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薄膜边角料回收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6868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料薄膜边角料回收利用装置,特别涉及塑料薄膜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撕碎箱、进料斗、撕碎转轮、撕碎齿、第一出料口、第一粉碎箱、风机、排风管、第二粉碎箱、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粉碎箱内横向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通过所述第一电机进行驱动,所述第一转轴上设有挤压叶片,所述挤压叶片一侧的所述第一转轴上设有第一粉碎叶片,所述第一粉碎箱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粉碎叶片相配合的第二粉碎叶片,所述第二粉碎箱内横向平行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设有第三粉碎叶片,所述第三转轴上设有第四粉碎叶片。提高了粉碎效果和粉碎效率,避免出现机器卡死现象。

A recycling device for plastic film scrap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薄膜边角料回收利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塑料薄膜生产设备
,特别涉及于一种塑料薄膜边角料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塑料薄膜是指用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以及其他树脂制成的薄膜,用于包装,以及用作覆膜层。塑料包装及塑料包装产品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特别是复合塑料软包装,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其中又以食品包装所占比例最大,比如饮料包装、速冻食品包装、蒸煮食品包装、快餐食品包装等,这些产品都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塑料薄膜的生产过程中,塑料薄膜常常会根据需要进行一些裁切,难免会产生一些边角料,现有的薄膜边角料的处理方法一般将边角料进行粉碎后再次回收利用,现有的塑料薄膜边角料回收利用装置不具备预处理的功能,当碰到较大块的薄膜时,容易将机器卡死,严重影响粉碎效率,另外,现有的薄膜边角料回收利用装置粉碎效果差,不能满足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塑料薄膜边角料回收利用装置,克服了现有的塑料薄膜边角料回收利用装置不具备预处理的功能,当碰到较大块的薄膜时,容易将机器卡死,严重影响粉碎效率及现有的薄膜边角料回收利用装置粉碎效果差,不能满足生产需求的缺点。(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塑料薄膜边角料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撕碎箱、进料斗、撕碎转轮、撕碎齿、第一出料口、第一粉碎箱、风机、排风管、第二粉碎箱、第二出料口,所述撕碎箱内设有所述撕碎腔体,所述撕碎腔体上设有所述进料斗,所述撕碎腔体底部通过第一出料口与所述第一粉碎箱相连通,所述撕碎腔体内设有两个撕碎转轮,所述撕碎腔体内壁上均匀分布有两个以上的所述撕碎齿,所述第一粉碎箱内横向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通过所述第一电机进行驱动,所述风机一侧通过排风管与靠近所述第一出料口的所述第一粉碎箱一侧相连,所述第一转轴上设有挤压叶片,所述挤压叶片一侧的所述第一转轴上设有第一粉碎叶片,所述第一粉碎箱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粉碎叶片相配合的第二粉碎叶片,所述第一粉碎叶片与所述第二粉碎叶片呈间隔分布设置,所述第一粉碎箱下方设有与其相连通的所述第二粉碎箱,所述第一粉碎箱底部设有过滤网,所述第二粉碎箱内横向平行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设有第三粉碎叶片,所述第三转轴上设有第四粉碎叶片,所述第三粉碎叶片和所述第四粉碎叶片呈相互交错分布,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端穿过所述第一粉碎箱与从动轮相连,所述第三转轴的轴端穿过所述第一粉碎箱与主动轮相连,所述主动轮通过第二电机进行驱动,所述主动轮通过传送皮带与所述从动轮相连,所述第二粉碎箱底部设有第二出料口。