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器管束更换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6650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热器管束更换辅助装置,包括套筒、滚动轴承以及定位杆,所述套筒的两端套设有固定胶圈;所述滚动轴承设置在套筒的一端,所述滚动轴承的内圈与定位杆相配合,并与定位杆一起旋转;所述滚动轴承的外圈与套筒相配合;所述定位杆一端固定连接锥形头,所述锥形头用于更换管束时对准加热器内的管板孔和隔板管孔,进行轴向位置的定位,所述锥形头的尺寸与滚动轴承外圈尺寸相匹配,所述定位杆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滚动轴承、套筒,然后将弹性挡圈套设在定位杆上,通过锥形头和弹性挡圈的配合作用,使套筒、滚动轴承以及定位杆紧密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穿管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使得穿管效率提高50%以上。

Heater bundle replacement auxilia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热器管束更换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管束式加热器
,尤其涉及一种加热器管束更换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管束式加热器在堵管率达到10%以上后,传热将严重恶化。换热器内管束堵塞会导致水流阻力增大,从而影响换热效率,因此必须更换全部管束。在安装新的换热管束时,由于换热管与管板、隔板之间的间隙很小,穿管的时候换热管不能顺利的穿入管板、隔板管孔内,因此,必须在每一层隔板处都要安排一个人,用来对准管板、隔板管孔。此外,大型管式加热器更换管束时还需要人员进入加热器内部,增加更换管束的工作难度。同时大型管式加热器为了保证换热效率,布置的管束非常多,几千到几万根不等,更换管束的工期较长,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器管束更换辅助装置,旨在克服现有管束式加热器在更换管束的过程中存在的穿管效率低、工作人员需要进入加热器内部、更换管束的工期较长、费时费力等缺陷。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进而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加热器管束更换辅助装置,包括套筒、滚动轴承以及定位杆,所述套筒的两端套设有固定胶圈;所述滚动轴承设置在套筒的一端,所述滚动轴承的内圈与定位杆相配合,并与定位杆一起旋转;所述滚动轴承的外圈与套筒相配合,起支撑作用;所述定位杆一端固定连接锥形头,所述锥形头用于更换管束时对准加热器内的管板孔和隔板管孔,进行轴向位置的定位,所述锥形头的尺寸与滚动轴承外圈尺寸相匹配,所述定位杆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滚动轴承、套筒,然后将弹性挡圈套设在定位杆上,通过锥形头和弹性挡圈的配合作用,使套筒、滚动轴承以及定位杆紧密配合。较佳的,所述固定胶圈至少设有两个,用于将本加热器管束更换辅助装置固定在换热管内部,保证穿管时不会脱落。较佳的,所述套筒的尺寸与换热管的尺寸相匹配。较佳的,所述弹性挡圈为圆形,与套筒尺寸相匹配。更佳的,所述弹性挡圈上设有开口,便于套设在所述定位杆上。较佳的,在穿管时准备多个本加热器管束更换辅助装置,以达循环作业的目的,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适合各种规格大小的加热器(冷凝器)换管时使用。通过套筒将本技术固定在换热管内部,保证利用本技术穿管时灵活旋转找正而不脱落;滚动轴承的作用是保证本技术旋转找正,顺利对准管板、隔板管口穿过;定位杆的作用是锥形头顺利对准管板孔和隔板管孔,进行轴向位置的定位。本技术加热器管束更换辅助装置,适合各种规格大小的加热器(冷凝器)换管时使用,无需多备。而且本技术机加工简单方便,节约资金。本技术可以自动找正对准管板孔和隔板管孔,使用本技术更换加热器管束可以大大的缩短穿管时间,减少施工人员数量,穿管效率提高50%以上,而且工作人员不需要进入加热器内部,减少了施工安全隐患。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滚动轴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定位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4所示,一种加热器管束更换辅助装置,包括套筒1、滚动轴承2以及定位杆5,所述套筒1的两端套设有固定胶圈4;所述滚动轴承2设置在套筒1的一端,所述滚动轴承2的内圈与定位杆5相配合,并与定位杆5一起旋转;所述滚动轴承2的外圈与套筒1相配合,起支撑作用;所述定位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锥形头3,所述锥形头3用于更换管束时对准管板孔以及隔板管孔,进行轴向位置的定位,所述锥形头3的尺寸与滚动轴承2外圈尺寸相匹配,所述定位杆5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滚动轴承2、套筒1,然后将弹性挡圈6套设在定位杆5上,通过锥形头3和弹性挡圈6的配合作用,使套筒1、滚动轴承2以及定位杆5紧密配合。所述固定胶圈4至少设有两个,用于将本加热器管束更换辅助装置固定在换热管内部,保证穿管时不会脱落。所述套筒1的尺寸与换热管的尺寸相匹配。所述弹性挡圈6为圆形,与套筒1尺寸相匹配。所述弹性挡圈6上设有开口,便于套设在所述定位杆5上。在穿管时准备多个本加热器管束更换辅助装置,以达循环作业的目的,提高工作效率。工作原理:管束式加热器在更换管束进行穿管时,将本技术的套筒1、滚动轴承2以及定位杆5组合起来,装置底部使用弹性挡圈6固定。将本技术塞入换热管内部,通过套筒1上的固定胶圈4将整体装置固定在换热管内部,防止在穿管时脱落。穿管时当锥形头3部遇到阻力,锥形头3带动滚动轴承2旋转,从而带动锥形头3、定位杆5旋转,达到旋转找正的目的,换热管就会顺利的穿入管板孔以及隔板管孔内。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部件拆分或组合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热器管束更换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滚动轴承以及定位杆,所述套筒的两端套设有固定胶圈;所述滚动轴承设置在套筒的一端,所述滚动轴承的内圈与定位杆相配合,并与定位杆一起旋转;所述滚动轴承的外圈与套筒相配合,起支撑作用;所述定位杆一端固定连接锥形头,所述锥形头用于更换管束时对准加热器内的管板孔和隔板管孔,进行轴向位置的定位,所述锥形头的尺寸与滚动轴承外圈尺寸相匹配,所述定位杆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滚动轴承、套筒,然后将弹性挡圈套设在定位杆上,通过锥形头和弹性挡圈的配合作用,使套筒、滚动轴承以及定位杆紧密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器管束更换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滚动轴承以及定位杆,所述套筒的两端套设有固定胶圈;所述滚动轴承设置在套筒的一端,所述滚动轴承的内圈与定位杆相配合,并与定位杆一起旋转;所述滚动轴承的外圈与套筒相配合,起支撑作用;所述定位杆一端固定连接锥形头,所述锥形头用于更换管束时对准加热器内的管板孔和隔板管孔,进行轴向位置的定位,所述锥形头的尺寸与滚动轴承外圈尺寸相匹配,所述定位杆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滚动轴承、套筒,然后将弹性挡圈套设在定位杆上,通过锥形头和弹性挡圈的配合作用,使套筒、滚动轴承以及定位杆紧密配合。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海龙李小龙李世虎赵宇张宏军崔锐戚晓伟许翔宇
申请(专利权)人:大唐甘肃发电有限公司西固热电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