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中夹具,包括设置为中空结构的支撑箱;设置在支撑箱上的第一驱动件;设置在支撑箱上通过第一驱动件驱动的长度定位机构;设置在支撑箱上的第二驱动件;设置在支撑箱上通过第二驱动件驱动且位于长度定位机构上方的宽度定位机构;设置在支撑箱上位于宽度定位机构上方且用于吸取工件的真空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较佳的定位效果。
Split fix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中夹具
本技术涉及机械夹具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分中夹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流延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在其边缘可能出现毛刺的现象,当工人检测到流延产品出现毛刺后,需要将该次品进行去毛刺的处理。去毛刺的过程中,需要将该产品进行定位的处理,现有的去毛刺常用的方法是工人逐个将产品靠近去毛刺的机器。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工人通过手动定位的形式,导致去毛刺的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中夹具,具有较好的定位功能。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分中夹具,包括设置为中空结构的支撑箱;设置在支撑箱上的第一驱动件;设置在支撑箱上通过第一驱动件驱动的长度定位机构;设置在支撑箱上的第二驱动件;设置在支撑箱上通过第二驱动件驱动且位于长度定位机构上方的宽度定位机构;设置在支撑箱上位于宽度定位机构上方且用于吸取工件的真空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工件放置在真空机构上,分别启动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从而使长度定位机构和宽度定位机构分别对工件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进行定位,确定位置后通过真空机构使工件抵接在支撑箱上,通过长度定位机构、宽度定位机构和真空机构三者相互配合,从而便于对工件进行定位,能确定去毛刺的位置,避免去毛刺后出现废品的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长度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箱上的长度导向杆;转动连接在支撑箱上且位于长度导向杆上方的长度丝杆;相对螺纹连接在长度丝杆两端且滑动连接在长度导向杆上的长度导向板;相对设置在长度导向板的侧壁且伸出支撑箱的长度分中头;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轴与长度丝杆其中一伸出支撑箱的端部连接,所述长度丝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相反的外螺纹,所述长度分中头的长度方向平行于长度导向板的运动方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驱动件驱动长度丝杆转动,由于长度丝杆上两端设置有相反的外螺纹,因此两长度导向板能同时转动,从而使长度分中头运动到合适的位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宽度定位机构包括:水平设置在支撑箱上且垂直于长度导向杆的宽度导向杆;转动连接在支撑箱上且位于宽度导向杆上方的宽度丝杆;相对螺纹连接在宽度丝杆两端且滑动连接在宽度导向杆上的宽度导向板;相对设置在宽度导向板的侧壁且伸出支撑箱的宽度分中头;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轴与宽度丝杆其中一伸出支撑箱的端部连接,所述宽度丝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相反的外螺纹,所述宽度分中头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宽度导向板的运动方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驱动件驱动宽度丝杆转动,由于宽度丝杆上两端设置有相反的外螺纹,因此两宽度导向板能同时转动,从而使宽度分中头运动到合适的位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真空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箱上位于宽度丝杆上方且平行于宽度丝杆的连接板;设置在连接板上且位于两宽度导向板之间的连接架;设置在连接架顶部且其为中空结构的真空箱;设置在真空箱顶面的若干通孔;设置在连接架上将真空箱内的空气抽出的真空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真空机对真空箱内的空气抽出,由于设置有通孔,因此工件能抵接在真空箱的顶面,从而更好的对工件进行定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真空箱、宽度导向板和长度导向板的顶面均齐平,所述长度分中头、宽度分中头分别位于长度导向板侧壁的顶部、宽度导向板侧壁的顶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真空箱、宽度导向板和长度导向板的顶面均齐平,则工件在初始状态下,能更稳固的抵接在真空箱、宽度导向板和长度导向板上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长度分中头、宽度分中头的其中一远离支撑箱的端部均设置为尖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尖端能更准确的抵紧在工件上,从而保证工件定位的精准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沿长度导向杆的长度方向,所述宽度导向板的宽度小于两长度导向板最远端距离的一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两宽度导向板相互靠近时,两长度导向板仍旧有一定的距离能运动,从而使该结构能与更多规格不同的工件相适配。