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更详细而言涉及锂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除了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等ICT领域以外,在车载领域、蓄电领域等中也要求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进一步高容量化。作为高容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主要使用锂离子电池。作为锂离子电池,例如已知有将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用于正极,将由石墨和硅化合物等形成的负极活性物质用于负极的构成,但该构成在高容量化方面逐渐达到极限。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正极的一部分由具有反尖晶石型结构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构成,负极选自由锂金属、锂合金、锂嵌入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锂电池。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正极的一部分由特定的锂锰氧化物嵌入化合物形成,负极由锂锰氧化物嵌入化合物形成,电解质由溶解于非水系溶剂中的锂盐形成。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第7-24395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技术那样,在正极使用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负极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具备:/n正极,其具有由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形成的正极活性物质;/n负极,其具有负极集电体,充电时锂金属在所述负极集电体上析出;/n分隔件,其被配置在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之间;以及/n非水电解质,/n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所具有的锂的总量相对于所述正极中所含的过渡金属量的摩尔比为1.1以下,/n放电状态下,所述负极与所述分隔件之间具有空间层,且所述正极的每单位面积的正极容量α(mAh/c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030 JP 2017-2098391.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具备:
正极,其具有由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形成的正极活性物质;
负极,其具有负极集电体,充电时锂金属在所述负极集电体上析出;
分隔件,其被配置在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之间;以及
非水电解质,
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所具有的锂的总量相对于所述正极中所含的过渡金属量的摩尔比为1.1以下,
放电状态下,所述负极与所述分隔件之间具有空间层,且所述正极的每单位面积的正极容量α(mAh/cm2)与所述空间层的厚度的平均值X(μm)满足0.05≤α/X≤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具有属于空间群R-3m的晶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中,所述负极集电体的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1.0μm以上且10.0μm以下。
技术研发人员:原田朋宏,南博之,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