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静电扬声器振膜及静电扬声器,该振膜包括振膜支撑层和位于振膜支撑层两侧的导电层,所述导电层为纳米颗粒导电层;纳米颗粒包括金属纳米颗粒或碳纳米颗粒;纳米颗粒布置成电极图案;金属纳米颗粒包括银、金、镍、铜和锌中的至少一种;碳纳米颗粒包括碳纳米管、碳纳米球、碳纳米线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纳米导电颗粒制成导电层,可以减轻振膜质量,提高振膜的灵敏度。
Electrostatic loudspeaker diaphragm and electrostatic loudspea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静电扬声器振膜及静电扬声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音频数模转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静电扬声器振膜及静电扬声器。
技术介绍
随着高功率化、防水以及高音质要求的提高,采用塑料膜层、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以及阻尼胶膜复合结构的扬声器振膜综合性能较差,容易造成听音不良。硅橡胶材质的振膜由于弹性模量或硬度相对较低,在满足相同F0(谐振频率)要求的前提下,需要增大振膜厚度,导致振动空间的余量变小,振动系统的质量较重,造成灵敏度较低。其次,现有静电扬声器振膜上通过旋涂、喷涂等方式涂覆有金属导电结构,存在振动系统质量大,振动灵敏度低,从而影响音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静电扬声器振膜及静电扬声器,解决现有技术中因振动系统质量大造成的灵敏度低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静电扬声器振膜,包括振膜支撑层和位于振膜支撑层两侧的导电层,导电层为纳米颗粒导电层。其中,振膜支撑层为单层结构或复合层结构;单层振膜支撑层为弹性聚酯膜层;复合层振膜支撑层由至少两个弹性聚酯膜层,以及位于弹性聚酯膜层之间的粘合层构成;弹性聚酯膜层为二元酸与二元醇的聚合物和脂肪族聚酯的共聚物;二元酸与二元醇的聚合物的聚合度大于等于2,质量百分比为30%-65%;脂肪族聚酯的分子质量为600-6000;纳米颗粒包括金属纳米颗粒或碳纳米颗粒;纳米颗粒布置成电极图案;金属纳米颗粒包括银、金、镍、铜和锌中的至少一种;碳纳米颗粒包括碳纳米管、碳纳米球、碳纳米线中的至少一种。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静电扬声器,包括上述任意一种的振膜和位于振膜两侧的平行于振膜设置的定子极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方案,通过采用二元酸与二元醇的聚合物和脂肪族聚酯的共聚物制成弹性聚酯膜层作为振膜制成层和纳米导电颗粒制成导电层,从而减轻振膜质量,提高振膜的灵敏度。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静电扬声器振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静电扬声器振膜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静电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说明书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说明书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说明书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说明书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说明书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静电扬声器振膜100,包括振膜支撑层110和位于振膜支撑层两侧的导电层120。振膜支撑层110为单层热塑性弹性聚酯膜层。弹性聚酯膜层为二元酸与二元醇的聚合物和脂肪族聚酯的共聚物。二元酸选自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联苯二甲酸和萘二甲酸中的一种或多种,二元醇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己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二元酸与二元醇的聚合物的聚合度大于等于2,质量百分比为30%-65%。脂肪族聚酯的分子质量为600-6000。热塑性聚酯弹性体膜层的杨氏模量为200-700MPa,断裂伸长率≥300%。导电层120由导电纳米颗粒构成,包括金属纳米颗粒或碳纳米颗粒。碳纳米颗粒或金属纳米颗粒在导电层120中随机地取向,也可以可选择地定向取向。纳米颗粒通过涂布、自组装生长方式布置成电极图案。