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6759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所述电连接器具有绝缘本体及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对接部、向前开放设置的插接空间及若干端子槽,所述导电端子固定于相应的端子槽,且包括至少一对电源端子及若干信号端子,每一导电端子具有接触部、固定于绝缘本体内的固定部及向后延伸出绝缘本体的后端面的连接部,所述接触部呈筒状、固定部呈实心状,且固定部包括形成于其外周面的干涉部及位于干涉部前侧或后侧的密合部,所述干涉部与绝缘本体内的第一安装段干涉固定,所述密合部包括套设于导电端子外周面上或者与导电端子一体成型且与绝缘本体干涉配合的胶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具有较高的防水性能。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combin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技术介绍
传统电连接器的防水性能较弱,在防水等级要求严格的应用环境下无法满足需求,而防水效果不好的话会导致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之间的电性连接失败以及短路风险。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高防水性能的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位于其前侧的对接部、向前开放设置以收容对接连接器的插接空间及若干端子槽,所述端子槽自所述对接部的前端面向后延伸并将所述绝缘本体贯穿,所述导电端子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的相应端子槽,且包括至少一对电源端子及若干信号端子,每一导电端子具有接触部、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固定部及向后延伸出所述绝缘本体的后端面的连接部,所述接触部呈筒状、所述固定部呈实心状,且所述固定部包括形成于其外周面的干涉部及位于所述干涉部前侧或后侧的密合部,所述干涉部与绝缘本体内的第一安装段干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位于其前侧的对接部、向前开放设置以收容对接连接器的插接空间及若干端子槽,所述端子槽自所述对接部的前端面向后延伸并将所述绝缘本体贯穿,所述导电端子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的相应端子槽,且包括至少一对电源端子及若干信号端子,每一导电端子具有接触部、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固定部及向后延伸出所述绝缘本体的后端面的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呈筒状、所述固定部呈实心状,且所述固定部包括形成于其外周面的干涉部及位于所述干涉部前侧或后侧的密合部,所述干涉部与绝缘本体内的第一安装段干涉固定,所述密合部为套设于所述导电端子外周面上或者与导电端子一体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位于其前侧的对接部、向前开放设置以收容对接连接器的插接空间及若干端子槽,所述端子槽自所述对接部的前端面向后延伸并将所述绝缘本体贯穿,所述导电端子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的相应端子槽,且包括至少一对电源端子及若干信号端子,每一导电端子具有接触部、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固定部及向后延伸出所述绝缘本体的后端面的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呈筒状、所述固定部呈实心状,且所述固定部包括形成于其外周面的干涉部及位于所述干涉部前侧或后侧的密合部,所述干涉部与绝缘本体内的第一安装段干涉固定,所述密合部为套设于所述导电端子外周面上或者与导电端子一体成型且与所述绝缘本体干涉配合的胶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涉部为形成于所述导电端子外周面的突出结构,且该突出结构在所述导电端子的周向方向上连续分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合部具有凹设于其外周面上的凹陷槽,所述胶圈安装于所述凹陷槽内且具有弹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的内部装设有用以与对接连接器相接触的簧片。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具有位于所述固定部前侧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海峰李旦苟亚娟
申请(专利权)人: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