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值守变电站电网数据采集装置,属于电网数据采集技术领域,所述无人值守变电站电网数据采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左侧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有封框,所述封框与壳体共同组成数据采集装置的外壳结构,所述壳体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壳体内部分隔成散热室以及数据采集室,所述散热室内部安装有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机为传动轴输出动力,主动轮旋转带动从动轮转动,主动轮与从动轮分别为转轴A以及转轴B输出动力,继而带动扇叶A与扇叶B进行旋转鼓风,风流通过隔板上的通风孔进入到数据采集室内部,进行相应散热,提高了装置数据收集效率的同时也延长了使用寿命,适合被广泛推广和使用。
A data acquisition device for unattended substation power gr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值守变电站电网数据采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网数据采集
,尤其涉及一种无人值守变电站电网数据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变电站是指电力系统中对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接受电能及分配电能的场所。在发电厂内的变电站是升压变电站,其作用是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升压后馈送到高压电网中。专利号CN201721516828.8公布了一种变电站数据采集装置,包括手持式数据采集器、NFC电子标签,手持式数据采集器与外部数据处理服务器无线连接,NFC电子标签设置在电气设备表面,并与手持式数据采集器无线连接,NFC电子标签为可读写的电子芯片,读写次数大于100000次,读写时间为10ms,蓝牙温湿度通过蓝牙与手持式数据采集器连接,通过在电气设备表面设置NFC电子标签记录电气设备信息,通过扫描NFC电子标签,可实时读取设备信息,手持式数据采集器各个测量部件及控制模块能准确测量电气设备参数及环境参数,避免了人工记录可能出现记错的情况,并通过无线网络将测量的数据实时传输至后台处理系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目前,变电站电网数据采集装置在外部结构技术上仍存在一定不足:1、之前变电站电网数据采集装置散热性能差的问题;2、之前变电站电网数据采集装置不便于拆卸、进而不方便对装置内部进行清灰以及维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无人值守变电站电网数据采集装置,通过电机为传动轴输出动力,主动轮旋转带动从动轮转动,主动轮与从动轮分别为转轴A以及转轴B输出动力,继而带动扇叶A与扇叶B进行旋转鼓风,风流通过隔板上的通风孔进入到数据采集室内部,进行相应散热,提高了装置数据收集效率的同时也延长了使用寿命,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无人值守变电站电网数据采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左侧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有封框,所述封框与壳体共同组成数据采集装置的外壳结构,所述壳体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壳体内部分隔成散热室以及数据采集室,所述散热室内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动力输出端与传动轴动力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传动轴末端传动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左侧转动连接有转轴A,所述转轴A末端可拆卸连接有扇叶A,且主动轮上端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左侧转动连接有转轴B,所述转轴B末端可拆卸连接有扇叶B。可选的,所述封框上转动连接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上固定连接有遮挡叶,所述遮挡叶右侧通过旋钮活动连接有连杆。可选的,所述壳体内侧壁开设有插槽,所述封框右侧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插接在插槽内部。可选的,所述隔板外表面开设有通风孔。可选的,所述电机信号输入端与开关信号输出端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实用,操作方便且使用效果好,数据采集室内部的相应元件对变电站电网数据进行相应采集,当工作时间过长后,元件温度会积聚升高,从而影响电网数据收集进程,通过开启电机,电机为传动轴输出动力,主动轮旋转带动从动轮转动,主动轮与从动轮分别为转轴A以及转轴B输出动力,继而带动扇叶A与扇叶B进行旋转鼓风,风流通过隔板上的通风孔进入到数据采集室内部,进行相应散热,提高了装置数据收集效率的同时也延长了使用寿命,从而解决了之前变电站电网数据采集装置散热性能差的问题。