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覆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7022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6: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覆膜的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手动覆膜装置。其包括工作台和支架,支架有两个,两个支架分别固定连接在工作台的一端的两侧,支架的上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上安装有转动杆,转动杆上套设有收卷筒,收卷筒的两端设置有防滑组件,防滑组件上设置有固定组件,防滑组件与收卷筒通过固定组件相连接,支架的上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压紧装置,压紧装置与收卷筒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方便收集废纸的作用。

A kind of manual film cover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动覆膜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覆膜的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手动覆膜装置。
技术介绍
如今,海报宣传逐渐成为人们举办活动的一个重要宣传手段,人们对于海报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最常见的一种保证海报质量的方法就是对其进行覆膜。覆膜能使海报与外界空气隔绝防止因大气中的腐蚀性气体的腐蚀、潮湿、干燥引起的变形和龟裂,雨水冲刷和紫外线照射引起的退色及变色,保持海报印刷画面的亮丽色泽经久不衰,延长图片展示寿命。覆膜后,图片的强度及表面的耐磨性都将提高。特别是对于一些别致的海报,将特殊的膜或板材压覆在图片上,可以形成具有亮光、亚光、油画、虚拟,立体等特殊艺术效果的画面。而覆膜的过程中,需要对待覆膜的海报一张张的进行覆膜,每张膜料使用后均会留下单张的废纸,因此需要对大量的废纸进行收集处理。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7481354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手动覆膜装置,包括工作台、支架、固定辊、移动辊、调节框和固定机构;所述工作台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架,与支架对称位置设置有调节框,调节框内部设置有螺纹杆A;螺纹杆A上套设有移动块,螺纹杆A上端设置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第二转动盘、螺纹杆B、套筒、连接杆、弧形卡爪、推动杆、橡胶垫、滑块B和滑槽B;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滑槽A,滑槽A内滑动连接有滑块A,滑块A右端转动连接有移动辊,移动辊的另一端与移动块转动连接,移动辊下端设置有固定辊。上述装置结构简单,可根据不同的产品的厚度对覆膜空隙进行调节,实现了不同厚度的产品的覆膜,但是上述装置中没有废纸回收机构,在对大量的废纸进行集中收集时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动覆膜装置,其具有方便收集废纸的作用。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手动覆膜装置,包括工作台和支架,支架有两个,两个支架分别固定连接在工作台的一端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上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上安装有转动杆,转动杆上套设有收卷筒,收卷筒的两端设置有防滑组件,防滑组件上设置有固定组件,防滑组件与收卷筒通过固定组件相连接,支架的上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压紧装置,压紧装置与收卷筒相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收集膜料的废纸时,先将废纸的一端通过压紧装置夹放在收卷筒的侧壁上,接着转动转动杆,转动杆转动带动收卷筒同轴转动,从而带动废纸缠绕在收卷筒上,当一张海报覆膜完后,同理进行下次覆膜操作,直至将废纸全部收卷在收卷筒上,当收卷完毕后,先将转动杆连同收卷筒一起取下来,再将收卷筒从转动杆上取下即可,收集起来比较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滑组件包括锥形堵,锥形堵有两个,两个锥形堵分别设置在收卷筒的两端,锥形堵穿设在转动杆上,锥形堵的尖端朝向收卷筒的中部,转动杆为螺纹杆,锥形堵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螺纹,锥形堵与转动杆螺纹配合,两个锥形堵的螺纹方向相反,锥形堵上设置有固定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收卷筒套设在转动杆上后,把锥形堵穿设在转动杆上,使锥形堵的尖端伸进收卷筒的内部,并使锥形堵与收卷筒通过固定件相配合,防止锥形堵绕转动杆的轴线转动,接着转动转动杆,由于锥形堵与转动杆螺纹配合,锥形堵会沿着转动杆的轴线方向朝收卷筒运动,使锥形堵不断朝着收卷筒的中间移动,从而防止收卷筒在转动时发生左右滑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紧装置包括支撑架、连接杆、弹簧和压力辊,支撑架固定连接在支架的上侧壁上,连接杆铰接在支撑架的一端,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支撑架和连接杆的侧壁上,压力辊设置在连接杆远离支撑架的一端,压力辊与收卷筒的外表面相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废纸的一端夹设在收卷筒上时,绕铰接点向上转动连接杆,使压力辊从收卷筒的侧壁上离开,将废纸放置在收卷筒的侧壁上,松开连接杆,压力辊抵接在废纸上,从而使废纸夹设在收卷筒上,防止在废纸收卷时散开。