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RFID便携读取器,包括天线读取部、条码扫描部、显示部和支撑部;支撑部分别与天线读取部和显示部支撑连接;条码扫描部与天线读取部连接;条码扫描部包括扫描头和防护罩;防护罩包括连接单元和防护单元;防护单元与连接单元连接;连接单元与扫描头可拆卸连接。通过使用上述RFID便携读取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RFID读取器存在室外环境中条形码读取困难的问题,改善RFID读取器的耐外界光性能,提高信息录取的工作效率。
RFID portable rea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RFID便携读取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RFID便携读取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物流仓储领域,射频识别(RFID)技术、条形码扫描技术被广泛应用在货物追踪、信息自动采集、仓储管理应用等具体环节。在此基础上,带有条形码读取功能的RFID读取器在业界得到了极大的认可。RFID读取器主要是以单品为单位读取RFID标签,进行进出货、盘点等;条形码读取被限定为在粘贴在榜单(oricon)/招牌(cardboard)等的标贴上打印的条形码等;或者,当RFID标签故障时,使用条形码进行读取等的操作中使用。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RFID读取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在RFID标签的内部无线电站中,主要只限定于在内部(室内)的利用;在室外工作时,虽然RFID的室外使用的规范性提高了,仍需要RFID读取器1’的条码扫描部2’的读取。因受外界光影响的限制,条码扫描部2’的设计,除了耐光性外,还需要考虑RFID的读取、产品设计、重量、尺寸及收纳性等诸多因素。因而,现有RFID读取器存在室外环境中条形码读取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RFID便携读取器,通过设置防护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RFID读取器存在室外环境中条形码读取困难的问题,改善RFID读取器的耐外界光性能,提高信息录取的工作效率。本技术提供了一种RFID便携读取器,包括天线读取部、条码扫描部、显示部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分别与所述天线读取部和所述显示部支撑连接;所述条码扫描部与所述天线读取部连接;所述条码扫描部包括扫描头和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包括连接单元和防护单元;所述防护单元与所述连接单元连接;所述连接单元与所述扫描头可拆卸连接。通过连接单元与扫描头的可拆卸连接,使得扫描条形码时能够实现两种方式:第一,处于室外环境时,由于光线的照射,将连接单元与扫描头连接,使得防护罩的防护单元起到耐光效果,保证条形码扫描的顺利进行;第二,处于室内环境时,将连接单元拆下,进行条形码扫描时,整体灵活便捷。通过,防护罩的安装与拆卸,使得RFID便携读取器应用更加广泛,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地,上述RFID便携读取器中,所述连接单元包覆于所述扫描头的外表面;所述连接单元与所述扫描头接触的内表面设有弹性体。采用包覆的连接方式将连接单元与扫描头连接,操作简单,只需要将扫描头沿着正确的方向按下即可;同时,通过增设弹性体,由于弹性材料的弹性形变和自恢复能力,使得连接单元与扫描头的外表面的接触压力增大,进一步有利于连接单元与扫描头的稳定连接。进一步地,上述RFID便携读取器中,所述连接单元设有第一凸部;所述扫描头设有与所述凸部匹配的第一凹槽。通过连接单元上的第一凸部与扫描头上的第一凹槽配合,能够实现连接单元与扫描头之间的滑动连接,通过第一凸部的滑入与滑出即可实现连接单元的安装于拆卸,简化了操作步骤同时保证了连接部与扫描头之间的连接稳定。进一步地,上述RFID便携读取器中,所述第一凹槽对称的分布于所述扫描部的外壳两侧。对称设置的第一凹部,使得连接单元安装于扫描头时,防护罩整体所受的约束力对称,进一步提高连接单元与扫描头之间的稳固性。进一步地,上述RFID便携读取器中,所述防护单元为树脂材料。树脂具有密度小、重量轻、可塑性强且耐光性强的特点,作为防护单元,能够有效地起到防护效果,提高条形码室外的读取率。进一步地,上述RFID便携读取器中,所述防护单元为圆台结构的侧面所围成的闭合曲面板。采用上述构成所围成的空间,能够在有效收纳条形码的扫描头发出的扫描光线的同时,优化防护单元的结构,提高RFID便携读取器的灵活度。进一步地,上述RFID便携读取器中,所述圆台结构的旋转轴线与母线之间的第一夹角大于所述扫描头的扫描光线与中心轴线之间的第二夹角。采用上述构成,进一步保证扫描光线能够全面的与条形码接触,避免扫描光线与防护单元内壁接触而妨碍正常的扫码工作。进一步地,上述RFID便携读取器中,所述防护单元包括第一防护体;所述第一防护体包括第一首端;所述第一首端与所述连接单元一体连接。一体连接的连接单元与第一防护体,能够保证两者之间的密闭性,同时,简化防护罩的整体安装过程。进一步地,上述RFID便携读取器中,所述防护单元还包括第二防护体;所述第二防护体与所述第一防护体可拆卸连接。第二防护体与第一防护体的可拆卸连接,使得RFID便携读取器能够根据不同大小的条形码,选择合理长度的防护单元,提高防护罩的适用范围。进一步地,上述RFID便携读取器中,所述第一防护体还包括第一末端;所述第二防护体包括第二首端和第二末端;所述第一末端沿周向设有周向凹槽;所述第二首端设有与所述周向凹槽配合的周向凸部。采用周向凸部与周向凹槽插接的方式,通过简单的操作即可实现第二防护体与第一防护体的拆卸与安装。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RFID便携读取器,包括天线读取部、条码扫描部、显示部和支撑部;支撑部分别与天线读取部和显示部支撑连接;条码扫描部与天线读取部连接;条码扫描部包括扫描头和防护罩;防护罩包括连接单元和防护单元;防护单元与连接单元连接;连接单元与扫描头可拆卸连接。通过使用上述RFID便携读取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RFID读取器存在室外环境中条形码读取困难的问题,改善RFID读取器的耐外界光性能,提高信息录取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现有RFID读取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安装防护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防护罩的安装方向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防护罩安装过程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连接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扫描头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第一防护体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第二防护体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10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扫描头发出扫描光线的角度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现有RFID读取器2’现有条码扫描部1RFID便携读取器2条码扫描部3显示部4支撑部5天线读取部6扫描头7防护罩8连接单元9防护单元10弹性体11第一凸部12第一凹槽13第一防护体14第一首端15第一末端16第二防护体17第二首端18第二末端19周向凹槽20周向凸部21手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RFID便携读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天线读取部、条码扫描部、显示部和支撑部;/n所述支撑部分别与所述天线读取部和所述显示部支撑连接;/n所述条码扫描部与所述天线读取部连接;/n所述条码扫描部包括扫描头和防护罩;/n所述防护罩包括连接单元和防护单元;/n所述防护单元与所述连接单元连接;/n所述连接单元与所述扫描头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RFID便携读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天线读取部、条码扫描部、显示部和支撑部;
所述支撑部分别与所述天线读取部和所述显示部支撑连接;
所述条码扫描部与所述天线读取部连接;
所述条码扫描部包括扫描头和防护罩;
所述防护罩包括连接单元和防护单元;
所述防护单元与所述连接单元连接;
所述连接单元与所述扫描头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ID便携读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单元包覆于所述扫描头的外表面;
所述连接单元与所述扫描头接触的内表面设有弹性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ID便携读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单元设有第一凸部;
所述扫描头设有与所述凸部匹配的第一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RFID便携读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凹槽对称的分布于所述扫描部的外壳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RFID便携读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单元为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櫻井渉,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