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帽以及层叠剥离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65051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4:34
提供一种具有能够顺畅开闭的逆止阀的盖。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盖帽,其为安装于容纳内置物的容器的口部的盖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帽具备阀体及基座,所述阀体具备流通孔,所述阀体构成为,来自于所述内置物的内压未施加于所述流通孔周围的环状部时,所述流通孔的边缘抵接于所述基座而封闭所述流通孔,所述内压施加于所述流通孔周围的环状部时,所述阀体发生弹性变形,使得所述流通孔的边缘离开所述基座而开放所述流通孔。

Cap and laminated peel off contai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盖帽以及层叠剥离容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逆止阀的盖帽、以及具备盖帽的层的叠剥离容器。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揭示了在排出阀具有设置有裂口的裂口阀的盖帽。【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9545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专利文献1的裂口阀有在轻微压缩容器时裂口阀不开而难以排出内置物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能够顺畅开闭的逆止阀的盖。【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盖帽,其为安装于容纳内置物的容器的口部的盖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帽具备阀体及基座,所述阀体具备流通孔,所述阀体构成为,来自于所述内置物的内压未施加于所述流通孔周围的环状部时,所述流通孔的边缘抵接于所述基座而封闭所述流通孔,所述内压施加于所述流通孔周围的环状部,所述阀体发生弹性变形,使得所述流通孔的边缘离开所述基座而开放所述流通孔。专利文献1所揭示的裂口阀,为了开放设置于排出阀的裂口,需要使排出阀发生较大的变形,因此若只是轻轻压缩容器,则无法排除内置物。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盖帽,由上述结构的阀体即基座构成逆止阀,这样的逆止阀,阀体稍微离开基座,也会开放逆止阀。并且,阀体的流通孔接触基座,从而关闭逆止阀。因此,逆止阀的开闭动作顺畅。以下例示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以下示出的实施方式可以相互组合。优选,在所述盖帽,所述阀体具备碗状部,所述流通孔设置于所述碗状部的底部,所述阀体构成为,当所述内压施加于所述流通孔周围的环状部时,以所述碗状部反转的方式弹性变形。优选,在所述盖帽,所述基座设置于插入所述口部内的内塞,所述内塞具备筒部及脚部,所述脚部设置于所述筒部与所述基座之间,所述基座以支柱状设置于所述脚部。优选,在所述盖帽,所述基座设置于插入所述口部内的内塞,所述内塞具备筒部,所述筒部的内周面设置有阀体支撑部,所述阀体具备法兰,所述法兰支撑于所述阀体支撑部上。优选,在所述盖帽,具备喷嘴,所述喷嘴具有排出筒部,所述内置物通过设置于所述排出筒部的排出口排出,所述排出筒部设置有降低所述内置物的排出的势头的规制壁。优选,在所述盖帽,所述规制壁被自所述喷嘴的内表面突出的多个臂部支撑。优选,一种层叠剥离容器,其具备容器主体及盖帽,所述容器主体构成为,具备外壳及内袋且随着内置物的减少所述内袋收缩,所述盖帽是上述的盖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剥离容器1的主视图。图2是图1中的A-A剖面图。图3是图1中的盖帽2的立体图。图4是与图2相同剖面的盖帽2的立体图。图5中,图5A是从图4拔出喷嘴23及罩子24的立体图,图5B是从图4拔出阀体21及内塞22的立体图。图6中,图6A~图6C表示阀体21,图6A是从上侧看的立体图、图6B是从下侧看的立体图,图6C是与图2相同剖面的剖面图。图7中,图7A~图7D表示内塞22,图7A是从上侧看的立体图,图7B是从下侧看的立体图,图7C是与图2相同剖面的剖面图,图7D是穿过相邻的脚部22c的中间的面(即,使图7C的剖面以穿过基座22a的中心的轴为中心旋转45度的面)的剖面图。图8中,图8A~图8B表示喷嘴23,图8A是从上侧看的立体图,图8B是平面图。图9是与图2相同剖面的盖帽2的剖面图(未图示罩子24)。图10是表示将较小的压缩力施加于容器时的阀体21的变形状态到的剖面图。图11是表示将较大的压缩力施加于容器时的阀体21的变形状态的剖面图。图12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剥离容器1的喷嘴23,图12A是立体图,图12B是平面图,图12C是图12B中的B-B剖面图。图13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剥离容器1的喷嘴23,图13A是立体图,图13B是平面图,图13C是切除一部分的剖面立体图。