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控柜复式防护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184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6: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控柜复式防护罩,包括设置在电控柜柜门内侧表面上的罩体,和配合所述罩体的活动门;柜门的侧表面上设有供活动门通过的通孔,罩体罩设在通孔上;罩体包括外槽体和内槽体;外槽体的底部设有供电控柜内部元件露出的窗口,内槽体设置在外槽体内,且二者开口方向一致;内槽体的侧壁的外表面与外槽体的侧壁的内表面紧贴;外槽体和内槽体的开口端彼此连接;内槽体的底部中央位置处设有开口;外槽体和内槽体的底部之间设有空腔;活动门呈一侧面开口的长方体形,且通过通孔罩设在开口上,解决了传统电控柜复式防护罩体积大,成本高,安全性不高的问题。

A compound protective cover for electric control cabin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控柜复式防护罩
本技术涉及电气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电控柜复式防护罩。
技术介绍
电控柜作为常见的电气控制设备,用来控制相关设备的电气和机械系统,使各设备正常运行,目前市面上的一些电控柜的复式门结构都采用两层门的形式,打开外层的门,再打开内层的门,才能对柜内的设备进行操作,这种结构因为是两层结构,所以电控柜需要做得很厚才能容纳得下两层门,但是这不光会把成本拉高,而且,如若操作员在对设备进行操作时发生事故,电控柜内部的电弧,或者飞溅的碎片会伤及操作员,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控柜复式防护罩,该电控柜复式防护罩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为达到上述要求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控柜复式防护罩,包括设置在电控柜柜门内侧表面上的罩体,和配合所述罩体的活动门;所述柜门的侧表面上设有供所述活动门通过的通孔,所述罩体罩设在所述通孔上;所述罩体包括外槽体和内槽体;所述外槽体的底部设有供所述电控柜内部元件露出的窗口,所述内槽体设置在所述外槽体内,且二者开口方向一致;所述内槽体的侧壁的外表面与所述外槽体的侧壁的内表面紧贴;所述外槽体和所述内槽体的开口端彼此连接;所述内槽体的底部中央位置处设有开口;所述外槽体和所述内槽体的底部之间设有空腔;所述活动门呈一侧面开口的长方体形,且通过所述通孔罩设在所述开口上。本技术所述的电控柜复式防护罩,其中,所述活动门的一端通过转轴与所述罩体转动连接。本技术所述的电控柜复式防护罩,其中,所述活动门关闭时,其上下两端、左右两端均与所述内槽体的侧壁的内表面贴合。本技术所述的电控柜复式防护罩,其中,所述开口正对所述窗口,所述通孔正对所述开口。本技术所述的电控柜复式防护罩,其中,所述活动门的开口端与内槽体的底面贴合。本技术所述的电控柜复式防护罩,其中,所述外槽体和所述内槽体由一固定板一体化折弯形成,所述固定板的四周边缘均向其一侧表面的法线方向弯折以形成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固定板形成所述外槽体;所述第一弯折部的末端朝向所述固定板且向内弯折以形成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形成所述内槽体的侧壁;所述第二弯折部的末端设有朝向所述内槽体中心的第三弯折部,所述第三弯折部形成所述内槽体的底部。本技术所述的电控柜复式防护罩,其中,所述窗口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公开一种电控柜复式防护罩,通过在电控柜柜门上开设通孔,在通孔上罩设防护罩罩体,而防护罩罩体的背面设有供元器件露出的窗口,在需要观察和操作元器件时只需通过防护罩罩体即可进行作业,不需要设置两层门的结构,节省了成本,此外不需要打开电控柜柜门就可以进行作业,防止了在发生事故时电控柜柜内的设备产生的电弧或者飞溅的碎片伤及人身,保证了电控柜内部电气设备的安全平稳运行的同时也保障了操作人员的安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是本技术电控柜复式防护罩罩体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电控柜复式防护罩的活动门罩设在罩体上的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电控柜复