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悦华专利>正文

一种数控机床床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6348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床身,包括:主体,所述主体整体为矩形结构,所述主体上端表面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导轨、第二导轨,所述主体上贯穿开设有两组导流通道;清理部,所述清理部包括两组蓄水箱、喷管、两组液压缸、清理板组成,两组所述蓄水箱分别安装在主体的两侧侧壁,所述喷管的一端与蓄水箱内部连通,且喷管的另一端贯穿主体侧壁安装在主体的内部,所述喷管的端处安装有增压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的对冷却液进行导流,通过设置有清理部,可有效对主体的内壁进行清理,避免长时间使用后主体内壁大量废渣堆积,同时通过设置有减震部,使用中,可高效的对主体进行缓冲处理,保证了主体的良好使用状态,且整体稳定性高,缓冲效果良好。

A CNC machine b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控机床床身
本技术涉及机床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数控机床床身。
技术介绍
机床床身的材质均为优质细腻的灰口铸铁HT200-HT300,精准的配比,更高的抗拉抗弯强度,机床床身采用国际流行的热处理工艺,使铸件的应力变形减少到最小度,长久使用更趋于稳定,传统的机床床身在使用时,往往无法良好的对冷却液进行导流,因此极易对机床床身造成污染。现有技术有以下不足:传统的机床床身在使用时,往往无法良好的对冷却液进行导流,因此极易对机床床身造成污染,同时长时间使用后主体内壁大量废渣堆积,且传统的机床床身往往不具备良好的减震效果,因此极易对加工工件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控机床床身,以解决往往传统的机床床身在使用时,往往无法良好的对冷却液进行导流,因此极易对机床床身造成污染,同时长时间使用后主体内壁大量废渣堆积,且传统的机床床身往往不具备良好的减震效果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数控机床床身,主体,所述主体整体为矩形结构,所述主体上端表面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导轨、第二导轨,所述主体上贯穿开设有两组导流通道;清理部,所述清理部包括两组蓄水箱、喷管、两组液压缸、清理板组成,两组所述蓄水箱分别安装在主体的两侧侧壁,所述喷管的一端与蓄水箱内部连通,且喷管的另一端贯穿主体侧壁安装在主体的内部,所述喷管的端处安装有增压泵,两组所述液压缸安装在主体的内壁两端,所述清理板与液压缸的伸缩一端连接,且清理板的一侧与主体的内壁抵接;减震部,所述减震部包括基座、缓冲凸台、板簧组件,所述缓冲凸台固定设置在基座的上表面,所述缓冲凸台顶部内凹开设有导向槽,所述主体的底部卡合设置在缓冲凸台的导向槽内部,所述板簧组件安装在缓冲凸台、主体之间。优选的,所述第一导轨、第二导轨平行设置,且第一导轨、第二导轨均通过焊接设置在主体的上端。优选的,所述导流通道由左至右贯穿主体开设,且导流通道与主体内部连通。优选的,所述喷管的喷水端朝向主体内壁设置,且喷管与主体接触位置安装有密封圈。优选的,所述清理板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所述清理板与主体之间侧壁之间的夹角为90度。优选的,所述导向槽整体呈梯形结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数控机床床身,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主体上开设有导流通道,使用时,可快速的对冷却液与废渣进行导流处理,通过设置有清理部,具体使用过程中,利用喷管喷晒清理液的作用下,可快速的对主体内壁进行初步的清理,随后利用液压缸推动清理板进行移动,从而可快速的主体内壁进行高效清理,保证了主体内壁的清洁,避免长时间使用后主体内壁大量废渣堆积。(2)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减震部,具体使用时,利用缓冲凸台内导向槽与主体底端卡合,进而可对主体进行导向滑动处理,可有效的对主体进行初步的减震处理,同时通过在主体与缓冲凸台之间安装有板簧组件,具体使用时,利用板簧的复位作用,可高效的对主体进行整体缓冲减震处理,同时整体强度较高,提高了主体的加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清理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减震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体;2、第一导轨;3、第二导轨;4、导流通道;5、蓄水箱;6、喷管;7、液压缸;8、