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嘉臻专利>正文

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及电子触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6174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3:48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及电子触控装置,其包括触控显示主板以及通过连接件与触控显示主板连接的触控面板。触控面板包括设置于主显示区域的第一触控面板、与第一触控面板相邻设置的第二触控面板以及设置于辅显示区域,并与第一触控面板和第二触控面板相对设置的第三触控面板。第一触控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第三导电层、多个间隔物、多个线电极以及平坦层。第二触控面板上设置有触摸按键以及指纹按键。第三触控面板的感应电极RX与发射电极TX均位于绝缘基板的同侧。由此,能够减少多个触控面板之间的干扰,同时解决目前的触控面板操作不便的问题。

Touch display components and electronic touch devices for smart ho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及电子触控装置
本申请涉及触控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及电子触控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一般包括主触控面板和按键触控面板,但是按键触控模板一般都是通过触控集成电路走线出一个发送端和两个接收端,触控集成电路的发送端与两个触摸按键相连接,但是这样从触控集成电路到触控按键的FPC太长,从而导致主触控面板和按键触控面板之间往往容易出现干扰的情况。另外,目前的触控面板多采用电容式触控面板,但是用户使用电容式触控面板时,用户无法在戴上手套的情形下或是以绝缘物质来操作电容式触控面板,操作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及电子触控装置,能够减少多个触控面板之间的干扰,同时还可以解决目前的触控面板操作不便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应用于电子触控装置,所述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包括主显示区域和辅显示区域,所述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包括:触控显示主板;通过连接件与所述触控显示主板连接的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包括第一触控面板、第二触控面板以及第三触控面板,所述第一触控面板设置于所述主显示区域,所述第二触控面板与所述第一触控面板相邻设置,所述第三触控面板设置于所述辅显示区域,并与所述第一触控面板和所述第二触控面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触控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第三导电层、多个间隔物、多个线电极以及平坦层,所述第一基板具有第一表面以及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基板平行于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导电层设置在所第一基板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三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上并位于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所述多个间隔物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层以及所述第三导电层之间,所述平坦层覆盖于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多个线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三导电层周边;所述第二触控面板上设置有触摸按键以及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指纹按键,所述触摸按键和所述指纹按键分别与所述第二触控面板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触控面板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触控面板包括:绝缘基板、多个感应电极RX和多个发射电极TX,所述感应电极RX与所述发射电极TX均位于绝缘基板的同侧。可选地,所述第二触控面板包括:底层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层基板上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底层基板上的视窗内线路相连通,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另一连接件的输入端相连通。可选地,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模数转换模块,所述触摸按键和所述指纹按键分别与所述模数转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模数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触摸按键包括:用于控制返回上一级菜单的返回触摸按键;以及用于进入下一级菜单的功能触摸按键;其中,所述返回触摸按键和功能触摸按键分别设置于所述指纹按键的两侧;所述模数转换模块包括与所述返回触摸按键连接的第一引脚,以及与所述功能触摸按键连接的第二引脚;所述第一引脚包括:用于向所述返回触摸按键发送控制信号的第一发送引脚;以及用于接收所述返回触摸按键发送的模拟信号的第一接收引脚;所述第二引脚包括:用于向所述功能触摸按键发送控制信号的第二发送引脚;以及用于接收所述功能触摸按键发送的模拟信号的第二接收引脚。可选地,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以及所述第三导电层均为透明材质。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以及所述第三导电层的材质包括氧化物导电材料。可选地,所述氧化物导电材料包括铟锡氧化物或铟锌氧化物。可选地,所述发射电极TX选用氧化铟锡ITO制作而成,所述感应电极RX采用石墨烯制作而成。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触控装置,所述电子触控装置包括上述的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及电子触控装置,其包括触控显示主板以及通过连接件与触控显示主板连接的触控面板。触控面板包括设置于主显示区域的第一触控面板、与第一触控面板相邻设置的第二触控面板以及设置于辅显示区域,并与第一触控面板和第二触控面板相对设置的第三触控面板。第一触控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第三导电层、多个间隔物、多个线电极以及平坦层。第二触控面板上设置有触摸按键以及指纹按键。第三触控面板的感应电极RX与发射电极TX均位于绝缘基板的同侧。由此,能够减少多个触控面板之间的干扰,同时解决目前的触控面板操作不便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另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所示的第一触控面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所示的第三触控面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所示的第二触控面板的一种结构框图;图6为图5中所示的控制电路与触摸按键的一种连接关系示意图;图7为图5中所示的控制电路与触摸按键的另一种连接关系示意图。图标:10-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100-触控显示主板;200-连接件;300-主显示区域;310-第一触控面板;311-第一基板;3112-第一表面;3114-第二表面;312-第二基板;313-第一导电层;314-第二导电层;315-第三导电层;316-间隔物;317-线电极;318-平坦层;320-第二触控面板;322-触摸按键;3221-返回触摸按键;3222-功能触摸按键;324-指纹按键;326-底层基板;328-控制电路;329-模数转换模块;3291-第一引脚;3292-第二引脚;400-辅显示区域;410-第三触控面板;411-绝缘基板;412-感应电极RX;413-发射电极TX;420-摄像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应用于电子触控装置,所述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包括主显示区域和辅显示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包括:/n触控显示主板;/n通过连接件与所述触控显示主板连接的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包括第一触控面板、第二触控面板以及第三触控面板,所述第一触控面板设置于所述主显示区域,所述第二触控面板与所述第一触控面板相邻设置,所述第三触控面板设置于所述辅显示区域,并与所述第一触控面板和所述第二触控面板相对设置;/n所述第一触控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第三导电层、多个间隔物、多个线电极以及平坦层,所述第一基板具有第一表面以及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基板平行于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导电层设置在所第一基板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三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上并位于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所述多个间隔物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层以及所述第三导电层之间,所述平坦层覆盖于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多个线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三导电层周边;/n所述第二触控面板上设置有触摸按键以及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指纹按键,所述触摸按键和所述指纹按键分别与所述第二触控面板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触控面板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件的输入端连接;/n所述第三触控面板包括:绝缘基板、多个感应电极RX和多个发射电极TX,所述感应电极RX与所述发射电极TX均位于绝缘基板的同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应用于电子触控装置,所述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包括主显示区域和辅显示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包括:
触控显示主板;
通过连接件与所述触控显示主板连接的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包括第一触控面板、第二触控面板以及第三触控面板,所述第一触控面板设置于所述主显示区域,所述第二触控面板与所述第一触控面板相邻设置,所述第三触控面板设置于所述辅显示区域,并与所述第一触控面板和所述第二触控面板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触控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第三导电层、多个间隔物、多个线电极以及平坦层,所述第一基板具有第一表面以及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基板平行于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导电层设置在所第一基板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三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上并位于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所述多个间隔物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层以及所述第三导电层之间,所述平坦层覆盖于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多个线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三导电层周边;
所述第二触控面板上设置有触摸按键以及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指纹按键,所述触摸按键和所述指纹按键分别与所述第二触控面板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触控面板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件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三触控面板包括:绝缘基板、多个感应电极RX和多个发射电极TX,所述感应电极RX与所述发射电极TX均位于绝缘基板的同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触控面板包括:
底层基板;以及
设置于所述底层基板上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底层基板上的视窗内线路相连通,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另一连接件的输入端相连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嘉臻
申请(专利权)人:魏嘉臻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