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6276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设备主体、第一发声器件和第二发声器件,设备主体开设有第一出音孔、第二出音孔、第一安装腔、第二安装腔、第一导音通道和第二导音通道,第一出音孔位于设备主体的第一侧,第二出音孔位于设备主体的第二侧;第一发声器件设置于第一安装腔内,第一发声器件将第一安装腔分隔成第一子腔和第二子腔;第二发声器件设置于第二安装腔内,第二发声器件将第二安装腔分隔成第三子腔和第四子腔;第一子腔和第三子腔均与第一出音孔连通,第二子腔通过第一导音通道与第二出音孔连通,第四子腔通过第二导音通道与第二出音孔连通。上述方案能解决目前的电子设备在进行通话时存在无法兼顾通话安全性及清楚通话的问题。

Electronic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用户需求的提升,电子设备的声学性能持续在优化。我们知道,电子设备的通话功能是其基本功能。在使用的过程中,用户手持电子设备进行通话。例如,在较为嘈杂的环境中,为了能够进行较为清楚的通话,目前的电子设备通常配置有至少两个发声器件(例如受话器),在此种情况下,用户能够将电子设备的音量较大程度地调大。在此种情况下,周围的人也会听到电子设备发出的声音,进而会听到通话内容。很显然,这会导致用户的隐私泄露。为了避免隐私泄露,用户往往不得已将音量调小,这又导致较难进行清楚地通话。很显然,目前的电子设备在进行通话时存在无法兼顾通话安全性及清楚通话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目前的电子设备在进行通话时存在无法兼顾通话安全性及清楚通话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设备主体、第一发声器件和第二发声器件,其中:所述设备主体开设有第一出音孔、第二出音孔、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100)、第一发声器件(200)和第二发声器件(300),其中:/n所述设备主体(100)开设有第一出音孔(110)、第二出音孔(120)、第一安装腔(130)、第二安装腔(140)、第一导音通道(150)和第二导音通道(160),所述第一出音孔(110)位于所述设备主体(100)的第一侧,所述第二出音孔(120)位于所述设备主体(100)的第二侧;/n所述第一发声器件(200)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腔(130)内,所述第一发声器件(200)将所述第一安装腔(130)分隔成第一子腔(131)和第二子腔(132);/n所述第二发声器件(300)设置于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100)、第一发声器件(200)和第二发声器件(300),其中:
所述设备主体(100)开设有第一出音孔(110)、第二出音孔(120)、第一安装腔(130)、第二安装腔(140)、第一导音通道(150)和第二导音通道(160),所述第一出音孔(110)位于所述设备主体(100)的第一侧,所述第二出音孔(120)位于所述设备主体(100)的第二侧;
所述第一发声器件(200)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腔(130)内,所述第一发声器件(200)将所述第一安装腔(130)分隔成第一子腔(131)和第二子腔(132);
所述第二发声器件(300)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腔(140)内,所述第二发声器件(300)将所述第二安装腔(140)分隔成第三子腔和第四子腔;
所述第一子腔(131)和所述第三子腔均与所述第一出音孔(110)连通,所述第二子腔(132)通过第一导音通道(150)与所述第二出音孔(120)连通,所述第四子腔通过所述第二导音通道(160)与所述第二出音孔(120)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声器件(200)和所述第二发声器件(300)通过所述第一出音孔(110)发出的第一声波与所述第一发声器件(200)和第二发声器件(300)通过所述第二出音孔(120)发出的第二声波相位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声器件(200)的中心与所述第二发声器件(300)的中心之间的连线与所述电子设备的顶端边缘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声器件(200)与所述第二发声器件(300)对称设置于第一对称轴线的两侧,且所述第二出音孔(120)位于所述第一对称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音通道(150)和所述第二导音通道(160)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对称轴线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音通道(150)和所述第二导音通道(160)均为条形通道,所述第一导音通道(15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子腔(132)连通,所述第一导音通道(15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出音孔(120)连通;所述第二导音通道(160)的第三端与所述第四子腔连通,所述第二导音通道(160)的第四端与所述第二出音孔(120)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00)还开设有共用通道(170),所述第一导音通道(150)和所述第二导音通道(160)均为条形通道,所述第一导音通道(15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子腔(132)连通,所述第一导音通道(150)的第二端通过所述共用通道(170)与所述第二出音孔(120)连通;所述第二导音通道(160)的第三端与所述第四子腔连通,所述第二导音通道(160)的第四端通过所述共用通道(170)与所述第二出音孔(120)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音通道(150)与所述第二导音通道(160)的轴线相同,所述第一导音通道(150)与所述第二导音通道(160)相向延伸,所述第一导音通道(150)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导音通道(160)的第四端和所述共用通道(170)的第五端相交于同一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共用通道(170)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导音通道(150)的轴线垂直,且所述第一导音通道(150)、所述第二导音通道(160)与所述共用通道(170)形成T形导音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00)包括设备壳体和显示屏(100c):其中:所述设备壳体包括中框(100a)、后盖(100b)和前盖;
所述显示屏(100c)设置于所述前盖,所述后盖(100b)连接于所述中框(100a)背离所述前盖的一侧,且所述后盖(100b)开设有所述第二出音孔(120),所述后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方蒋国珠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