优选地,所述第一粉碎箱呈锥形,且所述第一粉碎箱靠近所述第一出料口一端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一粉碎箱另一端的横截面面积。优选地,所述第一粉碎叶片四周上设有第一锯齿,所述第二粉碎叶片四周上设有第二锯齿。优选地,所述第二粉碎箱的底部呈漏斗状且所述第二出料口位于第二粉碎箱底部的最低处。优选地,所述排风管为二通管。优选地,所述撕碎转轮四周环形分布有所述撕碎叶片,所述撕碎叶片与所述撕碎齿相配合。优选地,所述撕碎腔体由两个对称设置的C形圆筒组合而成,两个所述C形圆筒的开口相对设置,且两个C形圆筒相互连通。(3)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塑料薄膜边角料回收利用装置,克服了现有的塑料薄膜边角料回收利用装置不具备预处理的功能,当碰到较大块的薄膜时,容易将机器卡死,严重影响粉碎效率及现有的薄膜边角料回收利用装置粉碎效果差,不能满足生产需求的缺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两个撕碎转轮转动(两个撕碎转轮的转动方向相反)进而通过撕碎转轮上的撕碎叶片并配合撕碎齿将大块的薄膜进行撕碎,避免出现碰到较大块的薄膜时,容易将机器卡死,严重影响粉碎效率。2、撕碎腔体由两个对称设置的C形圆筒组合而成,两个C形圆筒的开口相对设置,且两个C形圆筒相互连通,撕碎转轮四周环形分布有所述撕碎叶片,撕碎叶片与撕碎齿相配合,通过这样设计,可以使得撕碎叶片和撕碎齿之间配合的更好,提高撕碎效果。3、第一粉碎箱呈锥形,且第一粉碎箱靠近第一出料口一端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第一粉碎箱另一端的横截面面积,提高挤压效果,提高薄膜的粉碎效率。4、通过第一转轴转动带动第一粉碎叶片实现动粉碎再配合第二粉碎叶片实现静粉碎,动静相结合,提高粉碎效果。5、第一粉碎叶片四周上设有第一锯齿,第二粉碎叶片四周上设有第二锯齿,第一锯齿、第二锯齿的设置可以提高切割力,进一步提高粉碎效果。6、通过启动风机将风通过排风管进入到第一粉碎箱内,在风力的作用再加快薄膜的推动,粉碎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附图标记为:1-撕碎箱、2-进料斗、3-撕碎腔体、4-撕碎转轮、41-撕碎叶片、5-撕碎齿、6-第一出料口、7-第一粉碎箱、8-第一转轴、9-第一电机、10-第一轴承、11-挤压叶片、12-第一粉碎叶片、121-第一锯齿、13-第二粉碎叶片、131-第二锯齿、14-过滤网、15-风机、16-排风管、17-第二粉碎箱、18-第二转轴、19-第三转轴、20-主动轮、21-第二电机、22-从动轮、23-传送皮带、24-第三粉碎叶片、25-第四粉碎叶片、26-第二轴承、27-第三轴承、28-第二出料口。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塑料薄膜边角料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撕碎箱1、进料斗2、撕碎转轮4、撕碎齿5、第一出料口6、第一粉碎箱7、风机15、排风管16、第二粉碎箱17、第二出料口28,所述撕碎箱1内设有所述撕碎腔体3,所述撕碎腔体3上设有所述进料斗2,所述撕碎腔体3底部通过第一出料口6与所述第一粉碎箱7相连通,所述撕碎腔体3内设有两个撕碎转轮4,所述撕碎腔体3内壁上均匀分布有两个以上的所述撕碎齿5,所述第一粉碎箱7内横向安装有第一转轴8,所述第一转轴8通过所述第一电机9进行驱动,所述风机15一侧通过排风管16与靠近所述第一出料口6的所述第一粉碎箱7一侧相连,所述第一转轴8上设有挤压叶片11,所述挤压叶片11一侧的所述第一转轴8上设有第一粉碎叶片12,所述第一粉碎箱7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粉碎叶片12相配合的第二粉碎叶片13,所述第一粉碎叶片12与所述第二粉碎叶片13呈间隔分布设置,所述第一粉碎箱7下方设有与其相连通的所述第二粉碎箱17,所述第一粉碎箱7底部设有过滤网14,所述第二粉碎箱17内横向平行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8和第三转轴19,所述第二转轴18上设有第三粉碎叶片24,所述第三转轴19上设有第四粉碎叶片25,所述第三粉碎叶片24和所述第四