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L形直角接头快速定位装夹装置,所述L形直角接头由工件毛坯加工而成。所述装置包括:圆柱本体,所述圆柱本体的一端具有圆孔,另一端具有方孔,所述圆孔和所述方孔相通;所述方孔的尺寸和/或外形与所述工件毛坯的被夹持部位的尺寸和/或外形相适配;圆柱本体的所述方孔的一端的外侧具有环状台阶;在圆柱本体的外侧,垂直于所述中轴线的方向,开有槽口,所述槽口与所述圆孔相通。该装置解决了L形直角接头类零件目前通过人工划线找正、利用车床四爪卡盘找线加工过程中的缺陷问题,使得该类产品加工效率及精度显著提升,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并且能够满足企业批量生产加工需求。
Suitable for quick positioning and clamping device of L-shaped right angle joi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L形直角接头快速定位装夹装置
本技术涉及航空机械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L形直角接头快速定位装夹装置。
技术介绍
航空机械装备液压管路系统中含有很多直角接头类零件,呈“L”形结构特点,其主要用于保证连接各管路中液压油之间的流通。目前此类零件的加工方式为采用人工划线找正,利用车床四爪夹持找线加工,加工效率低下,且受操作人员技术水平限制,经常产生尺寸及精度超差现象,甚至因局部加工过程中缺肉造成产品报废,产品合格率较低,严重制约了该类产品的批量生产及装配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加工效率高、精度控制好、质量稳定可靠,能够满足批量生产加工需求的L形直角接头快速定位装夹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适用于L形直角接头快速定位装夹装置,所述L形直角接头(4)由工件毛坯(3)加工而成,所述装置包括:圆柱本体(1),所述圆柱本体(1)的一端具有圆孔,另一端具有方孔,所述圆孔和所述方孔相通;所述方孔的尺寸和/或外形与所述工件毛坯(3)的被夹持部位的尺寸和/或外形相适配;圆柱本体(1)的所述方孔的一端的外侧具有环状台阶;在圆柱本体(1)的外侧,垂直于所述圆柱本体(1)的中轴线的方向,开有槽口(2),所述槽口(2)与所述圆孔相通。优选的,所述L形直角接头(4)包括第一接头轴和第二接头轴;所述工件毛坯(3)包括第一毛坯轴和第二毛坯轴;所述第一接头轴与所述第一毛坯轴共线;所述第二接头轴与所述第二毛坯轴共线;所述圆孔的轴线与工件毛坯(3)的第一毛坯轴共中轴线。优选的,从所述工件毛坯(3)的第二毛坯轴的外侧至所述L形直角接头(4)的第二接头轴外侧的宽度为E,所述工件毛坯(3)的第二毛坯轴的宽度为F,从所述工件毛坯(3)的第二毛坯轴的外侧至在圆柱本体(1)的端面的宽度为H。优选的,F/2<H<E。优选的,所述方孔与工件毛坯(3)的夹持部位尺寸间隙小于或等于0.05mm。优选的,槽口(2)的宽度大于或者等于2mm,且小于或者等于4mm。优选的,槽口(2)的宽度为3mm。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一种适用于L形直角接头快速定位装夹装置,通过装置内与工件毛坯能够适配的方形腔,快速将工件毛坯进行定位,并且保证装置回转中心与工件加工部位回转中心一致,采用车床通用三爪夹持后端外圆面即完成装夹过程。此装置解决了L形直角接头类零件目前通过人工划线找正、利用车床四爪卡盘找线加工过程中的缺陷问题,使得该类产品加工效率及精度显著提升,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并且能够满足企业批量生产加工需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适用于L形直角接头快速定位装夹装置实施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适用于L形直角接头快速定位装夹装置实施示意图。其中,圆柱本体1、槽口2、工件毛坯3、L形直角接头4。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意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技术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技术的示例来提供对本技术的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决不限于下面所提出的任何具体设置和方法,而是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的前提下覆盖了结构、方法、器件的任何改进、替换和修改。