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像装置及终端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6289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4:04
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成像装置及终端设备,该成像装置包括:图像传感器和防抖模组,其中,图像传感器包括感光区,防抖模组包括基底、载台、柔性连接件以及致动器集合;基底包括凹腔,凹腔的深度大于或等于图像传感器的厚度,载台及图像传感器设置于凹腔内,基底通过柔性连接件为载台提供支撑;载台包括通孔,通孔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感光区,载台分别与图像传感器以及基底电气连接,载台的底面与图像传感器的正面固定连接;致动器集合中的每个致动器均包括固定端和可动端;致动器集合中的每个致动器的固定端均与基底连接,致动器集合中每个致动器的可动端通过向靠近基底或远离基底的方向移动来带动载台移动,并带动图像传感器移动。

An imaging device and terminal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成像装置及终端设备
本申请涉及拍照
,尤其涉及一种成像装置及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手机摄像模组在机身稳定情况下,被拍物体在图像传感器上能够得到清晰的图像。然而在拍照过程,由于手抖造成机身晃动,导致被拍摄物体在图像传感器所呈的图像发生偏移,导致拍摄图像模糊。光学图像稳定(opticalimagestabilization,OIS)技术则可通过采用移动镜头组或移动图像传感器等光学的办法来抑制手抖造成的成像模糊,以提高手机摄像模组的拍照画质。现有技术中,有提出一种光学图像稳定器,包含固定基底、可动载台。可动载台可以由致动器推动,进而带动可动载台上的图像传感器产生位移。然而,该技术方案中图像传感器直接堆叠在光学图像稳定器上,在摄像模组中镜头组不变的情况下,图像传感器成像面的高度被抬升了,即镜头组和成像面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为了保持原有的成像效果就需要使镜头组和成像面之间的距离拉远,这样会额外造成摄像模组整体高度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成像装置及终端设备,图像传感器可以在其所在平面内移动来实现防抖补偿,并且图像传感器成像面的高度不会被抬升,使得成像装置在具有防抖功能的基础上可以做的更薄。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包括:图像传感器和防抖模组,其中,图像传感器包括感光区,感光区设置于图像传感器的正面,防抖模组包括基底、载台、柔性连接件以及致动器集合;基底包括凹腔,凹腔的深度大于或等于图像传感器的厚度,载台设置于凹腔内,基底通过柔性连接件为载台提供支撑,柔性连接件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载台包括通孔,通孔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感光区,载台分别与图像传感器以及基底电气连接,载台的底面与图像传感器的正面固定连接,并且图像传感器设置于凹腔内;致动器集合至少包括第一致动器、第二致动器、第三致动器以及第四致动器,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沿着第一坐标轴设置,第三致动器和第四致动器沿着第二坐标轴设置,第一坐标轴与第二坐标轴在同一平面内,且第一坐标轴与第二坐标轴之间的夹角为90度,致动器集合中的每个致动器均包括固定端和可动端;致动器集合中的每个致动器的固定端均与基底连接,致动器集合中每个致动器的可动端通过向靠近基底或远离基底的方向移动来带动载台移动,并带动图像传感器移动。在该实施方式中,图像传感器可以在其所在平面内移动来实现防抖补偿,并且由于图像传感器以及载台设置于基底的凹腔内,其中凹腔的深度大于或等于图像传感器的厚度,因此图像传感器成像面的高度不会被抬升,使得成像装置在具有防抖功能的基础上可以做的更薄。可选的,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图像传感器还包括焊盘,焊盘设置于图像传感器的正面,焊盘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载台还包括第一正面焊盘,第一正面焊盘设置于载台的正面,第一正面焊盘与焊盘电气连接,第一正面焊盘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在该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图像传感器与载台之间实现电气连接的实现方式,可以将图像传感器的信号引出至载台,提高了本方案的可实现性。可选的,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载台还包括第一导电通孔以及第一底面焊盘,第一底面焊盘设置于载台的底面,第一导电通孔用于连接第一正面焊盘和第一底面焊盘,第一底面焊盘与焊盘焊接在一起,第一导电通孔以及第一底面焊盘的数量均大于或等于1。在该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载台正面上的焊盘与图像传感器的焊盘之间电气连接的实现方式,不用进行载台与图像传感器之间的打线操作,从而避免了打线过程对各器件造成的冲击,降低了对各器件造成损伤的可能性。可选地,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正面焊盘通过打线与焊盘电气连接,载台的底面与图像传感器的正面粘接在一起。在该实施方式中,提供了另一种载台正面上的焊盘与图像传感器的焊盘之间电气连接的实现方式,提高了本方案的灵活性。可选地,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底还包括第二正面焊盘,第二正面焊盘设置于基底的正面,第一正面焊盘通过柔性连接件与第二正面焊盘电气连接,第二正面焊盘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在该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载台与基底之间实现电气连接的方式,可以将图像传感器的信号通过载台引出至基底,进一步提高了本方案的可实现性。可选地,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成像装置还包括印刷电路板PCB,PCB与基底的底面固定连接,基底还包括第二导电通孔以及第二底面焊盘,第二底面焊盘设置于基底的底面,第二导电通孔用于连接第二正面焊盘和第二底面焊盘,第二底面焊盘与PCB焊接在一起,第二导电通孔以及第二底面焊盘的数量均大于或等于1。在该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基底正面上的焊盘与PCB之间电气连接的实现方式,可以进一步将图像传感器的信号引出至PCB,并且不用进行基底与PCB之间的打线操作,从而避免了打线过程对各器件造成的冲击,降低了对各器件造成损伤的可能性可选地,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成像装置还包括PCB,PCB与基底的底面固定连接,第二正面焊盘通过打线与PCB电气连接。在该实施方式中,提供了另一种基底正面上的焊盘与PCB之间电气连接的实现方式,提高了本方案的灵活性。可选地,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成像装置还包括悬臂梁集合,悬臂梁集合至少包括第一悬臂梁、第二悬臂梁、第三悬臂梁以及第四悬臂梁,第一悬臂梁和第二悬臂梁沿着第一坐标轴设置,第三悬臂梁和第四悬臂梁沿着第二坐标轴设置,第一致动器的可动端通过第一悬臂梁与载台连接,第二致动器的可动端通过第二悬臂梁与载台连接,第三致动器的可动端通过第三悬臂梁与载台连接,第四致动器的可动端通过第四悬臂梁与载台连接。在该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致动器通过悬臂梁带动载台及图像传感器运动的实现方式,提高了本方案的可实现性。