清理板;9、增压泵;10、基座;11、缓冲凸台;12、板簧组件;13、导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数控机床床身,主体1,所述主体1整体为矩形结构,所述主体1上端表面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导轨2、第二导轨3,所述主体1上贯穿开设有两组导流通道4,通过在主体1上开设有导流通道4,使用时,可快速的对冷却液与废渣进行导流处理;清理部,所述清理部包括两组蓄水箱5、喷管6、两组液压缸7、清理板8组成,两组所述蓄水箱5分别安装在主体1的两侧侧壁,所述喷管6的一端与蓄水箱5内部连通,且喷管6的另一端贯穿主体1侧壁安装在主体1的内部,所述喷管6的端处安装有增压泵9,两组所述液压缸7安装在主体1的内壁两端,所述清理板8与液压缸7的伸缩一端连接,且清理板8的一侧与主体1的内壁抵接,通过设置有清理部,具体使用过程中,利用喷管6喷晒清理液的作用下,可快速的对主体1内壁进行初步的清理,随后利用液压缸7推动清理板8进行移动,从而可快速的主体1内壁进行高效清理,保证了主体1内壁的清洁,避免长时间使用后主体1内壁大量废渣堆积;减震部,所述减震部包括基座10、缓冲凸台11、板簧组件12,所述缓冲凸台11固定设置在基座10的上表面,所述缓冲凸台11顶部内凹开设有导向槽13,所述主体1的底部卡合设置在缓冲凸台11的导向槽13内部,所述板簧组件12安装在缓冲凸台11、主体1之间,通过设置有减震部,具体使用时,利用缓冲凸台11内导向槽13与主体1底端卡合,进而可对主体1进行导向滑动处理,可有效的对主体1进行初步的减震处理,同时通过在主体1与缓冲凸台11之间安装有板簧组件12,具体使用时,利用板簧的复位作用,可高效的对主体1进行整体缓冲减震处理,同时整体强度较高,提高了主体1的加工效率。所述第一导轨2、第二导轨3平行设置,且第一导轨2、第二导轨3均通过焊接设置在主体1的上端,保证了使用过程的稳定性;所述导流通道4由左至右贯穿主体1开设,且导流通道4与主体1内部连通,便于冷却液进行流动;所述喷管6的喷水端朝向主体1内壁设置,保证了良好的冲刷效果,且喷管6与主体1接触位置安装有密封圈;所述清理板8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所述清理板8与主体1之间侧壁之间的夹角为90度;所述导向槽13整体呈梯形结构,进而可对主体进行导向滑动处理,可有效的对主体进行初步的减震处理。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控机床床身,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体(1),所述主体(1)整体为矩形结构,所述主体(1)上端表面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导轨(2)、第二导轨(3),所述主体(1)上贯穿开设有两组导流通道(4);/n清理部,所述清理部包括两组蓄水箱(5)、喷管(6)、两组液压缸(7)、清理板(8)组成,两组所述蓄水箱(5)分别安装在主体(1)的两侧侧壁,所述喷管(6)的一端与蓄水箱(5)内部连通,且喷管(6)的另一端贯穿主体(1)侧壁安装在主体(1)的内部,所述喷管(6)的端处安装有增压泵(9),两组所述液压缸(7)安装在主体(1)的内壁两端,所述清理板(8)与液压缸(7)的伸缩一端连接,且清理板(8)的一侧与主体(1)的内壁抵接;/n减震部,所述减震部包括基座(10)、缓冲凸台(11)、板簧组件(12),所述缓冲凸台(11)固定设置在基座(10)的上表面,所述缓冲凸台(11)顶部内凹开设有导向槽(13),所述主体(1)的底部卡合设置在缓冲凸台(11)的导向槽(13)内部,所述板簧组件(12)安装在缓冲凸台(11)、主体(1)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机床床身,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1),所述主体(1)整体为矩形结构,所述主体(1)上端表面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导轨(2)、第二导轨(3),所述主体(1)上贯穿开设有两组导流通道(4);
清理部,所述清理部包括两组蓄水箱(5)、喷管(6)、两组液压缸(7)、清理板(8)组成,两组所述蓄水箱(5)分别安装在主体(1)的两侧侧壁,所述喷管(6)的一端与蓄水箱(5)内部连通,且喷管(6)的另一端贯穿主体(1)侧壁安装在主体(1)的内部,所述喷管(6)的端处安装有增压泵(9),两组所述液压缸(7)安装在主体(1)的内壁两端,所述清理板(8)与液压缸(7)的伸缩一端连接,且清理板(8)的一侧与主体(1)的内壁抵接;
减震部,所述减震部包括基座(10)、缓冲凸台(11)、板簧组件(12),所述缓冲凸台(11)固定设置在基座(10)的上表面,所述缓冲凸台(11)顶部内凹开设有导向槽(13),所述主体(1)的底部卡合设置在缓冲凸台(11)的导向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潘悦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