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平台适装的液冷收发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228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平台适装的液冷收发设备,包括设备机箱以及机箱内部的冷却液流道、从上至下排放的多个功能插接组件及电源插接组件,所述冷却液流道排布在所述功能插接组件及电源插接组件两侧,所述多个功能插接组件外形尺寸及电气接口相同。所述机箱底面、侧面以及背面均设有安装孔;所述机箱背面安装孔为支耳安装孔,设置在机箱背面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设备机箱的安装孔和安装方式,让设备适装多个平台,进而降低产品研发成本,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提高产品可靠性,同时设计设备内流道,让冷却液循环通过各功能插接组件,降低发热器件温度,提高模块可靠性,统一外形尺寸和电气接口使得各模块方可以通用互换。

A multi platform liquid cooled transcei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平台适装的液冷收发设备
本技术涉及设备机箱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平台适装的液冷收发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电子设备通常具有模块化和通用化设计要求,即将实现某种功能的部件设计成标准插件,插件是现行电子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设备机箱通常由各功能插件组合形成。由于设备配装平台具有多样性,因此设备机箱的安装环境也具有多样性。随着微电子技术和集成电路的飞速发展,电子设备也呈现出高性能、小型化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电子设备所处环境更为恶劣,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使得其热流密度急剧增大,元器件温度不断升高,产品可靠性逐渐降低。电子设备的散热问题日益严重,工程师在设计阶段对电子设备的热布局越来越重视。因此,该设备采用液冷散热,并对冷板流道进行热仿真优化,能显著提高产品高温环境适应性。由于设备配装平台具有多样性决定了设备的安装环境也具有多样性。分系统单位在设计产品时,得到系统总体设计单位给出的安装拆卸空间和安装拆卸方案也具有多样性。为了适应这种多样式,同时降低产品研发成本,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提高产品可靠性,需要一种设备在实现系统功能的前提下,能同时适装在各种不同平台上。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多平台适装的液冷收发设备,选用设备上不同的安装定位孔,能够适配安装在固定和移动平台上,可以适配安装在机载、地面和舰载等平台上,同时通过设计设备内流道,让冷却液循环通过各功能插接组件,降低发热器件温度,提高模块可靠性。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平台适装的液冷收发设备,包括设备机箱、机箱内部的冷却液流道、从上至下排放的多个功能插接组件及电源插接组件,所述冷却液流道排布在所述功能插接组件及电源插接组件两侧;所述机箱底面、侧面以及背面均设有安装孔。进一步的,所述多个功能插接组件外形尺寸相同均为5HP的6U插件,采用VPX接口。进一步的,所述设备机箱为由长方体机箱作为主体箱体,主体箱体背部拼接有一宽度与主体箱体相同的、高度高于主体箱体的长方体箱体,该长方体箱体高于主体箱体的部分上设有与冷却液流道相连的冷却液输入接口和冷却液输出接口。进一步的,所述机箱背面安装孔为支耳安装孔,设置在机箱背面外侧;所述机箱背面支耳安装孔设有四个,机箱背面左右两边的外侧的均设有两个支耳安装孔,呈上下分布。进一步的,所述机箱底面设有六个安装孔,机箱底面前侧和后侧分别设有三个安装孔,三个安装孔一字排开设置,前侧与后侧安装孔呈对称分布。进一步的,所述机箱侧面中部设有一前一后处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安装孔;所述机箱左侧面与右侧面安装孔设置相同。进一步的,所述机箱侧面安装孔与滑轨滑动部分固定,滑轨的固定座固定在机箱所需安装位置。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孔均适用于标准紧固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设计设备内流道,让冷却液循环通过各功能插接组件,降低发热器件温度,提高模块可靠性。同时各功能插接组件采用模块化设计,统一外形尺寸和电气接口,方便通用互换。设计设备机箱的安装孔和安装方式,让设备适装多个平台,进而降低产品研发成本,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提高产品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面设置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机箱内部的冷却液流道排布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底面安装孔设置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右侧面安装孔设置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左侧面安装孔设置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采用底面安装孔安装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采用背面安装孔安装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采用侧面安装孔安装示意图。