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036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6:12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可折叠设备,属于终端技术领域。该可折叠设备包括:显示屏幕模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至少一个可移动转轴;显示屏幕模组设置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每个可移动转轴的一端与第一壳体可滑动连接,可移动转轴的另一端与第二壳体可滑动连接。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折叠过程中,可移动转轴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向远离显示屏幕模组的上表面方向移动;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展开过程中,可移动转轴向靠近显示屏幕模组的上表面方向移动,且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处于展开状态时,可移动转轴移动至显示屏幕模组的可折叠区域的底端,支撑显示屏幕模组的折叠区域。本公开降低了显示屏幕模组的损伤。

Foldabl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折叠设备
本公开涉及终端
,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终端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可折叠设备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可折叠设备在处理展开状态时,可以为用户提供大面积的显示屏幕,提高视觉效果;可折叠设备在折叠状态时,可以减少设备所占空间,以方便用户收纳和携带。因此,可折叠设备越来越受到各大厂商的关注。目前可折叠设备包括显示屏幕模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转轴。显示屏幕模组设置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且两端分别与该壳体的边框贴合,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都可围绕转轴转动。显示屏幕模组通常采用柔性屏,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展开或折叠时,柔性屏可随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展开或折叠。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提供一种可折叠设备,解决了可折叠设备在折叠过程中由于显示屏幕模组产生的拉应力无法消除,而导致显示屏幕模组被拉变形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可折叠设备,所述可折叠设备包括:显示屏幕模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至少一个可移动转轴;所述显示屏幕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上;每个可移动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可滑动连接,所述可移动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可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折叠过程中,所述可移动转轴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向远离所述显示屏幕模组的上表面方向移动;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展开过程中,所述可移动转轴向靠近所述显示屏幕模组的上表面方向移动,且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可移动转轴移动至所述显示屏幕模组的可折叠区域的底端。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可折叠设备中设置至少一个可移动转轴,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折叠过程中,可移动转轴向远离显示屏幕模组的上表面方向移动,以释放显示屏幕模组的拉应力;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展开过程中,可移动转轴向靠近显示屏幕模组的上表面方向移动,且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处于展开状态时,移动至显示屏幕模组的可折叠区域的底端,以支撑显示屏幕模组的折叠区域,保证了显示屏幕模组不会鼓起,有效的保护了可折叠设备的显示屏幕模组,降低了显示屏幕模组的损伤,延长显示屏幕模组的使用寿命。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可移动转轴包括转轴和弹性支架;所述弹性支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可滑动连接,所述弹性支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壳体可滑动连接;所述弹性支架还包括用于和所述转轴连接的连接部。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可移动转轴包括转轴和弹性支架,通过弹性支架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可移动连接,能够实现转轴的可移动性。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弹性支架包括第一支架、第一弹性件、第二支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可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弹性支架包括第一支架、第一弹性件、第二支架和第二弹性件,分别通过两个支架和两个弹性件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从而提高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稳固性和平衡性。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第一滑轨,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第二滑轨;所述弹性支架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内,所述弹性支架的第二端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轨内。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两个滑轨,弹性支架通过两个滑轨与两个壳体可移动连接,从而将弹性支架隐藏在两个滑轨内,提高了可折叠设备的美观性。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弹簧,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弹簧。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可折叠设备还包括用于包裹所述转轴和所述弹性支架的保护壳。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可折叠设备中增加保护壳,从而保护壳就可以防止可移动转轴受到除显示屏幕模组拉应力和弹性支架弹力之外的其他外力的干扰。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转轴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一轴环;所述第一轴环包裹在所述第一轴承外;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轴承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轴环连接;当所述可移动转轴移动时,所述第一轴承相对所述第一轴环旋转。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转轴包括第二轴承、第二轴环和第三轴环;所述第二轴环和第三轴环包裹在所述第二轴承外;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轴环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轴环连接;当所述可移动转轴移动时,所述第二轴环相对所述第三轴环旋转。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屏幕模组包括柔性盖板和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柔性盖板设置于所述显示组件上。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组件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或无机发光二极管LED。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折叠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移动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弹性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折叠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转轴的结构示意图。10显示屏幕模组20第一壳体30第二壳体40可移动转轴401转轴4010第一轴承4011第一轴环4012第二轴承4013第二轴环4014第三轴环402弹性支架4021第一支架4022第一弹性件4023第二支架4024第二弹性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折叠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可折叠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参见图1,该可折叠设备包括:显示屏幕模组10、第一壳体20、第二壳体30、至少一个可移动转轴40。显示屏幕模组10设置在第一壳体20和第二壳体30上。每个可移动转轴40的一端与第一壳体20可滑动连接,可移动转轴40的另一端与第二壳体30可滑动连接。在第一壳体20和第二壳体30折叠过程中,可移动转轴40从第一壳体20和第二壳体30之间,向远离显示屏幕模组10的上表面方向移动;在第一壳体20和第二壳体30展开过程中,可移动转轴40向靠近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设备包括:显示屏幕模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至少一个可移动转轴;/n所述显示屏幕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上;/n每个可移动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可滑动连接,所述可移动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可滑动连接;/n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折叠过程中,所述可移动转轴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向远离所述显示屏幕模组的上表面方向移动;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展开过程中,所述可移动转轴向靠近所述显示屏幕模组的上表面方向移动,且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可移动转轴移动至所述显示屏幕模组的可折叠区域的底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设备包括:显示屏幕模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至少一个可移动转轴;
所述显示屏幕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上;
每个可移动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可滑动连接,所述可移动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可滑动连接;
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折叠过程中,所述可移动转轴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向远离所述显示屏幕模组的上表面方向移动;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展开过程中,所述可移动转轴向靠近所述显示屏幕模组的上表面方向移动,且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可移动转轴移动至所述显示屏幕模组的可折叠区域的底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转轴包括转轴和弹性支架;
所述弹性支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可滑动连接,所述弹性支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壳体可滑动连接;
所述弹性支架还包括用于和所述转轴连接的连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架包括第一支架、第一弹性件、第二支架和第二弹性件;
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可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浚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