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没有示出公知的结构和技术,以避免对本技术造成不必要的模糊。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互相结合,各个实施例可以相互参考和引用。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参考图1和图2,适用于L形直角接头快速定位装夹装置Ⅰ,装置Ⅰ前端内腔为方形结构,与工件毛坯Ⅲ夹持部位外形适配,其内腔尺寸长×宽=L×B,与工件毛坯Ⅲ夹持部位尺寸间隙≤0.05mm;方形内腔深度尺寸H略大于工件毛坯Ⅲ尺寸F的1/2,但小于工件Ⅱ实体边距E,即F/2<H<E;装置Ⅰ后端开圆柱形通孔d,通孔d轴线、装置Ⅰ后端外圆D轴线及工件Ⅱ加工区域回转中心保持一致;装置Ⅰ沿中轴线对称开1/4槽口,槽宽X为3-4mm;将工件毛坯Ⅲ置于装置Ⅰ前端方形内腔中,采用车床通用三爪夹持装置Ⅰ后端外圆D即完成装夹过程。在一些实施例中,L形直角接头4由工件毛坯3加工而成。适用于L形直角接头快速定位装夹装置可以包括:圆柱本体1。圆柱本体1的一端具有圆孔,另一端具有方孔,圆孔和方孔相通;方孔的尺寸和/或外形与工件毛坯3的被夹持部位的尺寸和/或外形相适配;圆柱本体1的方孔的一端的外侧具有环状台阶;在圆柱本体1的外侧,垂直于中轴线的方向,开有槽口2,槽口2与圆孔相通。在一些实施例中,L形直角接头4包括第一接头轴和第二接头轴;工件毛坯3包括第一毛坯轴和第二毛坯轴;第一接头轴与第一毛坯轴共线;第二接头轴与第二毛坯轴共线;圆孔的轴线与工件毛坯3的第一毛坯轴共中轴线。在一些实施例中,从工件毛坯3的第二毛坯轴的外侧至L形直角接头4的第二接头轴外侧的宽度为E;工件毛坯3的第二毛坯轴的宽度为F;从工件毛坯3的第二毛坯轴的外侧至在圆柱本体1的端面的宽度为H。在一些实施例中,F/2<H<E。在一些实施例中,方孔与工件毛坯3的夹持部位尺寸间隙小于或等于0.05mm。在一些实施例中,槽口2的宽度大于或者等于2mm,且小于或者等于4mm。在一些实施例中,槽口2的宽度为3mm。最后应该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以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者替换,这些修改或者替换都应该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L形直角接头快速定位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直角接头(4)由工件毛坯(3)加工而成,所述装置包括:/n圆柱本体(1),/n所述圆柱本体(1)的一端具有圆孔,另一端具有方孔,所述圆孔和所述方孔相通;/n所述方孔的尺寸和/或外形与所述工件毛坯(3)的被夹持部位的尺寸和/或外形相适配;/n圆柱本体(1)的所述方孔的一端的外侧具有环状台阶;/n在圆柱本体(1)的外侧,垂直于所述圆柱本体(1)的中轴线的方向,开有槽口(2),/n所述槽口(2)与所述圆孔相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L形直角接头快速定位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直角接头(4)由工件毛坯(3)加工而成,所述装置包括:
圆柱本体(1),
所述圆柱本体(1)的一端具有圆孔,另一端具有方孔,所述圆孔和所述方孔相通;
所述方孔的尺寸和/或外形与所述工件毛坯(3)的被夹持部位的尺寸和/或外形相适配;
圆柱本体(1)的所述方孔的一端的外侧具有环状台阶;
在圆柱本体(1)的外侧,垂直于所述圆柱本体(1)的中轴线的方向,开有槽口(2),
所述槽口(2)与所述圆孔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L形直角接头(4)包括第一接头轴和第二接头轴;
所述工件毛坯(3)包括第一毛坯轴和第二毛坯轴;
所述第一接头轴与所述第一毛坯轴共线;
所述第二接头轴与所述第二毛坯轴共线;
所述圆孔的轴线与工件毛坯(3)的第一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焱生,华东旭,刘立超,范姝芳,黎欢欢,吴学林,毕招弟,李晗,
申请(专利权)人: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