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飞轮系统和飞轮轴承模块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10月22日提交的第62/575,489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的权益,所述美国临时专利申请以引用的方式全文并入本文。
技术介绍
飞轮系统是大量储存旋转能的机械装置。转子中储存的能量与转子转速的平方成正比。转子可与电磁发电机定子磁耦合,以允许飞轮系统在转子的旋转能与电能之间进行转换。发电机定子可使转子减速以从自转子提取的旋转能中产生电能,并且发电机定子可接收电能并将此电能转换为转子的旋转能,从而引起转子加速。飞轮系统可被设计为具有大的能量储存能力,并且还能够快速传递和吸收能量。飞轮系统的常见用途包括:(a)例如燃烧发电机定子的另一能量源的功率输出的调峰;(b)能量储存;(c)备用电源;以及(d)快速能量传递。飞轮系统中的低损耗能量储存要求转子旋转时具有很小摩擦。因此,高性能飞轮系统的转子通常是磁悬浮的。
技术实现思路
在实施方案中,一种飞轮系统包括转子,所述转子被构造成围绕旋转轴旋转。所述飞轮系统还包括固定装置以及用于相对于所述固定装置有源地稳定所述转子的有源磁轴承模块。所述有源磁轴承模块包括:多个第一可磁化元件,所述多个第一可磁化元件机械地耦合至所述转子或集成在所述转子中;以及多个电磁体,所述多个电磁体机械地耦合至所述固定装置并被构造成与所述多个第一可磁化元件磁耦合以相对于所述固定装置有源地稳定所述转子。所述第一可磁化元件中的每一个比所述电磁体中的每一个离所述旋转轴更远。在实施方案中,一种用于飞轮系统的轴承模块包括:多个第一可磁化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飞轮系统,包括:/n转子,所述转子被构造成围绕旋转轴旋转;/n固定装置;以及/n有源磁轴承模块,所述有源磁轴承模块用于相对于所述固定装置有源地稳定所述转子,所述有源磁轴承模块包括:/n多个第一可磁化元件,所述多个第一可磁化元件与所述转子机械地耦合,以及/n多个电磁体,所述多个电磁体机械地耦合至所述固定装置并被构造成与所述多个第一可磁化元件磁耦合以相对于所述固定装置有源地稳定所述转子,所述第一可磁化元件中的每一个比所述电磁体中的每一个离所述旋转轴更远。/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926 DK PA201800643;20171022 US 62/575,4891.一种飞轮系统,包括:
转子,所述转子被构造成围绕旋转轴旋转;
固定装置;以及
有源磁轴承模块,所述有源磁轴承模块用于相对于所述固定装置有源地稳定所述转子,所述有源磁轴承模块包括:
多个第一可磁化元件,所述多个第一可磁化元件与所述转子机械地耦合,以及
多个电磁体,所述多个电磁体机械地耦合至所述固定装置并被构造成与所述多个第一可磁化元件磁耦合以相对于所述固定装置有源地稳定所述转子,所述第一可磁化元件中的每一个比所述电磁体中的每一个离所述旋转轴更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轮系统,所述第一可磁化元件中的每一个是软磁复合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轮系统,所述第一可磁化元件沿着围绕所述旋转轴的第一直径布置,所述电磁体沿着围绕所述旋转轴的第二直径布置,所述第一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直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轮系统,在正交于所述旋转轴的维度上,所述电磁体和所述第一可磁化元件彼此间隔开第一径向间隙,所述第一径向间隙在2毫米至10毫米之间的范围内。
5.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飞轮系统,所述第一可磁化元件沿着所述旋转轴的延伸超过所述电磁体沿着所述旋转轴的延伸。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飞轮系统,所述转子形成环绕所述旋转轴的第一空隙,所述多个第一可磁化元件位于环绕所述旋转轴且面对所述旋转轴的所述第一空隙的第一表面处,所述电磁体中的每一个位于所述第一空隙中,以跨越所述第一空隙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可磁化元件磁耦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飞轮系统,还包括:
永磁体,所述永磁体机械地耦合至所述转子或集成在所述转子中并位于环绕所述旋转轴的所述第一空隙的第二表面处;以及
发电机定子,所述发电机定子机械地耦合至所述固定装置并位于所述第一空隙中以与所述永磁体磁耦合,从而在所述转子的旋转能与所述发电机定子的绕组中的电流之间进行转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飞轮系统,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端板,所述端板位于所述转子的顶端或底端附近,所述电磁体和所述发电机定子附接至所述端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飞轮系统,所述发电机定子在所述电磁体与所述端板之间,所述第二表面比所述第一表面更靠近所述端板。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飞轮系统,所述电磁体在所述发电机定子与所述端板之间,所述第一表面比所述第二表面更靠近所述端板。
