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嵌装入墙孔内的燃气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100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嵌装入墙孔内的燃气热水器。为提供一种改善空气进排气、拆卸维修方便、使用安全可靠的具有热源的流体加热器,提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它包括主机体及组接于主机体前侧的操作面板;主机体至少包括热交换器、冷水管、热水管、置于热交换器下方的燃气燃烧器及连通燃气燃烧器的燃气管;主机体嵌装入墙壁上所预设的墙孔内,并使组接于主机体前侧的操作面板紧贴于墙壁上,并遮蔽墙孔。(*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具有热源的流体加热器,特别是一种可嵌装入墙孔内的燃气热水器。一般家庭所使用的供应热水的热水器通常可分为以电力为能源的电热水器及以燃气为能源的燃气热水器。传统的燃气热水器,为避免发生燃气中毒或燃气爆炸的危险,通常将燃气热水器安装在为开放空间的室外。如此一来,使用时,使用者必须频繁地往返于室内、外以操纵燃气热水器的启、闭及调温,同时,完全裸露于室外的结构,不仅占用空间,而且会遭风吹雨淋及受室外低温的影响而降低加热效率,特别是当建筑物无后阳台时,更将增加安装上的难度。此外,一般外挂式燃气热水器的操作面板上虽设有温度调整钮,以供控制燃气输入量大小而改变所产生的热量的多少。然因冷水流量会因使用者的喜好、外界气候冷热及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比而改变,致使所输出的热水温度若未经自动侦测与调整时,将可能因过冷或过热而无法精准达到预设的水温,即所输出的热水常无法保持预设的恒温状态。另一方面,一般燃气热水器均在其燃烧室中装设有火焰感应针,以供当火焰来被点燃或不当熄灭时,能自动切断燃气输入,以确保安全。事实上,当热水输出温度若未经控制而高于人体所能承受的温度时,亦会发生烫伤的危险。且当燃气热水器的残火温度或是机体内部的温度升至一定高温而未能及时降温或停止燃烧,更会对内部机械结构或电子元件造成严重损害,进而产生潜在危险。此外,不论是装在室内或装在室外的传统燃气热水器中,供与燃气混合燃烧的新鲜空气进气路径并未作适当的安排,而系为自外壳所预设的各孔缝中吸入,而经燃烧器燃烧过后的废气则多由上方排气口自然排出,从而使其进气及排气路径不但因过于紊乱而常相混淆,以致影响燃烧效率及造成周围环境的污染,并且当风势或雨势过于强大时,则会逆行灌入燃气热水器中而影响炉火的稳定性,或是造成废气回流而导致燃烧不完全。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善空气进排气、拆卸维修方便、使用安全可靠的可嵌装入墙孔内的燃气热水器。本技术包括主机体及组接于主机体前侧的操作面板;主机体至少包括热交换器、冷水管、热水管、置于热交换器下方的燃气燃烧器及连通燃气燃烧器的燃气管;主机体嵌装入墙壁上所预设的墙孔内,并使组接于主机体前侧的操作面板紧贴于墙壁上,并遮蔽墙孔。其中主机体外套置于具前开口并预先装设于墙孔内的外壳内。主机体内设有控制燃气输入量的控制电路板;操作面板上设有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并可调节热水温度的温度调整钮。控制电路板分别与装设于冷水管上的流量检知器、热水管上的水温检知器及燃气管上的电磁阀和比例阀电性连接。为前方开口壳体的外壳凸露于墙孔室外的后侧上、下方分别成型有隔离成排气室及进气室的上隔板及下隔板;并于对应于排气室分别设有多数排气孔及排气口;对应于进气室分别设有多数进气孔及进气口。热交换器上方设有与排气口组接以连通排气室的排气罩。框架组后部下方并邻设有以底侧狭窄的气缝相通的燃烧室及送风室;燃气燃烧器设置于燃烧室内,送风室外组接有送风机。操作面板下部朝下延设遮罩部;主机体的冷水管、燃气管及热水管组接于墙孔下方预设的冷水配管、燃气配管及热水配管上;操作面板朝下方延设的遮罩部恰可将相组接的冷水管与冷水配管、燃气管与燃气配管及热水管与热水配管的管体完全遮蔽。控制电路板与装设于弯绕于热交换器上的热水管上的残火安全器电性连接。控制电路板与装设于产机体内的温度保险丝电性连接。由于本技术包括主机体及组接于主机体前侧的操作面板;主机体至少包括热交换器、冷水管、热水管、置于热交换器下方的燃气燃烧器及连通燃气燃烧器的燃气管;主机体嵌装入墙壁上所预设的墙孔内,并使组接于主机体前侧的操作面板紧贴于墙壁上,并遮蔽墙孔。