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卷筒两端的侧壁上开设有开孔,开孔的长度方向与收卷筒的长度方向平行,固定组件包括安装板二和滑杆,安装板二固定设置在锥形堵的一端,滑杆水平设置,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安装板二的侧壁上,滑杆的另一端滑动配合在开孔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锥形堵穿设在转动杆上时,滑杆穿设在开孔内,收卷筒在滑杆的作用下,收卷筒的轴心与锥形堵的轴心在同一直线上,转动转动杆,锥形堵会沿着转动杆的长度方向移动直至锥形堵与收卷筒过盈配合,使收卷轴不会左右滑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托板和安装板一,安装板一固定连接在支架的上侧壁上,托板固定设置在安装板一上,托板的开口向上,转动杆的两端穿设有轴承,轴承搭放在托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转动杆,转动杆会随着轴承的内圈一起转动,把轴承搭放在托板上,方便转动杆从托板上取下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托板为半圆弧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放置轴承时,轴承卡在托板内,使轴承与托板之间能够更加牢靠地安装在一起,防止轴承移动,进而避免转动杆从托板上掉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卷筒的两端设置有挡板,挡板穿设在转动杆上,挡板位于锥形堵与收卷筒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锥形堵在固定收卷筒的过程中,使挡板贴在收卷筒两端,防止废纸在收卷时跑偏,从而使废纸的卷边整齐。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手柄,转动杆与转动手柄同轴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转动手柄,转动手柄会带动转动杆同轴转动,使操作比较方便。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在支架上设置转动杆,转动杆上套设有收卷筒,通过支撑组件、防滑组件、固定组件和压紧装置的相互配合,可以使废纸一张张收卷在收卷筒上收集起来比较方便;2.转动杆为螺纹杆,并且两个锥形堵的内侧壁上开设有螺纹方向相反内螺纹,通过转动转动杆,可以使两个锥形堵同时朝着收卷筒的中心位置移动,直至锥形堵塞进收卷筒内,使收卷筒无法发生左右移动;3.收卷筒的两端设置有挡板,挡板穿设在转动杆上,挡板位于锥形堵与收卷筒之间,可以防止废纸在收卷时跑偏,从而使废纸的卷边整齐。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压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工作台;2、支架;3、支撑组件;31、托板;32、安装板一;4、转动杆;41、轴承;42、转动手柄;5、收卷筒;51、开孔;6、挡板;61、通孔;7、锥形堵;8、固定组件;81、安装板二;82、滑杆;9、压紧装置;91、支撑架;911、竖直板;912、水平板;92、连接杆;93、弹簧;94、压力辊。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考图1和图4,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手动覆膜装置,包括工作台1和支架2,支架2有两个,两个支架2分别固定连接在工作台1的一端的两侧。支架2的上侧壁上设置有支撑组件3,支撑组件3有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动覆膜装置,包括工作台(1)和支架(2),支架(2)有两个,两个支架(2)分别固定连接在工作台(1)的一端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支撑组件(3),支撑组件(3)上安装有转动杆(4),转动杆(4)上套设有收卷筒(5),收卷筒(5)的两端设置有防滑组件,防滑组件上设置有固定组件(8),固定组件(8)与收卷筒(5)相配合,支架(2)的上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压紧装置(9),压紧装置(9)与收卷筒(5)相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动覆膜装置,包括工作台(1)和支架(2),支架(2)有两个,两个支架(2)分别固定连接在工作台(1)的一端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支撑组件(3),支撑组件(3)上安装有转动杆(4),转动杆(4)上套设有收卷筒(5),收卷筒(5)的两端设置有防滑组件,防滑组件上设置有固定组件(8),固定组件(8)与收卷筒(5)相配合,支架(2)的上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压紧装置(9),压紧装置(9)与收卷筒(5)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动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组件包括锥形堵(7),锥形堵(7)有两个,两个锥形堵(7)分别设置在收卷筒(5)的两端,锥形堵(7)穿设在转动杆(4)上,锥形堵(7)的尖端朝向收卷筒(5)的中部,转动杆(4)为螺纹杆,锥形堵(7)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螺纹,锥形堵(7)与转动杆(4)螺纹配合,两个锥形堵(7)的螺纹方向相反,锥形堵(7)上设置有固定组件(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动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装置(9)包括支撑架(91)、连接杆(92)、弹簧(93)和压力辊(94),支撑架(91)固定连接在支架(2)的上侧壁上,连接杆(92)铰接在支撑架(91)的一端,弹簧(9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支撑架(91)和连接杆(92)的侧壁上,压力辊(94)设置在连接杆(92)远离支撑架(91)的一端,压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文王子正申贺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好望标牌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