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连祯专利>正文

热风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6529 阅读:3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热风炉,其炉膛内的耐火砖是用固定件吊挂在炉膛炉壁上的,气道和烟道在炉体炉壁和炉膛之间自外向里逐层间隔排列若干层,气道自进风口沿周向盘旋自外向里绕入直至炉膛炉壁再自里向外反向盘旋绕出直至出风口,烟道纵向剖面呈矩形波形自炉膛始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绕行直至烟气出口。该热风炉特别适合缺水地区采暖,还可用于提高煤矿坑口温度,防止结冰。(*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对容器内的介质进行间接加热的使用块状燃料的燃烧设备。热风炉是利用煤炭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加热空气的设备。常用热风炉炉膛内的耐火砖是砌制在炉膛内的,与炉膛的炉壁结合不牢,工作时耐火砖易产生裂纹,脱落,有的热风炉工作二个月左右,耐火砖即开始脱落,因而降低了热风炉的工作效率,减少了热风炉的使用寿命;又因普通热风炉炉膛高均在5米以上,修补十分不便、运行维修费用高,加之普通热风炉烟气、空气流向设计不合理,热交换效率低,炉子易变形。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热效率高、工作寿命长的、运行费用低的热风炉。本技术热风炉,包括由耐火砖砌成的炉膛、炉体、进风口、出风口、烟气出口、气道和烟道,所述炉膛内的耐火砖是用固定件吊挂在炉膛炉壁上的。本技术热风炉进一步改进之处在于,所述进风口、出风口和烟气出口沿径向设置在炉体上,所述气道和烟道在炉体炉壁和炉膛之间自外向里逐层间隔排列若干层,所述气道自进风口沿周向盘旋自外向里绕入直至炉膛炉壁再自里向外反向盘旋绕出直至出风口,所述烟道纵向剖面呈矩形波形自炉膛始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绕行直至烟气出口。本技术热风炉另一进一步改进之处在于,靠近所述炉膛顶部的烟道的内壁和顶部用固定件吊挂有耐火砖。本技术热风炉又一进一步改进之处在于,在所述烟道的转弯处装有防磨加强板。本技术热风炉再一进一步改进之处在于,在所述烟道的转弯处装有防磨加强板。本技术热风炉还一进一步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各气道内壁之间用周向加强梁连接,所述烟道的内壁装有纵向加强筋,所述炉体炉壁外装有环形槽钢加固梁,所述炉体炉顶设有与所述炉壁顶部相连接的角钢制的框架。本技术热风炉更进一步改进之处在于,沿所述炉体底部的烟道内设有至少三个沿周向均布的清灰口。本技术热风炉因其炉膛内的耐火砖是用固定件吊挂在炉膛炉壁上的,其与炉壁连接牢固,工作时耐火砖不易脱落,因而提高了热风炉的工作效率,延长了热风炉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热风炉如果采用气道和烟道在炉体炉壁和炉膛之间自外向里逐层间隔排列若干层,气道自进风口沿周向盘旋自外向里绕入直至炉膛炉壁再自里向外反向盘旋绕出直至出风口,烟道纵向剖面呈矩形波形自炉膛始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绕行直至烟气出口的技术方案,使流经其中的空气旋转流动,烟气上下冲刷,烟气和空气流动方向更合理,使空气和烟气呈混合交叉式的热交换方式,从而减少了能量浪费,进一步提高了热交换效率。本技术热风炉如果进一步采用在炉膛顶部的烟道的内壁和顶部吊挂耐火砖,在烟道转弯处加装防磨加强板,在气道内壁之间用加强梁拉紧,在烟道内壁装设纵向加强筋等技术方案,可防止热风炉工作时受热变形,进一步提高了热风炉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运行费用并可使用普通钢板制作炉体炉壁、烟道和气道,进而降低了整个热风炉的制造成本。本技术的其他细节和特点可通过阅读下文结合附图详加描述的实施例即可清楚明了,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沿图2A-A线所作的本技术热风炉的剖视图;图2是图1A-A线所作的本技术执风炉的剖视图图3是图1的E向视图;图4是沿图1C-C线所作的剖视图;图5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热风炉,包括炉体1和炉膛2。炉膛内由耐火砖3砌成,耐火砖3是用焊接在炉膛炉壁4上的钢筋5吊挂在炉壁4上的。耐火砖3吊挂上之后可将钢筋5弯折,以防耐火砖脱落(参见图5)。热风炉的进风口6,出风口7,烟气出口8均是沿经向布置在炉体1上。气道9和烟道10在炉体炉壁11和炉膛2之间自外向里逐层间隔排列,即一层气道、一层烟道。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为3层气道和二层烟道。