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型纺粘无纺布
本技术涉及纺粘无纺布面料
,尤其涉及一种抗菌型纺粘无纺布。
技术介绍
纺粘无纺布,是将聚合物挤出、拉伸,形成连续长丝后,长丝铺设成网,纤网再经过自身粘合、热粘合、化学粘合或机械加固方法,使纤网变成无纺布,主要材质为涤纶(PET材质)和丙纶(PP材质),具有耐高温性能好、耐低温性能好、耐老化、抗紫外线、延伸率高、稳定性和透气性好、耐腐蚀、隔音、防蛀、无毒的优点。纺粘无纺布因其无毒、耐腐蚀的特性常做为包装袋、婴儿尿布、卫生巾、防护用品等、但现有技术中纺粘无纺布的功能单一不具备抗菌性,且易带静电,沾污灰尘,导致其表面反复被细菌污染,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抗菌型纺粘无纺布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抗菌型纺粘无纺布。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菌型纺粘无纺布,包括纺粘无纺布表层,所述纺粘无纺布表层的下表面粘结固定有纺粘无纺布夹层,且纺粘无纺布夹层远离纺粘无纺布表层的一面粘结固定有纺粘无纺布底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型纺粘无纺布,包括纺粘无纺布表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粘无纺布表层(1)的下表面粘结固定有纺粘无纺布夹层(2),且纺粘无纺布夹层(2)远离纺粘无纺布表层(1)的一面粘结固定有纺粘无纺布底层(3),所述纺粘无纺布表层(1)与纺粘无纺布底层(3)均为PP材质,所述纺粘无纺布夹层(2)的经纬纱线间的间隙内填充有抗菌颗粒(4),所述抗菌颗粒(4)的直径小于纺粘无纺布夹层(2)经纬纱线间的间隙,且抗菌颗粒(4)的直径大于纺粘无纺布表层(1)经纬纱线间的间隙和纺粘无纺布底层(3)经纬纱线间的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型纺粘无纺布,包括纺粘无纺布表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粘无纺布表层(1)的下表面粘结固定有纺粘无纺布夹层(2),且纺粘无纺布夹层(2)远离纺粘无纺布表层(1)的一面粘结固定有纺粘无纺布底层(3),所述纺粘无纺布表层(1)与纺粘无纺布底层(3)均为PP材质,所述纺粘无纺布夹层(2)的经纬纱线间的间隙内填充有抗菌颗粒(4),所述抗菌颗粒(4)的直径小于纺粘无纺布夹层(2)经纬纱线间的间隙,且抗菌颗粒(4)的直径大于纺粘无纺布表层(1)经纬纱线间的间隙和纺粘无纺布底层(3)经纬纱线间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型纺粘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粘无纺布表层(1)与纺粘无纺布底层(3)均为PP材质,且经纬纱线间隙为3~5μm。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