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喇叭模组、喇叭结构及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089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6: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喇叭模组、喇叭结构及机器人,该喇叭模组包括壳体和喇叭,所述壳体具有第一音腔;所述壳体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第一音腔连通;所述喇叭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喇叭的扬声端位于所述安装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喇叭和壳体,由于壳体内具有第一音腔,形成了一个单独组件,以便于用户根据需要来调节出音孔的位置及方向,而不影响机器人的整体外观。

A kind of horn module, horn structure and rob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喇叭模组、喇叭结构及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
,特别是一种喇叭模组、喇叭结构及机器人。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服务类的机器人为了满足在复杂环境以及空旷场景下使用,喇叭的功率在不断的提高,机器人交互的声音也尽量的追求更大,从而导致现在机器人身上的喇叭功率越来越高,尺寸也越来越大;另外,服务类的机器人在其使用过程中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因此喇叭的出音孔位置需要尽量的保证在机器人的正前方,而为了保证足够的出音区域,这样的喇叭结构会极大的影响机器人的外观形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喇叭模组、喇叭结构及机器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它能够便于根据需要来改变喇叭的型号及出音孔的位置,弱化喇叭的存在感,保证机器人外观的整体性和协调性。作为另一目的,通过壳体构造了一个独立的第一音腔,有利于保证喇叭在使用过程中的低音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喇叭模组,其中,包括壳体和喇叭,所述壳体具有第一音腔;所述壳体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第一音腔连通;所述喇叭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喇叭的扬声端位于所述安装孔内。如上所述的喇叭模组,其中,可选的是,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形成所述第一音腔;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上。如上所述的喇叭模组,其中,可选的是,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粘接或超声波焊接。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喇叭结构,其中,包括第三壳体、第四壳体和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喇叭模组;所述第四壳体上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三壳体连接,形成容置腔;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出音孔;所述喇叭模组安装在所述容置腔内,且与所述第三壳体、所述连接部围成第二音腔;所述第二音腔位于所述壳体具有所述安装孔的一侧;所述出音孔与所述第二音腔连通。如上所述的喇叭结构,其中,可选的是,所述连接部沿所述第三壳体与所述第四壳体的连接处环绕所述第二音腔设置。如上所述的喇叭结构,其中,可选的是,还包括减振部件,所述减振部件安装在所述喇叭模组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之间。如上所述的喇叭结构,其中,可选的是,所述喇叭模组与所述连接部之间密封连接。如上所述的喇叭结构,其中,可选的是,所述出音孔的数量为多个。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机器人,其中,包括机器人本体和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喇叭结构;所述机械器人喇叭结构安装在所述机器人本体上。如上所述的机器人,其中,可选的是,所述第三壳体为构成所述机器人的外壳的一部分,所述第四壳体与所述机器人本体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在一个具有第一音腔的壳体内设置喇叭,形成一个独立的喇叭模组,有利于根据需要来设计具体的出音孔的位置及方向,以便于当其应用于机器人上时,可以根据不同机器人的造型在机器人的外壳上设置出音孔,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对机器人整体外观的影响。一方面能够在设计时弱化喇叭的存在感,有利于减少在造型设计时对于喇叭位置的过度考虑;另一方面有利于隐藏喇叭结构,使机器人更加美观。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公开的喇叭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2公开的喇叭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2公开的喇叭结构的剖视图;图4是实施例2公开的喇叭结构的拆解图;图5是实施例3公开的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喇叭,3-第三壳体,4-第四壳体,5-第二音腔,6-减振部件,7-机器人本体;11-第一音腔,12-安装孔,13-第一壳体,14-第二壳体;21-扬声端;41-连接部;411-出音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喇叭模组,其中,包括壳体1和喇叭2,所述壳体1具有第一音腔11;所述壳体1用于安装所述喇叭2,通过设置壳体1,有利于保证第一音腔11具有一定的容积,能够保证喇叭2的音效。