粉碎叶片25呈相互交错分布,所述第二转轴18的轴端穿过所述第一粉碎箱7与从动轮22相连,所述第三转轴19的轴端穿过所述第一粉碎箱7与主动轮20相连,所述主动轮20通过第二电机21进行驱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料薄膜边角料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撕碎箱(1)、进料斗(2)、撕碎转轮(4)、撕碎齿(5)、第一出料口(6)、第一粉碎箱(7)、风机(15)、排风管(16)、第二粉碎箱(17)、第二出料口(28),所述撕碎箱(1)内设有撕碎腔体(3),所述撕碎腔体(3)上设有所述进料斗(2),所述撕碎腔体(3)底部通过第一出料口(6)与所述第一粉碎箱(7)相连通,所述撕碎腔体(3)内设有两个撕碎转轮(4),所述撕碎腔体(3)内壁上均匀分布有两个以上的所述撕碎齿(5),所述第一粉碎箱(7)内横向安装有第一转轴(8),所述第一转轴(8)通过第一电机(9)进行驱动,所述风机(15)一侧通过排风管(16)与靠近所述第一出料口(6)的所述第一粉碎箱(7)一侧相连,所述第一转轴(8)上设有挤压叶片(11),所述挤压叶片(11)一侧的所述第一转轴(8)上设有第一粉碎叶片(12),所述第一粉碎箱(7)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粉碎叶片(12)相配合的第二粉碎叶片(13),所述第一粉碎叶片(12)与所述第二粉碎叶片(13)呈间隔分布设置,所述第一粉碎箱(7)下方设有与其相连通的所述第二粉碎箱(17),所述第一粉碎箱(7)底部设有过滤网(14),所述第二粉碎箱(17)内横向平行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8)和第三转轴(19),所述第二转轴(18)上设有第三粉碎叶片(24),所述第三转轴(19)上设有第四粉碎叶片(25),所述第三粉碎叶片(24)和所述第四粉碎叶片(25)呈相互交错分布,所述第二转轴(18)的轴端穿过所述第一粉碎箱(7)与从动轮(22)相连,所述第三转轴(19)的轴端穿过所述第一粉碎箱(7)与主动轮(20)相连,所述主动轮(20)通过第二电机(21)进行驱动,所述主动轮(20)通过传送皮带(23)与所述从动轮(22)相连,所述第二粉碎箱(17)底部设有第二出料口(2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薄膜边角料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撕碎箱(1)、进料斗(2)、撕碎转轮(4)、撕碎齿(5)、第一出料口(6)、第一粉碎箱(7)、风机(15)、排风管(16)、第二粉碎箱(17)、第二出料口(28),所述撕碎箱(1)内设有撕碎腔体(3),所述撕碎腔体(3)上设有所述进料斗(2),所述撕碎腔体(3)底部通过第一出料口(6)与所述第一粉碎箱(7)相连通,所述撕碎腔体(3)内设有两个撕碎转轮(4),所述撕碎腔体(3)内壁上均匀分布有两个以上的所述撕碎齿(5),所述第一粉碎箱(7)内横向安装有第一转轴(8),所述第一转轴(8)通过第一电机(9)进行驱动,所述风机(15)一侧通过排风管(16)与靠近所述第一出料口(6)的所述第一粉碎箱(7)一侧相连,所述第一转轴(8)上设有挤压叶片(11),所述挤压叶片(11)一侧的所述第一转轴(8)上设有第一粉碎叶片(12),所述第一粉碎箱(7)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粉碎叶片(12)相配合的第二粉碎叶片(13),所述第一粉碎叶片(12)与所述第二粉碎叶片(13)呈间隔分布设置,所述第一粉碎箱(7)下方设有与其相连通的所述第二粉碎箱(17),所述第一粉碎箱(7)底部设有过滤网(14),所述第二粉碎箱(17)内横向平行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8)和第三转轴(19),所述第二转轴(18)上设有第三粉碎叶片(24),所述第三转轴(19)上设有第四粉碎叶片(25),所述第三粉碎叶片(24)和所述第四粉碎叶片(25)呈相互交错分布,所述第二转轴(18)的轴端穿过所述第一粉碎箱(7)与从动轮(22)相连,所述第三转轴(19)的轴端穿过所述第一粉碎箱(7)与主动轮(20)相连,所述主动轮(20)通过第二电机(21)进行驱动,所述主动轮(20)通过传送皮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仕金陈舟凯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洁大师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