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石材切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36841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5: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效石材切割系统,包括切石机构和输送总成,所述切石机构包括两个边梁,滑动连接在两个边梁之间的横梁,和滑动连接在横梁上若干片直径不相同且同轴转动的切石锯片,若干片切石锯片从前往后叠加设置并且直径从前往后逐渐增大,所述输送总成包括有工作台车、两个纵向导轨,两个横向导轨和四个转动接轨。所述纵向导轨、横向导轨和转动接轨依次连接形成方形循环导轨道,方形循环导轨道上滑动设置若干个无缝排布的工作台车,四个转动接轨分别转动设在相邻两个导轨之间且可与两个相邻导轨之间切换对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新型高效石材切割系统能够改变石料输送路径,提高石材切割效率。

An efficient stone cutt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石材切割系统
本技术涉及石材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高效石材切割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石材大切机大多为桥式大切机,其结构已为公知,如中国技术专利CN201720834899.6公开的一种组合石材大切机,其包括两个纵向延伸的边梁,连接两个边梁的横梁以及设在横梁上的切石锯片,两个边梁之间设有供工作台车移动的导轨,工作台车承载石料移动到切石锯片进行切割。传统的切石锯片如上述专利在
技术介绍
中所阐述的结构,由不同直径的若干片锯片同轴叠加安装,并且若干片的锯片排布为直径从前往后逐渐增大设置,形成锯片组合,在进行切割时,由前面的小锯片进行先期切割,然后再慢慢增大锯片直径,即切割的深度由浅慢慢进入到深。然而,传统的导轨为单行导轨,因此现有的切割流程如图1所示,石料从A区域上料后通过工作台车移动至B区域进行切割,切割完后再通过工作台车移动至C区域下料,然后再次上料,如此往复循环,完成切割工作。在这个切割流程中至少包括两个缺点:第一,若干片切石锯片叠加具有一定的纵向长度,石料在切割过程中切石锯片逐渐往前移,具体从石料的后面往前面逐渐切割,当小切石锯片刚开始切割时,其后面的大切石锯片还没有切割,处于空转状态,同样,当石料的纵向长度都被小切石锯片全部切割后,由大切石锯片继续切割,此时小切石锯片逐渐与石料分离,处于空转状态,所以每个石料加工锯片组合都要经过两次空转,造成资源浪费;第二,石料上料和下料都在一条导轨上,因此在上料和下料过程中都要关闭切石锯片,然后上料好后还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对刀和开刀工序,从而大大降低了切割效率。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石材切割系统,改变石料输送路径,提高石材切割效率。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高效石材切割系统,其中,包括切石机构和输送总成,所述切石机构包括两个边梁,滑动连接在两个边梁之间的横梁,和滑动连接在横梁上若干片直径不相同且同轴转动的切石锯片,若干片切石锯片从前往后叠加设置并且直径从前往后逐渐增大,所述输送总成包括有工作台车、第一纵导轨、第二纵导轨、第一横导轨、第二横导轨、第一转动接轨、第二转动接轨、第三转动接轨和第四转动接轨,第一纵导轨、第一横导轨、第二纵导轨和第二横导轨依次连接形成方形循环导轨道,方形循环导轨道上滑动设置若干个无缝排布的工作台车,四个转动接轨分别转动设在相邻两个导轨之间且可与两个相邻导轨之间切换对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纵导轨设在两个边梁之间且第一纵导轨的前后端分别超出边梁的前后端,第一转动接轨和第二转动接轨分别设在两个边梁中间的前后端。进一步的,石材切割系统包括底座台,底座台包括固定台面和可做转动动作的四个转动台面,四个导轨固定在固定台面上,四个转动接轨分别设在四个转动台面上,四个转动台面设在方形的四个边角区域。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涉及的一种高效石材切割系统,本案有一个方形循环导轨道,改变了石料切割全过程的行进过程,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其一,可以减少切石锯片的空转时间;其二,由于当切石锯片切割完毕后,可同时进行下料和上料的工序,有效减少了切石锯片停止运转的时间;其三,当切割新荒料时只需要进行简单对刀工序,无需开刀工序,有效减少了切割新荒料时的准备时间。综合上述效果,切割效率相对于传统方法提高了200%。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石材切割系统的切割流程图。