由于图1中未标示出本实施例1中的所有部件,可同时参照图3和图4。所述壳体1上设有安装孔12,所述安装孔12与所述第一音腔11连通,所述喇叭2安装在所述壳体1内,即,所述喇叭2与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音腔11内;所述喇叭2的扬声端21位于所述安装孔12内。通过将喇叭模组设计成具有第一音腔11的结构,形成一个单独的组件,有利于根据需要来设计具体的出音孔411的位置及方向,以便于当其应用于机器人上时,可以根据不同机器人的造型在机器人的外壳上设置出音孔411。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对机器人整体外观的影响。一方面能够在设计时弱化喇叭2的存在感,有利于减少在造型设计时对于喇叭2位置的过度考虑;另一方面有利于隐藏喇叭结构,使机器人更加美观。具体地,第一音腔11用于保证喇叭2的低音效果,不同的喇叭2对于第一音腔11的最小容积要求是不同的,但是尽可能大。通过第一壳体13与第二壳体14容易保证第一音腔11的容积,有利于保证整个喇叭模组的音效。此外,通过对所述壳体1的设计,能够保证所述第一音腔11具有一定的容积,以保证所述喇叭2的低音效果。通过在喇叭模组成型时就保证第一音腔11的容积,保证装配前后,第一音腔11的容积基本不变,有利于防止由于安装过程对喇叭2的声音品质造成影响。此外,由于不依靠于机器人的结构就能够形成第一音腔11,在保证低音效果的同时,能够避免对于机器人的造型产生影响。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壳体1包括第一壳体13和第二壳体14。即,所述壳体1由所述第一壳体13和所述第二壳体14连接构成,将所述第一壳体13设置成分体式结构,便于安装所述喇叭2。当然,所述壳体1可以是一体成型的,本实施例并不对此设限。当所述壳体1由所述第一壳体13和所述第二壳体14构成时,所述第一壳体13与所述第二壳体14连接,形成所述第一音腔11,在具体实施时,作为一种较佳的实现方式,可以将所述第一壳体13与所述第二壳体14之间密封连接,通过二者之间的密封连接,相比于非密封的连接方式,这种实现方式能够提高喇叭模组的低音效果;所述安装孔12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3上。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壳体13和所述第二壳体14均由塑料制成,具体实施时,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调节第一壳体13和所述第二壳体14的形状,以及在机器人外壳上设置出音孔411的位置及形状。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壳体13与所述第二壳体14之间粘接或超声波焊接。如此,能够保证所述第一壳体13与所述第二壳体14之间的密封性,保证所述第一音腔11具有较好的密封性,以保证良好的低音效果。实施例2请参照图2到图4,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喇叭结构,该喇叭结构用于机器人,其中,包括第三壳体3、第四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喇叭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喇叭(2),所述壳体(1)具有第一音腔(11);/n所述壳体(1)上设有安装孔(12),所述安装孔(12)与所述第一音腔(11)连通;/n所述喇叭(2)安装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喇叭(2)的扬声端(21)位于所述安装孔(12)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喇叭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喇叭(2),所述壳体(1)具有第一音腔(11);
所述壳体(1)上设有安装孔(12),所述安装孔(12)与所述第一音腔(11)连通;
所述喇叭(2)安装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喇叭(2)的扬声端(21)位于所述安装孔(1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喇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第一壳体(13)和第二壳体(14);
所述第一壳体(13)与所述第二壳体(14)连接,形成所述第一音腔(11);所述安装孔(12)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喇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3)与所述第二壳体(14)之间粘接或超声波焊接。


4.一种喇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三壳体(3)、第四壳体(4)和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喇叭模组;
所述第四壳体(4)上设有连接部(41),所述连接部(41)与所述第三壳体(3)连接,形成容置腔;所述连接部(41)上设有出音孔(411);
所述喇叭模组安装在所述容置腔内,且与所述第三壳体(3)、所述连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鹏华雷长友
申请(专利权)人: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