式防护罩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电控柜复式防护罩与电控柜的连接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电控柜复式防护罩罩体的展开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电控柜复式防护罩,如图1-5所示,包括设置在电控柜柜门1内侧表面上的罩体2,和配合罩体2的活动门3;柜门1的侧表面上设有供活动门3通过的通孔4,罩体2罩设在通孔4上;罩体2包括外槽体201和内槽体202;外槽体201的底部设有供电控柜内部元件露出的窗口5,内槽体202设置在外槽体201内,且二者开口方向一致;内槽体202的侧壁的外表面与外槽体201的侧壁的内表面紧贴;外槽体201和内槽体202的开口端彼此连接;内槽体202的底部中央位置处设有开口;外槽体201和内槽体202的底部之间设有空腔;活动门3呈一侧面开口6的长方体形,活动门3通过通孔4罩设在开口6上,通过在电控柜柜门1上开设通孔4,在通孔4上罩设防护罩罩体2,而防护罩罩体2的背面设有供元器件露出的窗口5,在需要观察和操作元器件时只需通过防护罩罩体2即可进行作业,不需要设置两层门的结构,节省了成本,此外不需要打开电控柜柜门1就可以进行作业,防止了在发生事故时电控柜柜内的设备产生的电弧或者飞溅的碎片伤及人身,保证了电控柜内部电气设备的安全平稳运行的同时也保障了操作人员的安全。优选的,活动门3的一端通过转轴8与罩体2转动连接,开关活动门3操作简单。优选的,活动门3关闭时,其上下两端、左右两端均与内槽体202的侧壁的内表面贴合,防止外界异物进入到罩体内。优选的,开口6正对窗口5,通孔4正对开口6,使得元器件可通过窗口5伸入罩体2进而可对其进行操作。优选的,活动门3的开口端与内槽体202的底面贴合,防止异物进入罩体2内。优选的,外槽体201和内槽体202由一固定板10一体化折弯形成,固定板10的四周边缘均向其一侧表面的法线方向弯折以形成第一弯折部101,第一弯折部101和固定板10形成外槽体201;第一弯折部101的末端朝向固定板且向内弯折以形成第二弯折部102,第二弯折部102形成内槽体202的侧壁;第二弯折部102的末端设有朝向其中心的第三弯折部103,第三弯折部103形成内槽体202的底部,一体化成形使得加工方便。优选的,窗口5设置在固定板10上。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控柜复式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电控柜柜门内侧表面上的罩体,和配合所述罩体的活动门;所述柜门的侧表面上设有供所述活动门通过的通孔,所述罩体罩设在所述通孔上;所述罩体包括外槽体和内槽体;所述外槽体的底部设有供所述电控柜内部元件露出的窗口,所述内槽体设置在所述外槽体内,且二者开口方向一致;所述内槽体的侧壁的外表面与所述外槽体的侧壁的内表面紧贴;所述外槽体和所述内槽体的开口端彼此连接;所述内槽体的底部中央位置处设有开口;所述外槽体和所述内槽体的底部之间设有空腔;所述活动门呈一侧面开口的长方体形,且通过所述通孔罩设在所述开口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控柜复式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电控柜柜门内侧表面上的罩体,和配合所述罩体的活动门;所述柜门的侧表面上设有供所述活动门通过的通孔,所述罩体罩设在所述通孔上;所述罩体包括外槽体和内槽体;所述外槽体的底部设有供所述电控柜内部元件露出的窗口,所述内槽体设置在所述外槽体内,且二者开口方向一致;所述内槽体的侧壁的外表面与所述外槽体的侧壁的内表面紧贴;所述外槽体和所述内槽体的开口端彼此连接;所述内槽体的底部中央位置处设有开口;所述外槽体和所述内槽体的底部之间设有空腔;所述活动门呈一侧面开口的长方体形,且通过所述通孔罩设在所述开口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柜复式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门的一端通过转轴与所述罩体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柜复式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门关闭时,其上下两端、左右两端均与所述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波毛从见张志谋胡海波张剑刘映强于常海陈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深龙达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