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6196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3:51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属于电子技术领域。电子设备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盖板、液晶模组、背光模组和接收模组,以及,光源和导光带;光源位于背光模组的下侧,导光带的第一端与光源连接,第二端连接于盖板,导光带用于将光源发出的光线传导至盖板上;光线经盖板透射后传输至盖板上方的生物体部位,并经由生物体部位反射至接收模组上,接收模组基于接收到的光线进行光电转换,生成用于指示生物体部位的电信号。由于导光带的体积小于光源的体积,进而减小了盖板在前面板上的占用面积,减小了对液晶模组和背光模组的面积的影响,进而减小了电子设备的非显示区域的面积,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Electronic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
本公开涉及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为了使显示屏幕在电子设备的前面板上占用的比例较大,通常不再在该前面板上设置用于指纹识别的按键,因此,如何通过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幕实现指纹识别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中包括盖板、液晶模组、背光模组、指纹传感器和红外线光源,液晶模组的上侧贴合有盖板、该液晶模组的下侧贴合有背光模组,指纹传感器位于背光模组的下方,该红外线光源位于盖板的下方、液晶模组的侧面,且该红外线光源指向该盖板。红外线光源向盖板发射红外线,用户的生物体部位将红外线反射至盖板,穿过液晶模组和背光模组后,由指纹传感器接收红外线,生成指纹图像,后续根据指纹图像进行识别解锁。但是,由于红外线光源位于盖板的下方、液晶模组的侧面,且红外线光源的体积通常较大,因此,在电子设备的前盖板上占用的面积大,影响液晶模组和背光模组的面积,导致电子设备的非显示区域大,空间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能够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电子设备的非显示区域大,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盖板、液晶模组、背光模组和接收模组;以及,光源和导光带;所述光源位于所述背光模组的下侧,所述导光带的第一端与所述光源连接,所述导光带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盖板,所述导光带用于将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传导至所述盖板上;所述光线经所述盖板透射后传输至所述盖板上方的生物体部位,并经由所述生物体部位反射至所述接收模组上,所述接收模组用于基于接收到的光线进行光电转换,生成用于指示所述生物体部位的电信号。在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盖板具有突出于所述液晶模组的突出部;所述导光带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盖板的突出部的下方。在另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扩光膜材;所述扩光膜材位于所述导光带的第二端,用于扩大所述导光带出射光线的出射角度。在另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油墨涂层;所述油墨涂层涂覆于所述盖板的突出部的下侧、位于所述盖板与所述导光带的第二端之间,用于阻挡除所述光线以外的其他光线。在另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油墨涂层为红外油墨涂层。在另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背光外壳;所述背光外壳包覆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外侧;所述背光外壳上设置有与所述接收模组相对的通孔,所述通孔用于使经由所述生物体部位反射后的光线穿过。在另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背光外壳的内侧设置有吸光涂层。在另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背光模组和所述接收模组之间设置有透镜。在另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接收模组为红外线传感器,所述光源为红外线光源。在另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导光带为光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将光源设置于背光模组的下方,采用导光带将光源发射的光线传导至盖板,由于导光带的体积小于光源的体积,进而减小了盖板在前面板上的占用面积,减小了对液晶模组和背光模组的面积的影响,进而减小了电子设备的非显示区域的面积,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并且,通过在电子设备中设置导光带,通过导光带即可传导光源发射的光线,因此可以将光源设置在电子设备的任意位置,且光源发射光线的角度不再受到限制,提高了利用电子设备的空间的灵活性,提高了空间利用率。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生物体部位识别方法的流程图;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生物体部位识别方法的流程图。附图中的各零件的标号说明如下:1-盖板;2-液晶模组;3-背光模组;4-接收模组;5-光源;6-导光带;7-扩光膜材;8-油墨涂层;9-透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该电子设备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盖板1、液晶模组2、背光模组3和接收模组4,以及光源5、导光带6。其中,该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个人计算机等。该电子设备的光源5位于背光模组3的下侧,导光带6的第一端与光源5连接,导光带6的第二端连接于盖板1,且接收模组4位于背光模组3的下方。该导光带6用于将光源5发出的光线传导至盖板1上。其中,该电子设备中的盖板1、液晶模组2、背光模组3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也即是该电子设备中的液晶模组2的上侧与盖板1的下侧贴合,且该液晶模组2的下侧与背光模组3的上侧贴合。该盖板1、液晶模组2和背光模组3共同构成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幕,该盖板1可以为玻璃盖板或者其他材质的透明盖板。其中,该电子设备中的光源5可以为红外线光源或者其他类型的光源等。该电子设备中的导光带6可以为光纤或者其他具有导光功能的导光带。该电子设备中的接收模组4可以为红外线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下面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工作原理进行详述:如图1所示,光源5向外发射光线,导光带6接收光源5发射的光线后,将该光线传导至盖板1上,该光线经盖板1透射后,传输至盖板上方的生物体部位,当该光线遇到生物体部位后,光线穿入生物体部位中,经由生物体部位的反射后,该光线中的一部分从生物体部位中反射,经过反射后的光线传输至电子设备的接收模组4上,该接收模组4即可基于接收到的光线进行光电转换,生成用于指示生物体部位的电信号。其中,该生物体部位可以为人或动物的手指、脚趾或者其他部位,该电信号可以携带指纹信息等。该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处理器,后续过程中,接收模组4还可以将生成的用于指示生物体部位的电信号发送给处理器,由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电信号和预设电信号确定生物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盖板(1)、液晶模组(2)、背光模组(3)和接收模组(4);以及,光源(5)和导光带(6);/n所述光源(5)位于所述背光模组(3)的下侧,所述导光带(6)的第一端与所述光源(5)连接,所述导光带(6)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盖板(1),所述导光带(6)用于将所述光源(5)发出的光线传导至所述盖板(1)上;/n所述光线经所述盖板(1)透射后传输至所述盖板(1)上方的生物体部位,并经由所述生物体部位反射至所述接收模组(4)上,所述接收模组(4)用于基于接收到的光线进行光电转换,生成用于指示所述生物体部位的电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盖板(1)、液晶模组(2)、背光模组(3)和接收模组(4);以及,光源(5)和导光带(6);
所述光源(5)位于所述背光模组(3)的下侧,所述导光带(6)的第一端与所述光源(5)连接,所述导光带(6)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盖板(1),所述导光带(6)用于将所述光源(5)发出的光线传导至所述盖板(1)上;
所述光线经所述盖板(1)透射后传输至所述盖板(1)上方的生物体部位,并经由所述生物体部位反射至所述接收模组(4)上,所述接收模组(4)用于基于接收到的光线进行光电转换,生成用于指示所述生物体部位的电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具有突出于所述液晶模组(2)的突出部;所述导光带(6)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盖板(1)的突出部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扩光膜材(7);
所述扩光膜材(7)位于所述导光带(6)的第二端,用于扩大所述导光带(6)出射光线的出射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