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线式双层自动编码的钢印打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7049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线式双层自动编码的钢印打码装置,包括冲压机、自动编码机构和自动回码机构,所述自动编码机构包括双层支撑台、步进电机、同步轴、第一齿轮、第一齿条、第二齿轮、第二齿条、待选钢印阳模、待选钢印阴模、阳模装码槽、阴模装码槽、编码气缸、编码气缸安装座、工作阳模盒和工作阴模盒,所述自动回码机构包括第一推进气缸、第二推进气缸、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回码气缸、待回收码、工作阳模盒和工作阴模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钢印模具的编码工作转换为钢印模具的直线往返动作和气缸的推进动作,实现了钢印模具自动编码和自动回码的功能,解决了手动更换钢印模具的问题,提高了金属板材钢印打码的加工效率。

A linear double-layer automatic coding device for steel stamp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线式双层自动编码的钢印打码装置
本技术涉及钢印打码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直线式双层自动编码的钢印打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钢板、铝板等金属板材都需要利用钢印打码设备为产品加印生产日期、生产批次、自定义编码等相关信息。金属板材用的钢印打码设备常采用冲压机和钢印模具相互配合,冲压机为钢印打码提供动力,钢印是由上下阴阳两块印模组成的印鉴,是由0~9十个阿拉伯数字的凸字体和凹字体组成。通常钢板、铝板等金属板材的打码类型有单层打码(仅利用阳模)和双层打码(利用阴阳两模)。由于每一块金属板材的编码通常都是不相同的,传统的钢印打码设备在打印编码要求变化时需要在冲压机每冲裁完一次后手动更换下钢印模具,再重新换上需要的钢印模具,因此利用人工编码的钢印打码设备自动化程度不高,工人劳动强度大,无法形成良好的生产流水线,生产效率比较低,当打印的编码较长时容易出现单个或批量的错码和漏码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金属板材冲压打码设备需要手动频繁更换双层钢印模具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直线式双层自动编码的钢印打码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线式双层自动编码的钢印打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压机(6)、自动编码机构和自动回码机构,所述自动编码机构包括双层支撑台(16)、步进电机(21)、同步轴(11)、第一齿轮(9)、第一齿条(10)、第二齿轮(7)、第二齿条(8)、待选钢印阳模(15)、待选钢印阴模(14)、阳模装码槽(18)、阴模装码槽(17)、编码气缸(13)、编码气缸安装座(12)、工作阳模盒(20)和工作阴模盒(19),所述双层支撑台(16)固定在所述冲压机(6)的一侧,所述步进电机(21)固定安装在所述双层支撑台(16)上,所述同步轴(11)通过联轴器连接步进电机(21)的输出轴,所述第一齿轮(9)和第二齿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线式双层自动编码的钢印打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压机(6)、自动编码机构和自动回码机构,所述自动编码机构包括双层支撑台(16)、步进电机(21)、同步轴(11)、第一齿轮(9)、第一齿条(10)、第二齿轮(7)、第二齿条(8)、待选钢印阳模(15)、待选钢印阴模(14)、阳模装码槽(18)、阴模装码槽(17)、编码气缸(13)、编码气缸安装座(12)、工作阳模盒(20)和工作阴模盒(19),所述双层支撑台(16)固定在所述冲压机(6)的一侧,所述步进电机(21)固定安装在所述双层支撑台(16)上,所述同步轴(11)通过联轴器连接步进电机(21)的输出轴,所述第一齿轮(9)和第二齿轮(7)均通过键连接安装在所述同步轴(11)上,所述第一齿条(10)安装在所述阳模装码槽(18)的外侧,所述第二齿条(8)焊接在所述阴模装码槽(17)外侧,所述双层支撑台(16)的上层底面上和下层表面上均设置有T型槽,所述阳模装码槽(18)和阴模装码槽(17)底面设置有与T型槽相配合的T型凸台,所述阳模装码槽(18)通过底部的T型凸台套装在双层支撑台(16)下层表面上的T型槽上,所述阴模装码槽(17)通过顶部的T型凸台套装在双蹭支撑台上层底面上的T型槽上,所述第一齿轮(9)与第一齿条(10)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7)与第二齿条(8)相啮合,步进电机(21)运动时通过同步轴(11)带动第一齿轮(9)和第二齿轮(7)同步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齿条(8)与阴模装码槽(17)组成的整体和第一齿条(10)与阳模装码槽(18)组成的整体沿着T型槽同步滑动;
所述待选钢印阳模(15)有序的排列在所述阳模装码槽(18)内,所述待选钢印阴模(14)有序的排列在所述阳模装码槽(18)内;所述编码气缸安装座(12)固定安装在所述双层支撑台(16)上,所述编码气缸(13)固定安装在所述编码气缸安装座(12)上,编码气缸(13)运动时同时将阳模装码槽(18)内的待选钢印阳模(15)和阴模装码槽(17)内的待选钢印阴模(14)推入自动回码机构中;
所述自动回码机构包括第一推进气缸(23)、第二推进气缸(2)、第一滑块(1)、第二滑块、回码气缸(3)、待回收码(22)、工作阳模盒(20)和工作阴模盒(19),所述自动回码机构安装在所述冲压机(6)上,冲压机(6)的下模具上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推进气缸(23)固定在所述第一滑槽内,第一滑块(1)套装在第一滑槽内,第一滑块(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东海屠立群王扬渝吴晓峰徐耀耀魏钱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