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可溶微针贴片的裁切组装装置,具有机架,机架上设有PET膜放卷辊、软胶带放卷辊和牵引辊,PET膜放卷辊一侧设有第一模切刀和真空鼓,真空鼓一侧活动设有烫刀,真空鼓一侧设有第一压辊与第一真空传送带,第一真空传送带上方设有第二真空传送带和第二模切刀,第二真空传送带下方设有第三真空传送带,第三真空传送带的传送速度大于第二真空传送带的传送速度,且第三真空传送带设在第一真空传送带上方,第一真空传送带上方并于第三真空传送带的输出侧设有第二压辊和第三模切刀,第一真空传送带的输出侧设有装盒机构和装袋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高效生产可溶微针贴片并对其进行自动裁切包装。
Cutting and assembling device of soluble microneedle pa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溶微针贴片的裁切组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的
,具体涉及可溶微针贴片的裁切组装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可溶微针贴片在医疗、美容行业逐渐盛行,是透皮给药、美容方法。微针可以刺穿皮肤在角质层形成微通道,药物或者美容活性成分沿微通道到达皮肤的深层,扩散入真皮。由于皮肤的弹性及微针自身微小的尺寸,微针进入皮肤的深度通常不会到达真皮层,亦不会形成明显的疼痛感。然而,现有技术中缺乏对可溶微针贴片进行自动高效裁切并组装的设备,通常使用人工方式裁切并包装可溶微针贴片,由于可溶微针贴片主要用于医疗、美容领域,所以人工手动的这种生产方式将影响其卫生,无法保证其卫生达标。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可溶微针贴片的裁切组装装置,能够高效生产可溶微针贴片并对其进行自动裁切包装。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可溶微针贴片的裁切组装装置,具有机架,所述机架上转动设有上下设置的PET膜放卷辊、软胶带放卷辊和若干牵引辊,所述PET膜放卷辊一侧设有第一模切刀,所述第一模切刀一侧设有真空鼓,所述真空鼓一侧活动设有用于将软胶带裁切的烫刀,所述真空鼓一侧设有第一压辊与第一真空传送带,所述第一真空传送带上方设有第二真空传送带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真空传送带上方的第二模切刀,所述第二真空传送带下方设有第三真空传送带,所述第三真空传送带的传送速度大于所述第二真空传送带的传送速度,且第三真空传送带设在所述第一真空传送带上方,所述第一真空传送带上方并于所述第三真空传送带的输出侧依次设有第二压辊和第三模切刀,所述机架在所述第一真空传送带的输出侧设有装盒机构和装袋机构。所述烫刀安装在第一气缸上,所述第一气缸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装盒机构包括传送带、第一上料机械手、第二上料机械手和第三上料机械手,所述第一上料机械手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真空传送带的输出端,所述传送带设置在所述第一真空传送带的输出侧,所述第二上料机械手和所述第三上料机械手依次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真空传送带的一侧。所述第一上料机械手、所述第二上料机械手和所述第三上料机械手均具有吸盘,所述第一上料机械手与第一回转气缸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上料机械手与第二回转气缸传动连接,所述第三上料机械手与第三回转气缸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回转气缸均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且所述机架在所述第二回转气缸的一侧设有下盒体托盘,所述下盒体托盘与第一拖盘气缸传动连接,在所述第三回转气缸的一侧设有上盖托盘,所述上盖托盘与第二托盘气缸传动连接。所述装袋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推袋机构和吸袋机构、第四真空传送带和烫边机构,所述推袋机构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输出端,所述第四真空传送带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平行侧,所述吸袋机构和所述烫边机构依次设置在所述第四真空传送带的一侧。所述推袋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推袋气缸,所述推袋气缸传动连接推板使其水平运动;所述吸袋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吸袋气缸,所述吸袋气缸传动连接吸头并使其上下运动;所述烫边机构包括烫边气缸,所述烫边气缸传动连接压烫板并使其上下运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能够高效生产可溶微针贴片并对其进行自动裁切包装,克服了目前可溶微针贴片的生产效率低下、产品卫生无法保障的缺陷。附图说明本技术有如下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这种可溶微针贴片的裁切组装装置,具有机架1,机架1上转动设有PET膜放卷辊2、软胶带放卷辊3和若干牵引辊4,其中,PET膜放卷辊2上绕有PET膜卷,软胶带放卷辊3上绕有医用的软胶带卷,牵引辊4主要用于牵引PET膜或软胶带,PET膜放卷辊2一侧设有第一模切刀5,第一模切刀5用于将PET膜进行模切出一定形状的与产品形状相匹配的膜孔11,第一模切刀5一侧设有真空鼓6,软胶带的一端吸附在真空鼓6上,真空鼓6一侧活动设有用于将软胶带裁切的烫刀7,在本实施例中,烫刀7传动连接第一气缸8上,第一气缸8安装在机架1上,烫刀7能够将吸附在真空鼓6上的软胶带裁切成指定的一段一段,裁切后的软胶带仍被吸附在真空鼓6上并由真空鼓6传动。