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辐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6500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辐射装置,包括基底层和防护层,所述防护层包括表面保护层和位于防护层内部的若干层屏蔽材料层,所述基底层设置有用于放置剂量测试元件的第一凹槽位,所述屏蔽材料层包括呈梯状分布的屏蔽主材料层和填充材料层,所述填充材料层位于屏蔽主材料层的边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不同屏蔽材料的有序组合和梯度式优化,结合基底层的个性化设计,防辐射装置可以完成吸收或降低目标组织的次级剂量,获得理想的防护效果,有效地解决单一材料防护性能单一或缺失的问题,并降低防辐射装置的重量,提高使用的舒适性。

An anti radi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辐射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辐射防护领域中的一种防护装置,特别是一种防辐射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恶性肿瘤已成为了一种常见疾病,其中60%-70%肿瘤患者需接受放射治疗。在肿瘤放射治疗中,肿瘤靶区外正常组织器官也受到相当数量的辐射量,这些剂量被叫作周边剂量或次级剂量。这些剂量与肿瘤患者放疗后的远期生存质量密切相关,如二次辐射致癌风险、放疗的后遗症。一般认为次级剂量主要来源于:(1)患者体内的散射线;(2)治疗机、机房墙面、地面等的散射线;(3)治疗机头的漏射线。离照射野越近,相对来说受照剂量越高,其中体内散射线所占比例较高;离照射野越远,则受照剂量越低。当离照射野的距离大于50cm时,机器漏射线占主要成份,机器等所造成的散射线在总的次级剂量中所占的比例随着与照射野的距离而变化,大概约占20%-40%。因此,次级剂量的大小随着照射野、照射剂量、被测量的位置,以及机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目前,主要使用铅和含铅的复合材料作为放射性屏蔽材料,但铅成分若和人体直接接触,被人体吸收,则是有害的,而且含铅的复合材料存在加工成型性差和使用便利性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辐射装置,通过梯度化设计,将两层或两层以上不同防护效果的屏蔽材料有序组合,设计防辐射装置,使其结构在厚度及性能上呈梯度性变化,用于吸收或降低放射治疗过程中目标保护部位的次级剂量。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防辐射装置,包括基底层和防护层,所述防护层包括表面保护层和位于防护层内部的若干层屏蔽材料层,所述基底层设置有用于放置剂量测试元件的第一凹槽位,所述屏蔽材料层包括呈梯状分布的屏蔽主材料层和填充材料层,所述填充材料层位于屏蔽主材料层的边缘。前述的防辐射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梯度式屏蔽主材料层的设计,不仅在性能上的梯度变化,还在厚度上的梯度变化,具体地,一方面,根据放射线的距离性衰减,远离照射区域,屏蔽主材料层的总厚度适当减少,靠近照射区域,屏蔽主材料层的总厚度适当增加;另一方面,根据防护目标组织的重要性或耐受性,重点防护目标组织,屏蔽主材料层的总厚度适当增加,反之,则屏蔽主材料层的总厚度适当减少。而为了使得屏蔽材料层的厚度一致,屏蔽材料层中除了屏蔽主材料层外的部分为填充材料层。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不同屏蔽材料的有序组合和梯度式优化,结合基底层的个性化设计,防辐射装置可以完成吸收或降低目标组织的次级剂量,获得理想的防护效果,有效地解决单一材料防护性能单一或缺失的问题,并降低防辐射装置的重量,提高使用的舒适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沿患者体表轮廓纵向的方向,所述基底层两侧面分别嵌套有软胶裙边,沿患者体表轮廓横断面的方向,所述基底层两端口内表面分别设有软胶衬垫。软胶裙边和软胶衬垫和患者体表的轮廓相符,便于将其贴附在患者体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软胶裙边内表面设有空气吸盘或胶粘,通过空气吸盘或胶粘与患者表面皮肤吸附,防止防辐射装置从患者体表滑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底层包括第一层和位于第一层下方的第二层,所述第一层和第二层通过凸起和凹槽扣接。凹槽与凸起的相互咬合,实现了基底层的无缝空隙连接,避免射线穿透缝隙逃逸至屏蔽空间以外。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屏蔽材料层包括放射线屏蔽材料层和/或二次辐射屏蔽材料层。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放射线屏蔽材料层包括X射线屏蔽层和中子辐射屏蔽层。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二次辐射屏蔽材料层的厚度为0.1mm~10mm,二次辐射屏蔽材料层的层数为2~6层。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放射线屏蔽材料层的层厚为0.5mm~10mm,放射线屏蔽材料层的层数为1~10层。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屏蔽材料层的数量为两层或两层以上,多层屏蔽材料层层叠设置。通过梯度化设计,将两层或两层以上不同防护效果的屏蔽材料层有序组合,使其结构在厚度方向上呈梯度变化,以及材料的性能也呈梯度变化。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表面保护层包括靠近屏蔽材料层的第一表面保护层和位于第一表面保护层外侧的第二表面保护层,所述第一表面保护层上方两侧设有连接凸块,所述第二表面保护层设有连接凸块相匹配的连接槽,所述第一表面保护层和第二表面保护层之间形成用于放置屏蔽材料层的空间。连接凸块的内壁面能防止放射线屏蔽材料层的裸露与掉落。连接凸块和连接槽的相互咬合,实现了表面保护层的无缝空隙连接,避免射线穿透缝隙逃逸至屏蔽空间以外。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层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表面保护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表面保护层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三层屏蔽材料层布置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屏蔽主材料层和填充材料层的结构示意图一;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屏蔽主材料层和填充材料层的结构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图4,一种防辐射装置,包括基底层和防护层,所述防护层包括表面保护层和位于防护层内部的若干层屏蔽材料层,所述基底层设置有用于放置剂量测试元件的第一凹槽位,所述屏蔽材料层包括呈梯状分布的屏蔽主材料层和填充材料层,所述填充材料层位于屏蔽主材料层的边缘。剂量测试元件包括热释光剂量片、电离室、剂量学胶片、剂量探测器,优选热释光剂量片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层和防护层,所述防护层包括表面保护层和位于防护层内部的若干层屏蔽材料层,所述基底层设置有用于放置剂量测试元件的第一凹槽位,所述屏蔽材料层包括呈梯状分布的屏蔽主材料层和填充材料层,所述填充材料层位于屏蔽主材料层的边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层和防护层,所述防护层包括表面保护层和位于防护层内部的若干层屏蔽材料层,所述基底层设置有用于放置剂量测试元件的第一凹槽位,所述屏蔽材料层包括呈梯状分布的屏蔽主材料层和填充材料层,所述填充材料层位于屏蔽主材料层的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患者体表轮廓纵向的方向,所述基底层两侧面分别嵌套有软胶裙边,沿患者体表轮廓横断面的方向,所述基底层两端口内表面分别设有软胶衬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裙边内表面设有空气吸盘或胶粘。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防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包括第一层和位于第一层下方的第二层,所述第一层和第二层通过凸起和凹槽扣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防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材料层包括放射线屏蔽材料层和/或二次辐射屏蔽材料层。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全彬张书旭余辉彭莹莹王琳婧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