气道和烟道的数量根据所需的被加热的空气温度不同可设置多层。从图2中可以看出,气道9是沿图中所示的实箭头方向自进风口6沿周向盘旋绕入炉膛炉壁4再自炉膛炉壁4反向盘旋绕出直至出风口7,使进入其中的被加热的空气沿周向旋转流动。从图1中可以看出,烟道10纵向剖面呈矩形波形,自炉膛2始沿虚箭头所示方向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绕行直至与烟气出口8相通,使流经其中的烟气呈上、下冲刷流动,使热烟气与冷空气的流动方向更合理,热交换系数更高,最里层的烟道靠近炉膛顶部的内壁和顶部也用钢筋吊挂有耐火砖。因炉膛顶部的温度较高,吊挂耐火砖可明显处长烟道使用寿命。热风炉中烟道内的飞灰在流动过程中不断磨损烟道,特别是在烟道拐弯处会使烟道磨损加剧,为此,本技术热风炉在烟道10的转弯处装有防磨加强板12。热风炉工作时,热风炉各层钢板因受热不均匀,易使钢板裂开,特别是在焊缝处更易开裂。为此,本技术热风炉在各气道10的内壁之间沿周向用加强梁13连接,在各烟道10的内壁装有纵向加强筋14,炉壁11上装有环形槽钢加固梁15,在炉体1的炉顶用角钢制的框架16(见图3)连接炉壁11的顶部。图1中数字18、19分别表示炉口和清灰口。参照图4。从图4中可以看出在炉体1的底部设有3个彼此间隔120度的清灰口17。这样可以方便地清除烟道内不断沉积下来的积灰,保持热风炉正常工作。本技术热风炉由于采取了上项诸多措施,制造炉体所用的钢板不易因过热而变形、损坏,故可使用普通钢板制造,这样可明显降低热风炉的生产成本。本技术热风炉既可使用固体燃料,也可使用气体或液体燃料,在缺水地区可用于采暖,还可用于提高煤矿坑口温度,防止结冰,特别适合于家用取暖。本技术热风炉热效率高,其热风温度可高达250℃,且寿命长。94年在山西吕梁地区安装的一台80万大卡/时(0.9MW)的热风炉用于给煤矿坑口加热解冻,运行四年一切正常。权利要求1.一种热风炉,包括由耐火砖砌成的炉膛、炉体、进风口、出风口、烟气出口、气道和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内的耐火砖是用固定件吊挂在炉膛炉壁上的。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出风口和烟气出口沿径向设置在炉体上,所述气道和烟道在炉体炉壁和炉膛之间自外向里逐层间隔排列若干层,所述气道自进风口沿周向盘旋自外向里绕入直至炉膛炉壁再自里向外反向盘旋绕出直至出风口,所述烟道纵向剖面呈矩形波形自炉膛始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绕行直至烟气出口。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风炉,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炉膛顶部的烟道的内壁和顶部用固定件吊挂有耐火砖。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风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烟道的转弯处装有防磨加强板。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风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烟道的转弯处装有防磨加强板。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气道内壁之间用周向加强梁连接,所述烟道的内壁装有纵向加强筋,所述炉体炉壁外装有环形槽钢加固梁,所述炉体炉顶设有与所述炉壁顶部相连接的角钢制的框架。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炉体底部的烟道内设有至少三个沿周向均布的清灰口。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道为三层,所述的烟道为二层。专利摘要一种热风炉,其炉膛内的耐火砖是用固定件吊挂在炉膛炉壁上的,气道和烟道在炉体炉壁和炉膛之间自外向里逐层间隔排列若干层,气道自进风口沿周向盘旋自外向里绕入直至炉膛炉壁再自里向外反向盘旋绕出直至出风口,烟道纵向剖面呈矩形波形自炉膛始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绕行直至烟气出口。该热风炉特别适合缺水地区采暖,还可用于提高煤矿坑口温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风炉,包括由耐火砖砌成的炉膛、炉体、进风口、出风口、烟气出口、气道和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内的耐火砖是用固定件吊挂在炉膛炉壁上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连祯
申请(专利权)人:胡连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