图14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剥离容器1的喷嘴23,图14A是立体图,图14B是平面图,图14C是图14B中的C-C剖面图。图15中,图15A表示从安装有第3实施方式的喷嘴23的层叠剥离容器1排出内置物25的状态,图15B表示从安装有第4实施方式的喷嘴23的层叠剥离容器1排出内置物25的状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以下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所示的各种特征事项可以相互组合。并且,各特征独立地使专利技术成立。在以下的说明中,上和下意味着,如图1所示的使容器主体3立起的状态上和下。1.第1实施方式1-1.整体结构如图1及图2A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层叠剥离容器1具备盖帽2、容器主体3、以及阀部件5。容器主体3具备容纳内置物的容纳部7、以及自容纳部7排出内置物的口部9。盖帽2安装于口部9。盖帽2可以是螺合式安装的,也可以是压盖式安装的。口部9设置有用于安装盖帽2的卡合部9a。从口部9的开口端9b排出内置物。如图2所示,容器主体3在容纳部7及口部9具备外壳12和内袋14。随着内置物的减少,内袋14从外壳12剥离,从而内袋14自外壳12分离而收缩。如图2所示,阀部件5插入形成于容纳部7的外气导入孔15,用于调节外壳12和内袋14间的空间G与外部之间的空气的进出。作为阀部件5的机构,例如可以为,通过阀部件5的移动来开闭外气导入孔15的边缘与阀部件5之间的间隙来使阀部件5对外气导入孔15进行开闭的结构,或在阀部件5本身设置贯通孔和可开闭的阀,通过该阀的移动来对贯通孔进行开闭,从而开闭外气导入孔15的结构。应予说明,也可以为,不设置阀部件5,向外气导入孔15粘贴过滤件来调节空气进出的结构,或只在排出内置物时利用手指灯而使外气导入孔15封闭来进行调节的结构。并且,也可以将外气导入孔15设置于口部9,使用具有与外气导入孔15连通的逆止阀的盖帽。阀部件5在上述的任意结构的情况下,均构成为,在压缩外壳12时封闭外气导入孔15而能够压缩内袋14的状态,若解除向外壳12的压缩力,则会有外气导入到空间G内。安装阀部件5之后,容纳部7被收缩膜覆盖。此时,将阀部件5安装在设置于容纳部7的安装凹部7a,使阀部件5不干扰到收缩膜。并且,设置有从阀部件安装凹部7a向口部9方向延伸的空气流通槽7b,以使阀部件安装凹部7a不被收缩膜密封。(图1参照)。并且,对于容器主体3的层结构,外壳12形成为其厚度大于内袋14,以使具有高复原性。外壳12例如由低密度聚乙烯、直链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及其混合物构成。外壳12也可以为多层结构。内袋14优选为多层结构。例如,在与外层接触的层使用由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树脂构成的EVOH层,在与内置物接触的层使用例如由低密度聚乙烯、直链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及其混合物等聚烯烃构成的内表面层。并且,优选在上述EVOH层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盖帽,其为安装于容纳内置物的容器的口部的盖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帽具备阀体及基座,/n所述阀体具备流通孔,/n所述阀体构成为,来自于所述内置物的内压未施加于所述流通孔周围的环状部时,所述流通孔的边缘抵接于所述基座而封闭所述流通孔,所述内压施加于所述流通孔周围的环状部时,所述阀体发生弹性变形,使得所述流通孔的边缘离开所述基座而开放所述流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221 JP 2017-244980;20180327 JP 2018-059749;201.一种盖帽,其为安装于容纳内置物的容器的口部的盖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帽具备阀体及基座,
所述阀体具备流通孔,
所述阀体构成为,来自于所述内置物的内压未施加于所述流通孔周围的环状部时,所述流通孔的边缘抵接于所述基座而封闭所述流通孔,所述内压施加于所述流通孔周围的环状部时,所述阀体发生弹性变形,使得所述流通孔的边缘离开所述基座而开放所述流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帽,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体具备碗状部,
所述流通孔设置于所述碗状部的底部,
所述阀体构成为,当所述内压施加于所述流通孔周围的环状部时,以所述碗状部反转的方式弹性变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盖帽,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设置于插入在所述口部内的内塞,
所述内塞具备筒部及脚部,
所述脚部设置于所述筒部与所述基座之间,
所述基座以支柱状设置于所述脚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室屋洋辅
申请(专利权)人:京洛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