图2为本技术切割系统的切割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切割系统切割过程中的结构立体图。图中:切石机构-1;边梁-11;横梁-12;切石锯片-13;工作台车-21;第一纵导轨-22;第二纵导轨-23;第一横导轨-24;第二横导轨-25;第一转动接轨-26;第二转动接轨-27;第三转动接轨-28;第四转动接轨-29;座台-3;固定台面-31;转动台面-3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2-3所示,一种高效石材切割系统,包括切石机构1和输送总成,所述切石机构1包括两个边梁11,滑动连接在两个边梁11之间的横梁12,和滑动连接在横梁12上若干片直径不相同且同轴转动的切石锯片13,若干片切石锯片13从前往后叠加设置并且直径从前往后逐渐增大,所述输送总成包括有工作台车21、第一纵导轨22、第二纵导轨23、第一横导轨24、第二横导轨25、第一转动接轨26、第二转动接轨27、第三转动接轨28和第四转动接轨29,第一纵导轨22、第一横导轨24、第二纵导轨23和第二横导轨25依次连接形成方形循环导轨道,方形循环导轨道上滑动设置若干个无缝排布的工作台车21,四个转动接轨分别转动设在相邻两个导轨之间且可与两个相邻导轨之间切换对接。如图2所示,台车41、台车42和台车43上料后通过第一纵导轨22分别移动到位置A’、位置B’和位置C’。当台车41上的荒料被切割完毕后沿着第一纵导轨22轨道移动到第二转动接轨27的位置上将切割完毕的荒料下料,再装上新的待切割荒料,然后第二转动接轨27转动与第一横导轨24连接,台车41沿着第一横导轨24移动至第三转动接轨28,之后第三转动接轨28转动与第二纵导轨23连接,台车41沿着第二纵导轨23移动至第四转动接轨29,第四转动接轨29转动与第二横导轨25连接,台车41沿着第二纵导轨25移动至第一转动接轨26,最后第一转动接轨26转动与第一纵导轨22连接,将台车41上的荒料送至切石机构1进行切割,如此为一个循环,所述输送总成不断重复上述循环动作,输送荒料自动完成上料、切割和下料。并且,在台车不断移动的过程中,切石锯片仍在切割,即当台车41上的荒料切割完毕后送至第二转动接轨27上料和下料时,台车42移动至位置A’,随后再把台车43移动至位置B’,如此循环切割。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新型高效石材切割系统有效减少了切石锯片13空转的时间,因为当切石锯片13切割完台车41上的荒料后,将继续切割台车42上的荒料如此循环。这样循环就可以很好的减少切石锯片13空转的时间。另外,机台在切割荒料的过程中可以同时上料和下料的工序,有效减少了机台停止运转的时间。并且当切割新荒料时只需要进行简单对刀工序,无需开刀工序,有效减少了切割新荒料时的准备时间,切割效率相对于传统方法提高了200%。优选的,所述第一纵导轨22设在两个边梁11之间且第一纵导轨22的前后端分别超出边梁11的前后端,第一转动接轨26和第二转动接轨27分别设在两个边梁11中间的前后端。采用上述结构后,所述第一纵导轨22具有一定长度,足够为更多的台车21提供排列的空间,并且荒料在切割后成为一片片厚度较薄的石板,容易从工作台车21上倒下,为了防止此现象发生,将第二转动接轨27设置于边梁后端,方便荒料切割后第一时间上料和下料。另外,将第一转动接轨26设置于边梁中间的前端方便荒料对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石材切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切石机构和输送总成,所述切石机构包括两个边梁,滑动连接在两个边梁之间的横梁,和滑动连接在横梁上若干片直径不相同且同轴转动的切石锯片,若干片切石锯片从前往后叠加设置并且直径从前往后逐渐增大,所述输送总成包括有工作台车、第一纵导轨、第二纵导轨、第一横导轨、第二横导轨、第一转动接轨、第二转动接轨、第三转动接轨和第四转动接轨,第一纵导轨、第一横导轨、第二纵导轨和第二横导轨依次连接形成方形循环导轨道,方形循环导轨道上滑动设置若干个无缝排布的工作台车,四个转动接轨分别转动设在相邻两个导轨之间且可与两个相邻导轨之间切换对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石材切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切石机构和输送总成,所述切石机构包括两个边梁,滑动连接在两个边梁之间的横梁,和滑动连接在横梁上若干片直径不相同且同轴转动的切石锯片,若干片切石锯片从前往后叠加设置并且直径从前往后逐渐增大,所述输送总成包括有工作台车、第一纵导轨、第二纵导轨、第一横导轨、第二横导轨、第一转动接轨、第二转动接轨、第三转动接轨和第四转动接轨,第一纵导轨、第一横导轨、第二纵导轨和第二横导轨依次连接形成方形循环导轨道,方形循环导轨道上滑动设置若干个无缝排布的工作台车,四个转动接轨分别转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建华高河森郑晓波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巨邦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