2、本技术中,壳体内侧壁开设有插槽,封框右侧固定连接有插杆,插杆插接在插槽内部,通过这一方式对实现装置外壳的拼接,并且使用螺栓进行固定,方便进行拆卸,从而方便工作人员进行维修以及内部清灰,从而解决了之前变电站电网数据采集装置不便于拆卸、进而不方便对装置内部进行清灰以及维修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无人值守变电站电网数据采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无人值守变电站电网数据采集装置的外壳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无人值守变电站电网数据采集装置的电路示意图;图中:1、壳体;2、封框;3、隔板;4、散热室;5、数据采集室;6、电机;7、传动轴;8、主动轮;9、传动带;10、从动轮;11、转轴A;12、扇叶A;13、转轴B;14、扇叶B;15、通风孔;16、连杆;17、旋纽;18、遮挡叶;19、中心轴;20、插槽;21、插杆;22、螺栓;23、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将结合图1~图3,对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无人值守变电站电网数据采集装置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无人值守变电站电网数据采集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左侧通过螺栓22可拆卸连接有封框2,所述封框2与壳体1共同组成数据采集装置的外壳结构,所述壳体1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隔板3,所述隔板3将壳体内部分隔成散热室4以及数据采集室5,所述散热室4内部安装有电机6,所述电机6动力输出端与传动轴7动力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传动轴7末端传动连接有主动轮8,所述主动轮8左侧转动连接有转轴A11,所述转轴A11末端可拆卸连接有扇叶A12,且主动轮8上端通过传动带9传动连接有从动轮10,所述从动轮10左侧转动连接有转轴B13,所述转轴B13末端可拆卸连接有扇叶B14。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数据采集室5内部的相应元件对变电站电网数据进行相应采集,当工作时间过长后,元件温度会积聚升高,从而影响电网数据收集进程,通过开启电机6,电机6为传动轴7输出动力,主动轮8旋转带动从动轮10转动,主动轮8与从动轮10分别为转轴A11以及转轴B12输出动力,继而带动扇叶A12与扇叶B14进行旋转鼓风,风流通过隔板3上的通风孔15进入到数据采集室5内部,进行相应散热,提高了装置数据收集效率的同时也延长了使用寿命;壳体1内侧壁开设有插槽20,封框2右侧固定连接有插杆21,插杆21插接在插槽20内部,通过这一方式对实现装置外壳的拼接,并且使用螺栓22进行固定,方便进行拆卸,从而方便工作人员进行维修以及内部清灰。其中,所述封框2上转动连接有中心轴19,所述中心轴19上固定连接有遮挡叶18,所述遮挡叶18右侧通过旋钮17活动连接有连杆16。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封框2上的遮挡叶18可以进行翻折,具体可通过拉动遮挡叶18,使遮挡叶18沿中心轴19进行翻转,遮挡叶18拥有多个,且通过旋钮17活动连接有连杆16,故而在拉动一个遮挡叶18时,连杆16会带动其余遮挡叶18一起作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值守变电站电网数据采集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左侧通过螺栓(22)可拆卸连接有封框(2),所述封框(2)与壳体(1)共同组成数据采集装置的外壳结构,所述壳体(1)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隔板(3),所述隔板(3)将壳体内部分隔成散热室(4)以及数据采集室(5),所述散热室(4)内部安装有电机(6),所述电机(6)动力输出端与传动轴(7)动力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传动轴(7)末端传动连接有主动轮(8),所述主动轮(8)左侧转动连接有转轴A(11),所述转轴A(11)末端可拆卸连接有扇叶A(12),且主动轮(8)上端通过传动带(9)传动连接有从动轮(10),所述从动轮(10)左侧转动连接有转轴B(13),所述转轴B(13)末端可拆卸连接有扇叶B(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值守变电站电网数据采集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左侧通过螺栓(22)可拆卸连接有封框(2),所述封框(2)与壳体(1)共同组成数据采集装置的外壳结构,所述壳体(1)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隔板(3),所述隔板(3)将壳体内部分隔成散热室(4)以及数据采集室(5),所述散热室(4)内部安装有电机(6),所述电机(6)动力输出端与传动轴(7)动力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传动轴(7)末端传动连接有主动轮(8),所述主动轮(8)左侧转动连接有转轴A(11),所述转轴A(11)末端可拆卸连接有扇叶A(12),且主动轮(8)上端通过传动带(9)传动连接有从动轮(10),所述从动轮(10)左侧转动连接有转轴B(13),所述转轴B(13)末端可拆卸连接有扇叶B(14)。
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瑞,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帕德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