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67421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天线振子,包括反射板、辐射板和安装于反射板上并与辐射板连接的馈电介质板,馈电介质板包括支撑柱和支撑板,支撑柱至少有三个且其中三个支撑柱呈三角分布,每一支撑柱的下端安装于反射板上,支撑板将所有支撑柱连接在一起,且支撑板的上边沿等高设置于支撑柱的中间并形成支撑辐射板的支撑面,辐射板上设置有供支撑柱的顶端穿过的第一通孔,支撑柱的顶端穿过第一通孔并使得支撑面支撑辐射板于反射板上并与反射板具有一定间距,且支撑柱于辐射板和反射板之间设有馈电线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简化了天线振子结构,优化了馈电介质板,使馈电介质板具有馈电、支撑作用。

Antenna vib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天线振子
本技术涉及一种移动通信天线
,尤其涉及一种天线振子结构。
技术介绍
参考中国专利201610860981.6,现有的微带振子结构多采用四点馈电,支撑辐射单元多数用4根支撑柱,另外的,还需要四个馈电柱对辐射单元进行馈电,如果需要引向结构(参考中国专利CN201811423770.1),那么还需要在辐射面上继续安装3至4个支撑柱,以支撑引向器。这些支撑结构导致振子结构臃肿,不利于生产装配。故,急需一种可解决上述问题的天线振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天线振子,极大地简化了天线振子结构、安装方式,特别优化了馈电介质板的结构,使馈电介质板具有馈电、支撑作用。为了实现上有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天线振子,包括反射板、辐射板和安装于所述反射板上并与所述辐射板连接的馈电介质板,所述馈电介质板包括支撑柱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柱至少有三个且其中三个支撑柱呈三角分布,每一所述支撑柱的下端安装于所述反射板上,所述支撑板将所有所述支撑柱连接在一起,且所述支撑板的上边沿等高设置于所述支撑柱的中间并形成支撑所述辐射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线振子,包括反射板、辐射板和安装于所述反射板上并与所述辐射板连接的馈电介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介质板包括支撑柱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柱至少有三个且其中三个所述支撑柱呈三角分布,每一所述支撑柱的下端安装于所述反射板上,所述支撑板将所有所述支撑柱连接在一起,且所述支撑板的上边沿等高设置于所述支撑柱的中间并形成支撑所述辐射板的支撑面,所述辐射板上设置有供所述支撑柱的顶端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支撑柱的顶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使得所述支撑面支撑所述辐射板于所述反射板上并与反射板具有一定间距,且所述支撑柱于所述辐射板和反射板之间设有馈电线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振子,包括反射板、辐射板和安装于所述反射板上并与所述辐射板连接的馈电介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介质板包括支撑柱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柱至少有三个且其中三个所述支撑柱呈三角分布,每一所述支撑柱的下端安装于所述反射板上,所述支撑板将所有所述支撑柱连接在一起,且所述支撑板的上边沿等高设置于所述支撑柱的中间并形成支撑所述辐射板的支撑面,所述辐射板上设置有供所述支撑柱的顶端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支撑柱的顶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使得所述支撑面支撑所述辐射板于所述反射板上并与反射板具有一定间距,且所述支撑柱于所述辐射板和反射板之间设有馈电线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的顶部等高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向振子介质板,所述支撑柱的顶部支撑所述振子介质板,以使所述引向振子介质板以一定间距安装于所述辐射板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还凸设有横截面积小于所述支撑柱的定位柱,所述引向振子介质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柱配合并供所述定位柱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定位柱配合穿过第二通孔并部分伸出所述引向振子介质板,且所述定位柱伸出所述引向振子介质板的部分设置有与所述引向振子介质板焊接的焊盘。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还凸设有定位柱,所述引向振子介质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柱配合并供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中陈俊霖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安捷信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