主机体系完全嵌入墙壁的墙孔中隐藏,而仅于室内露出美观的操作面板,便于拆卸及安装,而且更能减少占用室内、外的空间;使用时,使用者可在室内轻易随手操作,而无须频繁地往返于室内、外;并藉由凸露于室外的进气孔与排气孔实现进气与排气,故不但使用安全,而且外界雨水及强风亦不会直接侵入主机体内部,防止其影响炉火的安定性;不仅改善空气进排气、拆卸维修方便,而且使用安全可靠,从而达到本技术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外壳安装于墙孔状态)。图4、为本技术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主机组装入安装于墙孔上外壳内状态)。图5、为本技术燃烧器组装于主机体上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使用时进气气流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使用时进、排气气流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局部剖视图(组装于墙孔内时)。图9、为本技术操作面板两侧卡钩结构示意俯视图。图10、为本技术组设状态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阐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1包括主机体2、操作面板3及外壳4。如图2所示,本技术1可嵌入墙壁5所预先开设的墙孔50中。如图3、图4、图5所示,主机体2包括框架组20及组装于框架组20内的供输入冷水的冷水管21、供加热冷水的热交换器22、燃气管25、燃气燃烧器240及输出热水的热水管23。主机体2内装设有温度保险丝221。如图3、图5、图6所示,框架组20前部下方设有前托板201,并于前托板201两侧分别设有定位片200;框架组20后部下方并邻设有以底侧狭窄的气缝270相通的燃烧室24及送风室27,且于送风室27外组接有送风机271。如图1所示,冷水管21上装设有可检测冷水输入流量的流量检知器210。热水管23上则装设有可检测输出热水温度的水温检知器230,并于弯绕于热交换器22上的热水管23装设有残火安全器220。燃气燃烧器240连设输入燃气的燃气管25。如图1所示,于燃气管25上装设有可控制燃气输入的电磁阀250及调节燃气压力与流量的比例阀251。流量检知器210、水温检知器230、残火安全器220、温度保险丝221、电磁阀250及比例阀251均电性连接至温度控制电路板26的温度控制电路。水温检知器230的设定温度为90℃;残火安全器220的设定温度为100℃;温度保险丝221的设定温度为140℃。送风机271亦与控制电路板26电性连接。热交换器22组装于框架组20后部并位于燃烧室24上方,其上方设置有排气罩222;燃烧器240设置于框架组20后部下方燃烧室24内。如图1、图8、图9所示,操作面板3上设置有与温度控制电路板26电性连接的温度调整钮30。其顶板内侧设有卡槽31,其左、右两侧板内侧分别设有与框架组20前托板201两侧定位片200相对应并钩扣的卡钩片32;其下部朝下延设遮罩部33。如图1、图6、图7所示,外壳4为前方开口的壳体,并于开口处环设凸缘42,其凸露于墙孔50室外的后侧上、下方分别成型有隔离成排气室40及进气室41的上隔板400及下隔板410。并于对应于排气室40分别设有多数排气孔401及与设置于热交换器22上方的排气罩222组接的排气口402;对应于进气室41分别设有多数进气孔411及进气口412。如图3、图4、图8、图10所示,外壳4嵌装入墙壁5的墙孔50内,主机体2系容设在外壳4内,以被外壳4完整罩覆包套。主机体2的冷水管21、燃气管25及热水管23组接于墙孔50下方预设的冷水配管51、燃气配管52及热水配管53上;操作面板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嵌装入墙孔内的燃气热水器,它包括主机体及组接于主机体前侧的操作面板;主机体至少包括热交换器、冷水管、热水管、置于热交换器下方的燃气燃烧器及连通燃气燃烧器的燃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机体嵌装入墙壁上所预设的墙孔内,并使组接于主机体前侧的操作面板紧贴于墙壁上,并遮蔽墙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雯毅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樱花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