可选地,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柔性连接件的一端与基底连接,柔性连接件的另一端与载台连接。或者柔性连接件的一端与基底连接,柔性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悬臂梁集合中的至少一个悬臂梁连接。又或者柔性连接件的一端与基底连接,柔性连接件的另一端与致动器集合中至少一个致动器的可动端连接。在该实施方式中,提供了多种柔性连接件的具体连接方式,提高了本方案的灵活性。可选地,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致动器集合中每个致动器的固定端与可动端均为静电梳齿型结构。在该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致动器的具体结构,提高了本方案的可实现性。可选地,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致动器与第二致动器朝相同的方向移动,并带动载台及图像传感器沿第一坐标轴移动。在该实施方式中,图像传感器可以沿第一坐标轴移动,可以实现第一坐标轴方向上的防抖功能。可选地,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致动器与第四致动器朝相同的方向移动,并带动载台及图像传感器沿第二坐标轴移动。在该实施方式中,图像传感器可以沿第二坐标轴移动,可以实现第二坐标轴方向上的防抖功能。可选地,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致动器与第二致动器朝相反的方向移动和/或第三致动器与第四致动器朝相反的方向移动,并带动载台及图像传感器分别在对应的平面内转动。在该实施方式中,图像传感器还可以在其所在平面内转动,可以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图像传感器和防抖模组,其中,所述图像传感器包括感光区,所述感光区设置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正面,所述防抖模组包括基底、载台、柔性连接件以及致动器集合;/n所述基底包括凹腔,所述凹腔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厚度,所述载台设置于所述凹腔内,所述基底通过所述柔性连接件为所述载台提供支撑,所述柔性连接件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n所述载台包括通孔,所述通孔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感光区,所述载台分别与所述图像传感器以及所述基底电气连接,所述载台的底面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正面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图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凹腔内;/n所述致动器集合至少包括第一致动器、第二致动器、第三致动器以及第四致动器,所述第一致动器和所述第二致动器沿着第一坐标轴设置,所述第三致动器和所述第四致动器沿着第二坐标轴设置,所述第一坐标轴与所述第二坐标轴在同一平面内,且所述第一坐标轴与所述第二坐标轴之间的夹角为90度,所述致动器集合中的每个致动器均包括固定端和可动端;/n所述致动器集合中的每个致动器的固定端均与所述基底连接,所述致动器集合中每个致动器的可动端通过向靠近所述基底或远离所述基底的方向移动来带动所述载台移动,并带动所述图像传感器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23 CN 20181141535281.一种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图像传感器和防抖模组,其中,所述图像传感器包括感光区,所述感光区设置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正面,所述防抖模组包括基底、载台、柔性连接件以及致动器集合;
所述基底包括凹腔,所述凹腔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厚度,所述载台设置于所述凹腔内,所述基底通过所述柔性连接件为所述载台提供支撑,所述柔性连接件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
所述载台包括通孔,所述通孔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感光区,所述载台分别与所述图像传感器以及所述基底电气连接,所述载台的底面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正面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图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凹腔内;
所述致动器集合至少包括第一致动器、第二致动器、第三致动器以及第四致动器,所述第一致动器和所述第二致动器沿着第一坐标轴设置,所述第三致动器和所述第四致动器沿着第二坐标轴设置,所述第一坐标轴与所述第二坐标轴在同一平面内,且所述第一坐标轴与所述第二坐标轴之间的夹角为90度,所述致动器集合中的每个致动器均包括固定端和可动端;
所述致动器集合中的每个致动器的固定端均与所述基底连接,所述致动器集合中每个致动器的可动端通过向靠近所述基底或远离所述基底的方向移动来带动所述载台移动,并带动所述图像传感器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传感器还包括焊盘,所述焊盘设置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正面,所述焊盘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
所述载台还包括第一正面焊盘,所述第一正面焊盘设置于所述载台的正面,所述第一正面焊盘与所述焊盘电气连接,所述第一正面焊盘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台还包括第一导电通孔以及第一底面焊盘,所述第一底面焊盘设置于所述载台的底面,所述第一导电通孔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正面焊盘和所述第一底面焊盘,所述第一底面焊盘与所述焊盘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导电通孔以及所述第一底面焊盘的数量均大于或等于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面焊盘通过打线与所述焊盘电气连接,所述载台的底面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正面粘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还包括第二正面焊盘,所述第二正面焊盘设置于所述基底的正面,所述第一正面焊盘通过所述柔性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正面焊盘电气连接,所述第二正面焊盘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装置还包括印刷电路板PCB,所述PCB与所述基底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基底还包括第二导电通孔以及第二底面焊盘,所述第二底面焊盘设置于所述基底的底面,所述第二导电通孔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正面焊盘和所述第二底面焊盘,所述第二底面焊盘与所述PCB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二导电通孔以及所述第二底面焊盘的数量均大于或等于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装置还包括PCB,所述PCB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郭利德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