附图标记:1、设备机箱,2、底面安装孔,3、侧面安装孔,4、背面支耳安装孔、5、螺栓,6、滑轨,7、冷却液输入接口,8、冷却液输出接口,9、冷却液流道,10、功能插接组件,11、电源插接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2所示,一种多平台适装的液冷收发设备,包括设备机箱以及机箱内部的冷却液流道9、从上至下排放的多个功能插接组件10、电源插接组件11,所述冷却液流道排布在所述功能插接组件及电源插接组件两侧,电源插件是外形尺寸为5HP的液冷插件,适配功率大于800W,功能插接组件是外形尺寸相同均为5HP的6U插件,采用VPX接口,可以通用互换。本技术中功能插接组件仅作为插接组件,功能插接组件具体所要实现的功能根据需要进行设计,本技术中的液冷收发设备的重点在于对插接组件快速散热,而不关注插接组件的具体功能。所述设备机箱为由长方体机箱作为主体箱体,主体箱体背部拼接有一宽度与主体箱体相同的、高度高于主体箱体的长方体箱体,该长方体箱体高于主体箱体的部分上设有与冷却液流道相连的冷却液输入接口7和冷却液输出接口8。通过合理布置液冷通道,冷却液体从左端冷却液输入接口流入右端接口流出,通过其流动带走发热器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降低发热器件的温度。如图1、图3、图4、图5所示,在不影响设备实现功能的前提下,利用现有空间设置设备安装孔,使其具有多种安装方式,可适装不同平台。设备机箱1的底面、侧面和背面均设置有安装孔。如图3所示,设备机箱底面设有六个底面安装孔2,分布在机箱的前侧和后侧,前侧和后侧的安装孔数量均为三个且一一对称;每一侧的三个安装孔一字排开均匀分布在该侧,并且两两之间间隔相等。如图1所示,设备机箱背面的安装孔采用支耳安装孔4,该支耳材料与机箱材料相同,并且在支耳上开设安装孔形成所述支耳安装孔;所述支耳安装孔设有四个,机箱背面左右侧的外侧均设有两个,呈上下分布。如图4、图5所示,设备机箱左右侧面均设有两个侧面安装孔2,两个设置在侧面中部,一前一后设置;左侧与右侧安装孔一一对应。上述安装孔均适用于标准紧固件。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6所示,采用六组螺栓5通过设备机箱底面安装孔完成设备机箱的固定。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7所示,采用四组螺栓通过设备机箱背面安装孔完成设备机箱的固定。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8所示,使用滑轨6通过设备机箱侧面安装孔完成设备机箱的固定,所述滑轨滑动件部分通过机箱侧面安装孔固定在设备机箱上,滑轨的固定座部分固定在设备机箱需要安装的位置上。本技术中设备不同的安装面同时设置有安装孔,且能够适配标准紧固件安装,设备机箱的无需配备专用工具,单人即可操作,耗时短,操作简便,通过选择设备不同安装面的安装孔实现适装不同的平台。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平台适装的液冷收发设备,包括设备机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箱内部的冷却液流道、从上至下排放的多个功能插接组件及电源插接组件,所述冷却液流道排布在所述功能插接组件及电源插接组件两侧;所述机箱底面、侧面以及背面均设有安装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平台适装的液冷收发设备,包括设备机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箱内部的冷却液流道、从上至下排放的多个功能插接组件及电源插接组件,所述冷却液流道排布在所述功能插接组件及电源插接组件两侧;所述机箱底面、侧面以及背面均设有安装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平台适装的液冷收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功能插接组件外形尺寸相同均为5HP的6U插件,采用VPX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平台适装的液冷收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机箱为由长方体机箱作为主体箱体,主体箱体背部拼接有一宽度与主体箱体相同的、高度高于主体箱体的长方体箱体,该长方体箱体高于主体箱体的部分上设有与冷却液流道相连的冷却液输入接口和冷却液输出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平台适装的液冷收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背面安装孔为支耳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跃胜熊强杨刚廖志青丹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九洲空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