上的方通。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门板的上部与所述侧部上的方通铰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座的底板上设置有泄水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泄水孔的数量为多个,其外形为圆形、矩形、三角形、椭圆形和/或梯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新型钢筋废料收集装置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卡接于所述前部、后部及侧部沿基座四边围成的矩形框架的内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板平行于所述侧部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部及后部的内侧设置有卡槽,所述挡板卡接于所述卡槽内。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板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钢筋废料收集装置,其结构合理,能够循环使用,有效提高了钢筋废料收集装置的使用率;侧部设置有铰接的门板,能够方便从侧部卸载废料,提高了钢筋废料的周转效率,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附图说明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技术,其中: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新型钢筋废料收集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新型钢筋废料收集装置的前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新型钢筋废料收集装置的后视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新型钢筋废料收集装置的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之矩形框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所述新型钢筋废料收集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10.基座;11.矩形框体;12.底板;13.泄水孔;20.前部;21.凹口;30.后部;40.侧部;41.门板;50.挡板;60.卡槽。具体实施方式图1至图6是本申请所述一种新型钢筋废料收集装置的相关示意图,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技术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技术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本申请所述一种新型钢筋废料收集装置的相关示意图,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新型钢筋废料收集装置包括基座10、前部20、后部30及侧部40,所述基座10为由方通焊接形成矩形框体11且其上焊接有底板12,所述前部20、后部30及侧部40沿基座10的四边设置围成矩形框架,所述前部20、后部30及侧部40由方通拼焊而成且其内侧设置有钢板;所述侧部40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基座10,所述前部20及后部30紧贴所述侧部40可拆卸的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图5示出了由方通焊接形成矩形框体11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方通彼此垂直焊接为一体,所述矩形框体11的表面由螺栓固定有底板12。所述侧部40通过螺栓固定在基座10上,所述前部20及后部30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侧部40上,可以理解的是,在保证所述前部20、后部30及侧部40沿基座10四边围成的矩形框架整体刚度的前提下,所述各个部件也可以采用其他连接方式。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前部20的上端设置有凹口21,所述凹口21位于前部20的中间位置,如图2所示,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前部20的凹口21将钢筋废料放入收集装置而无需将钢筋废料抬起很高,这样可以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侧部40的下端设置有门板41,所述门板41铰接于所述侧部40上的方通。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门板41的上部与所述侧部40上的方通铰接。这样,设置于侧部40上的门板41可以沿铰接处自由转动,即在钢筋废料收集到一定量以后,操作人员可以通过门板41从侧面倾倒钢筋废料,有效提高了钢筋废料的卸载效率。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门板41的高度为侧部40整体高度的1/5-1/3,优选的,所述门板41的高度为侧部40整体高度的1/4。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门板41上还设置有门锁,所述门锁固定在门板41与侧部40铰接处的另一侧,这样,在不需要卸载收集装置内部的钢筋废料时,所述门板41上的门锁处于闭合状态。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基座10的底板12上设置有泄水孔13。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泄水孔13的数量为多个,其外形为圆形、矩形、三角形、椭圆形和/或梯形。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底板12上的泄水孔13的数量为四件,其外形为圆形,所述泄水孔13的直径为50mm;可以理解的是,泄水孔13也可以为其他形状。泄水孔13的设置能够有效防止钢筋废料中积存大量水分,增加空气流通,降低钢筋废料收集装置内部的湿度,以防止钢筋废料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下生锈而造成材料的浪费。作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所述新型钢筋废料收集装置还包括挡板50,如图6所示,所述挡板50卡接于所述前部20、后部30及侧部40沿基座10四边围成的矩形框架的内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板50平行于所述侧部40设置。优选地,所述前部20及后部30的内侧设置有卡槽60,所述挡板50卡接于所述卡槽60内。所述卡槽60纵向设置在前部20及后部30内侧的钢板上,所述挡板50卡接于所述卡槽60内,以便将钢筋废料分类收纳处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钢筋废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前部、后部及侧部,所述基座为由方通焊接形成矩形框体且其上焊接有底板,所述前部、后部及侧部沿基座的四边设置围成矩形框架,所述前部、后部及侧部由方通拼焊而成且其内侧设置有钢板;所述侧部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基座,所述前部及后部紧贴所述侧部可拆卸的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钢筋废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前部、后部及侧部,所述基座为由方通焊接形成矩形框体且其上焊接有底板,所述前部、后部及侧部沿基座的四边设置围成矩形框架,所述前部、后部及侧部由方通拼焊而成且其内侧设置有钢板;所述侧部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基座,所述前部及后部紧贴所述侧部可拆卸的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钢筋废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的上端设置有凹口,所述凹口位于前部的中间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钢筋废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的下端设置有门板,所述门板铰接于所述侧部上的方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钢筋废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的上部与所述侧部上的方通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钢筋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连锋,刘建磊,林小强,王金龙,杨喜禄,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