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将工件放置在真空机构上,分别启动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从而使长度定位机构和宽度定位机构分别对工件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进行定位,确定位置后通过真空机构使工件抵接在支撑箱上,通过长度定位机构、宽度定位机构和真空机构三者相互配合,从而便于对工件进行定位;2.真空箱、宽度导向板和长度导向板的顶面均齐平,则工件在初始状态下,能更稳固的抵接在真空箱、宽度导向板和长度导向板上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箱;11、第一支撑板;12、第二支撑板;13、第一驱动件;14、第二驱动件;15、第一支撑槽;16、第二支撑槽;2、长度定位机构;21、长度导向杆;22、长度丝杆;23、长度导向板;24、第一长度板;25、第二长度板;26、长度分中头;27、长度燕尾槽;3、宽度定位机构;31、宽度导向杆;32、宽度丝杆;33、宽度导向板;34、第一宽度板;35、第二宽度板;36、宽度分中头;37、宽度燕尾槽;4、真空机构;41、连接板;42、连接架;43、真空箱;44、通孔;45、真空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分中夹具,包括支撑箱1,在支撑箱1上连接有通过第一驱动件13驱动的长度定位机构2,在支撑箱1上连接有通过第二驱动件14驱动的宽度定位机构3,在支撑箱1上连接有用于吸取工件的真空机构4,使用过程中,将工件放置在支撑箱1上,然后分别启动第一驱动件13和第二驱动件14,从而使长度定位机构2和宽度定位机构3对工件进行定位,最后真空机构4进行抽真空的处理,从而使工件更稳固的抵接在支撑箱1上。支撑箱1包括相互连接的两第一支撑板11和两第二支撑板12,两第一支撑板11连接形成的直线平行于支撑箱1的长度方向,两第二支撑板12连接形成的直线平行于支撑箱1的宽度方向。在支撑箱1的外侧连接有第一驱动件13,在支撑箱1上连接有通过第一驱动件13驱动的长度定位机构2,第一驱动件13具体是伺服电机。参照图1和图2,长度定位机构2包括长度导向杆21、长度丝杆22和两长度导向板23。长度导向杆21连接在两第一支撑板11之间且靠近第一支撑板11侧壁的底部,长度丝杆22通过轴承连接在两第一支撑板11之间且位于长度导向杆21的上方,长度丝杆22平行于长度导向杆21,长度丝杆22的其中一端伸出第一支撑板11与第一驱动件13的输出轴连接,在长度丝杆2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相反的外螺纹。两长度导向板23相对螺纹连接在长度丝杆22的两端,且长度导向板23滑动连接在长度导向杆21上,两长度导向板23位于两第一支撑板11之间。通过驱动第一驱动件13,从而使长度丝杆22转动,进而使两长度导向板23同步远离或靠近。长度定位机构2还包括相对设置在长度导向板23的侧壁的长度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中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为中空结构的支撑箱(1);设置在支撑箱(1)上的第一驱动件(13);设置在支撑箱(1)上通过第一驱动件(13)驱动的长度定位机构(2);设置在支撑箱(1)上的第二驱动件(14);设置在支撑箱(1)上通过第二驱动件(14)驱动且位于长度定位机构(2)上方的宽度定位机构(3);设置在支撑箱(1)上位于宽度定位机构(3)上方且用于吸取工件的真空机构(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中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为中空结构的支撑箱(1);设置在支撑箱(1)上的第一驱动件(13);设置在支撑箱(1)上通过第一驱动件(13)驱动的长度定位机构(2);设置在支撑箱(1)上的第二驱动件(14);设置在支撑箱(1)上通过第二驱动件(14)驱动且位于长度定位机构(2)上方的宽度定位机构(3);设置在支撑箱(1)上位于宽度定位机构(3)上方且用于吸取工件的真空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中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定位机构(2)包括:设置在支撑箱(1)上的长度导向杆(21);转动连接在支撑箱(1)上且位于长度导向杆(21)上方的长度丝杆(22);相对螺纹连接在长度丝杆(22)两端且滑动连接在长度导向杆(21)上的长度导向板(23);相对设置在长度导向板(23)的侧壁且伸出支撑箱(1)的长度分中头(26);所述第一驱动件(13)的输出轴与长度丝杆(22)其中一伸出支撑箱(1)的端部连接,所述长度丝杆(2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相反的外螺纹,所述长度分中头(26)的长度方向平行于长度导向板(23)的运动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中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度定位机构(3)包括:水平设置在支撑箱(1)上且垂直于长度导向杆(21)的宽度导向杆(31);转动连接在支撑箱(1)上且位于宽度导向杆(31)上方的宽度丝杆(32);相对螺纹连接在宽度丝杆(32)两端的宽度导向板(33);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沙鸥,杨青松,贺鹏华,李毅,孙再武,吴剑,李婵,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陶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