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65046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层容器,其作为吹塑成型将内预塑形坯(60)组合在外预塑形坯(50)的内侧的预塑形坯组装体(40)而形成为具有具备外口部(11)与经由肩部(12)而与外口部(11)相连的主体部(13)的外层体(10)、以及具备配置在外口部(11)的内侧的内口部(21)与能够剥离地层积在主体部(13)的内表面的减小容积变形自如的收容部(22)的内层体(20)的双层结构,所述双层容器(1)具有用于导入外部气体的外部气体导入口(14)以及在外层体(10)的内表面或内层体(20)的外表面沿周向隔开间隔地并列设置,各自从外口部(11)跨过肩部(12)而延伸或者从内口部(21)跨过收容部(22)而延伸的多个纵向肋(30),至少一个纵向肋(30)与外部气体导入口(14)对置。

Double layer contai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双层容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形成为具有外层体与内层体的双层结构的合成树脂制的双层容器。
技术介绍
作为收纳酱油等食品调味料、饮料、化妆水等化妆品、洗发水和/或护发素、洗手液等洗漱品作为内容液的容器,已知对将通过注塑成型而形成的内预塑形坯组装在通过注塑成型而形成的外预塑形坯的内侧的预塑形坯组装体进行吹塑成型,从而形成为具有外层体和内层体的双层结构的合成树脂制的双层容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所述外层体具备圆筒状的外口部、以及经由肩部与外口部相连的有底筒状的主体部,所述内层体具备配置在外口部的内侧的圆筒状的内口部、以及以能够剥离的方式层积在主体部的内表面的减小容积变形自如的收容部。上述双层容器用作例如与具备止逆阀的排出盖组合而成的挤压式的排出容器、与泵组合而成的带泵容器。在该情况下,通过挤压(压缩)外层体的主体部或操作泵从而能够向外部排出内容液,另一方面,在排出内容液后,通过从设置在外层体的外部气体导入口向内层体与外层体之间导入外部气体,从而能够在内层体的收容部减小容积变形的状态下仅使外层体复原为原来的形状。因此,根据上述双层容器,能够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容器,其特征在于,是对将通过注塑成型而形成的内预塑形坯组合到通过注塑成型而形成的外预塑形坯的内侧而成的预塑形坯组装体进行吹塑成型,而形成为具有外层体和内层体的双层结构的合成树脂制的双层容器,所述外层体具备圆筒状的外口部、以及经由肩部与该外口部相连的有底筒状的主体部,所述内层体具备配置在所述外口部的内侧的圆筒状的内口部、以及以能够剥离的方式层积在所述主体部的内表面的减小容积变形自如的收容部,/n所述双层容器具有:/n外部气体导入口,其用于将外部气体导入到所述外层体与所述内层体之间;以及/n多个纵向肋,其在所述外层体的内表面或所述内层体的外表面沿周向隔开间隔地并列设置,并且分别从所述外...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031 JP 2017-210433;20180119 JP 2018-0075161.一种双层容器,其特征在于,是对将通过注塑成型而形成的内预塑形坯组合到通过注塑成型而形成的外预塑形坯的内侧而成的预塑形坯组装体进行吹塑成型,而形成为具有外层体和内层体的双层结构的合成树脂制的双层容器,所述外层体具备圆筒状的外口部、以及经由肩部与该外口部相连的有底筒状的主体部,所述内层体具备配置在所述外口部的内侧的圆筒状的内口部、以及以能够剥离的方式层积在所述主体部的内表面的减小容积变形自如的收容部,
所述双层容器具有:
外部气体导入口,其用于将外部气体导入到所述外层体与所述内层体之间;以及
多个纵向肋,其在所述外层体的内表面或所述内层体的外表面沿周向隔开间隔地并列设置,并且分别从所述外口部跨过所述肩部而延伸,或者从所述内口部跨过所述收容部而延伸,
至少一个所述纵向肋与所述外部气体导入口对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部气体导入口是设置在所述外口部而贯通该外口部的贯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隔着所述外口部的轴心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外部气体导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正人千叶润一佐佐木正昭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吉野工业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