真空鼓6一侧设有第一压辊9与第一真空传送带10,第一压辊9的作用是将传送到真空鼓6上的软胶带和PET膜进行压合,使被烫刀7裁切后的软胶带刚好粘覆住PET膜的膜孔11,然后随着PET膜继续传送至第一真空传送带10上,第一真空传送带10能够吸附PET膜,以保证其平整传送;第一真空传送带10上方设有第二真空传送带12及设置在第二真空传送带12上方的第二模切刀13,待裁切的微针贴片落在第二真空传送带12上,并在第二模切刀13处被模切处制定的形状,第二真空传送带12下方设有第三真空传送带14,为了使模切后的微针贴片能够在第三真空传送带14上拉开一定的间距,第三真空传送带14的传送速度大于第二真空传送带12的传送速度,且第三真空传送带14设在第一真空传送带10上方,如此,模切后的微针贴片能够从第三真空传送带14上传送到第一真空传送带10上,当微针贴片传送到第一真空传送带10上时,其恰好能够对准落于第一真空传送带10上的PET膜的膜孔11处,第一真空传送带10上方并于第三真空传送带14的输出侧依次设有第二压辊15和第三模切刀16,第二压辊15能够微针贴片压紧在PET膜的膜孔11中,并使其紧紧贴合膜孔11下方的软胶带,第三模切刀16压贴有微针贴片的PET膜的进行裁切。为了对微针贴片进行包装,机架1在第一真空传送带10的输出侧设有装盒机构和装袋机构。在本实施例中,装盒机构的连接结构如下:装盒机构包括传送带17、第一上料机械手18、第二上料机械手19和第三上料机械手20,第一上料机械手18活动设置在第一真空传送带10的输出端,传送带17设置在第一真空传送带10的输出侧,第二上料机械手19和第三上料机械手20依次活动设置在第一真空传送带10的一侧。具体的,第一上料机械手18、第二上料机械手19和第三上料机械手20均具有吸盘40,吸盘40用于吸附产品、下盒体或上盖。第一上料机械手18与第一回转气缸21传动连接,第二上料机械手19与第二回转气缸22传动连接,第三上料机械手20与第三回转气缸23传动连接,第一、第二、第三回转气缸23均安装在机架1上,且机架1在第二回转气缸22的一侧设有下盒体托盘24,下盒体托盘24上叠放有若干下盒体,下盒体托盘24与第一拖盘气缸25传动连接,在第三回转气缸23的一侧设有上盖托盘26,上盖托盘26上叠放有若干上盖,上盖托盘26与第二托盘气缸27传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装袋机构的连接结构如下:装袋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推袋机构和吸袋机构、第四真空传送带28和烫边机构,推袋机构设置在传送带17的输出端,第四真空传送带28设置在传送带17的平行侧,吸袋机构和烫边机构依次设置在第四真空传送带28的一侧,其中,装袋时将包装袋一个一个依次间隔落在第四真空传送带28上,第四真空传送带28、吸袋机构和推袋机构配合将包装袋的袋口张开,烫边机构用于烫合包装袋的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溶微针贴片的裁切组装装置,具有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转动设有PET膜放卷辊、软胶带放卷辊和若干牵引辊,所述PET膜放卷辊一侧设有第一模切刀,所述第一模切刀一侧设有真空鼓,所述真空鼓一侧活动设有用于将软胶带裁切的烫刀,所述真空鼓一侧设有第一压辊与第一真空传送带,所述第一真空传送带上方设有第二真空传送带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真空传送带上方的第二模切刀,所述第二真空传送带下方设有第三真空传送带,所述第三真空传送带的传送速度大于所述第二真空传送带的传送速度,且第三真空传送带设在所述第一真空传送带上方,所述第一真空传送带上方并于所述第三真空传送带的输出侧依次设有第二压辊和第三模切刀,所述机架在所述第一真空传送带的输出侧设有装盒机构和装袋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可溶微针贴片的裁切组装装置,具有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转动设有PET膜放卷辊、软胶带放卷辊和若干牵引辊,所述PET膜放卷辊一侧设有第一模切刀,所述第一模切刀一侧设有真空鼓,所述真空鼓一侧活动设有用于将软胶带裁切的烫刀,所述真空鼓一侧设有第一压辊与第一真空传送带,所述第一真空传送带上方设有第二真空传送带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真空传送带上方的第二模切刀,所述第二真空传送带下方设有第三真空传送带,所述第三真空传送带的传送速度大于所述第二真空传送带的传送速度,且第三真空传送带设在所述第一真空传送带上方,所述第一真空传送带上方并于所述第三真空传送带的输出侧依次设有第二压辊和第三模切刀,所述机架在所述第一真空传送带的输出侧设有装盒机构和装袋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溶微针贴片的裁切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烫刀安装在第一气缸上,所述第一气缸安装在所述机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溶微针贴片的裁切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盒机构包括传送带、第一上料机械手、第二上料机械手和第三上料机械手,所述第一上料机械手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真空传送带的输出端,所述传送带设置在所述第一真空传送带的输出侧,所述第二上料机械手和所述第三上料机械手依次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真空传送带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文平,赵科研,杨淑艳,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元旭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