碳纳米颗粒或金属纳米颗粒在导电层120两侧形成的对称图案,且图案具有几何对称性,以利于振膜振动时保持均衡。金属纳米颗粒包括银、金、镍、铜和锌中的至少一种。为了使金属纳米颗粒在导电层120中形成电互联。因此,金属纳米颗粒可以彼此交叠,和/或金属纳米颗粒可以是至少部分地悬浮和/或包含在具有足够的导电率基体材料(例如但不限于导电聚合物)中,使得金属纳米颗粒实现电互联。碳纳米颗粒包括碳纳米管、碳纳米球、碳纳米线中的至少一种。碳纳米颗粒在导电层120上的厚度T1小于它们的长度L1。对于碳纳米管,碳纳米管可以包括单壁碳纳米管和/或多壁碳纳米管。此外,碳纳米管可以是纯洁的、功能化的和/或填充有另外的材料,例如但不限于金属,以形成封装在碳纳米管内腔中的“纳米线”。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静电扬声器振膜200,包括振膜支撑层210和位于振膜支撑层两侧的导电层220。振膜支撑层210为复合层结构。复合层振膜支撑层由至少两个热塑性弹性聚酯膜层211,以及位于弹性聚酯膜层之间的粘合层212构成。弹性聚酯膜层为二元酸与二元醇的聚合物和脂肪族聚酯的共聚物。二元酸选自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联苯二甲酸和萘二甲酸中的一种或多种,二元醇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己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二元酸与二元醇的聚合物的聚合度大于等于2,质量百分比为30%-65%。脂肪族聚酯的分子质量为600-6000。热塑性聚酯弹性体膜层的杨氏模量为200-700MPa,断裂伸长率≥300%。导电层220由导电纳米颗粒构成,包括金属纳米颗粒或碳纳米颗粒。碳纳米颗粒或金属纳米颗粒在导电层220中随机地取向,也可以可选择地定向取向。纳米颗粒通过涂布、自组装生长方式布置成电极图案。碳纳米颗粒或金属纳米颗粒在导电层220两侧形成的图案对称,且图案具有几何对称性,以利于振膜振动时保持均衡。金属纳米颗粒包括银、金、镍、铜和锌中的至少一种。为了使金属纳米颗粒在导电层220中形成电互联。因此,金属纳米颗粒可以彼此交叠,和/或金属纳米颗粒可以是至少部分地悬浮和/或包含在具有足够的导电率基体材料(例如但不限于导电聚合物)中,使得金属纳米颗粒实现电互联。碳纳米颗粒包括碳纳米管、碳纳米球、碳纳米线中的至少一种。碳纳米颗粒的在导电层220上的厚度T1小于它们的长度L1。对于碳纳米管,碳纳米管可以包括单壁碳纳米管和/或多壁碳纳米管。此外,碳纳米管可以是纯洁的、功能化的和/或填充有另外的材料,例如但不限于金属,以形成封装在碳纳米管内腔中的“纳米线”。实施例3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静电扬声器300,包括两块电极板310和振膜320,振膜320夹在两块电极极310板中间。由功放输出的音频信号,经升压变压器升压100~200倍,输入到两块电极板310上,被注入了3KV~5KV高压振膜320在电极板310间就会产生振动,发出声音。振膜320,包括振膜支撑层和位于振膜支撑层两侧的导电层。振膜支撑层为单层热塑性弹性聚酯膜层,或者是复合层结构。复合层振膜支撑层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电扬声器振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振膜支撑层和位于振膜支撑层两侧的导电层,所述导电层为纳米颗粒导电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电扬声器振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振膜支撑层和位于振膜支撑层两侧的导电层,所述导电层为纳米颗粒导电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扬声器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支撑层为单层结构或复合层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扬声器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层振膜支撑层为弹性聚酯膜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扬声器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层振膜支撑层由至少两个弹性聚酯膜层,以及位于所述至少两个弹性聚酯膜层之间的粘合层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静电扬声器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聚酯膜层为二元酸与二元醇的聚合物和脂肪族聚酯的共聚物;
所述二元酸与二元醇的聚合物的聚合度大于等于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边仿,
申请(专利权)人:海菲曼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