11.如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飞轮系统,所述端板形成所述底端附近的基底,所述飞轮系统还包括:
第一承载磁体,所述第一承载磁体在转子的底表面处机械地耦合至所述转子或集成在所述转子中;
第二承载磁体,所述第二承载磁体机械地耦合至所述基底,用于与所述第一承载磁体磁耦合,以使所述转子磁悬浮在所述基底上方。
12.如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飞轮系统,还包括:在所述第一空隙中的至少一个无源磁轴承,所述至少一个无源磁轴承用于在所述有源磁轴承失去动力的情况下相对于所述固定装置稳定所述转子,每个无源磁轴承包括:
第二永磁体,所述第二永磁体与所述转子机械地耦合;以及
第三永磁体,所述第三永磁体机械地耦合至所述固定装置并位于所述第一空隙中以与所述第二永磁体磁耦合,从而提供所述转子相对于所述固定装置的备用稳定性。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飞轮系统,所述至少一个无源磁轴承包括位于不同的相应位置的多个无源磁轴承。
14.如权利要求7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飞轮系统,在正交于所述旋转轴的维度上,所述电磁体和所述第一可磁化元件彼此间隔开第一径向间隙,并且所述发电机定子和所述永磁体彼此间隔开超过所述第一径向间隙的第二径向间隙。
15.如权利要求7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飞轮系统,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的每一个面对所述旋转轴,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是公共圆柱表面的相应部分。
16.如权利要求7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飞轮系统,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的每一个面对所述旋转轴,所述第一表面的直径不同于所述第二表面的直径。
17.如权利要求7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飞轮系统,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的每一个面对所述旋转轴,所述第一空隙跨越所述旋转轴。
1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飞轮系统,所述第一空隙是环绕所述旋转轴但不与所述旋转轴重合的凹槽,所述转子还形成比所述凹槽更靠近所述旋转轴的中央空隙,所述飞轮系统还包括:
永磁体,所述永磁体机械地耦合至所述转子或集成在所述转子中,并位于面对且环绕所述旋转轴的所述中央空隙的第二表面处;以及
发电机定子,所述发电机定子机械地耦合至所述固定装置并位于所述中央空隙中以与所述永磁体磁耦合,从而在所述转子的旋转能与所述发电机定子的绕组中的电流之间进行转换。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飞轮系统,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端板,所述端板位于所述转子的顶端或底端附近,所述电磁体和所述发电机定子附接至所述端板。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飞轮系统,所述端板形成位于所述转子的所述底端附近的基底,所述飞轮系统还包括:
第一承载磁体,所述第一承载磁体在转子的底表面处机械地耦合至所述转子或集成在所述转子中;以及
第二承载磁体,所述第二承载磁体机械地耦合至所述基座,用于与所述第一承载磁体磁耦合,以使所述转子磁悬浮在所述基座上方。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飞轮系统,还包括:在所述凹槽和所述中央空隙中的一者或两者中的至少一个无源磁轴承,所述至少一个无源磁轴承用于在所述有源磁轴承失去动力的情况下相对于所述固定装置稳定所述转子,每个无源磁轴承包括:
第二永磁体,所述第二永磁体机械地耦合至所述转子或集成在所述转子中;以及
第三永磁体,所述第三永磁体机械地耦合至所述固定装置并位于所述凹槽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雷诺佩德森,M·斯皮尔曼,J·扎曼尼,
申请(专利权)人:马士基钻探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丹麦;DK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