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备的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6131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的安装结构,包括终端壳体,所述终端壳体的外侧壁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内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另一侧设有第一固定卡箍、第二固定卡箍,所述第一固定卡箍包括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一端连接有第一外连接部,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内连接部,所述第一内连接部端部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二固定卡箍包括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环一端连接有第二内连接部,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外连接部,所述第二内连接部端部连接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均位于第一滑槽内。

An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备的安装结构
本技术属于工程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设备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传输终端设备,是指数据传输中一端或另一端的设备,计算机显示终端或其他终端。计算机显示终端,是计算机系统的输入、输出设备。计算机显示终端伴随主机时代的集中处理模式而产生,并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目前实际中,由于使用的需要,很多情况下需要将传输终端设备安装在户外,但是传统的安装结构比较简易,稳固性不强,也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设备的安装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稳固性不强、也不美观的问题。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设备的安装结构,包括终端壳体,所述终端壳体的外侧壁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呈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内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呈T型,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另一侧设有第一固定卡箍、第二固定卡箍,所述第一固定卡箍包括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一端连接有第一外连接部,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内连接部,所述第一内连接部端部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呈T型且外轮廓与第一滑槽的内轮廓相吻合,所述第二固定卡箍包括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环一端连接有第二内连接部,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外连接部,所述第二内连接部端部连接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呈T型且外轮廓与第一滑槽的内轮廓相吻合,所述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均位于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内连接部设有第一内固定孔,所述第一外连接部设有第一外固定孔,所述第二内连接部设有第二内固定孔,所述第二外连接部设有第二外固定孔,所述第一内固定孔、第二内固定孔内设有第一固定螺栓,所述第一固定螺栓一端设有第一左固定螺母,另一端设有第一右固定螺母,所述第一外固定孔、第二外固定孔内设有第二固定螺栓,所述第二固定螺栓一端设有第二左固定螺母,另一端设有第二右固定螺母。所述终端壳体的外侧壁还设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呈水平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板内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呈T型,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另一侧设有第三固定卡箍、第四固定卡箍,所述第三固定卡箍包括第三固定环,所述第三固定环一端连接有第三外连接部,另一端连接有第三内连接部,所述第三内连接部端部连接有第三限位块,所述第三限位块呈T型且外轮廓与第二滑槽的内轮廓相吻合,所述第四固定卡箍包括第四固定环,所述第四固定环一端连接有第四内连接部,另一端连接有第四外连接部,所述第四内连接部端部连接有第四限位块,所述第四限位块呈T型且外轮廓与第二滑槽的内轮廓相吻合,所述第三限位块、第四限位块均位于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三内连接部设有第三内固定孔,所述第三外连接部设有第三外固定孔,所述第四内连接部设有第四内固定孔,所述第四外连接部设有第四外固定孔,所述第三内固定孔、第四内固定孔内设有第三固定螺栓,所述第三固定螺栓一端设有第三左固定螺母,另一端设有第三右固定螺母,所述第三外固定孔、第四外固定孔内设有第四固定螺栓,所述第四固定螺栓一端设有第四左固定螺母,另一端设有第四右固定螺母。所述终端壳体与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之间设有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旋转底座、旋转盘,所述旋转盘整体呈工型,所述旋转盘包括第一固定盘、第二固定盘、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一侧与第一固定盘固定连接,另一侧与第二固定盘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底座内设有旋转空腔、旋转通槽,所述旋转空腔通过旋转通槽与外界相通,所述第二固定盘位于旋转空腔内,所述连接柱位于旋转通槽内,所述第一固定盘上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盘上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终端壳体的侧壁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旋转底座上设有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孔均呈圆周等距排列,所述第一固定孔、第一限位孔内设有第一定位螺栓,所述第二固定孔、第二限位孔内设有第二定位螺栓,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固定安装在旋转底座的背面。所述终端壳体包括上盖、底壳,所述上盖、底壳之间设有防水橡胶层,所述防水橡胶层一侧设有第一凸筋,所述上盖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凸筋相配合的第一凹槽,所述防水橡胶层另一侧设有第二凸筋,所述底壳的一侧设有与第二凸筋相配合的第二凹槽;所述底壳的内壁设有环状挡板,所述环状挡板位于防水橡胶层的内侧。所述上盖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上支撑柱、第二上支撑柱,所述第一上支撑柱上设有第一上限位环,所述第二上支撑柱上设有第二上限位环,所述底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下支撑柱、第二下支撑柱,所述第一下支撑柱上设有第一下限位环,所述第二下支撑柱上设有第二下限位环。所述第一凸筋、第二凸筋对称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固定卡箍与滑槽相配合,可以使固定卡箍在滑槽内任意移动,从而可以实现不同直径的固定柱的安装,不仅增强了安装的适用性,也增强了安装的稳固性。2通过旋转装置可以实现对传输终端角度的调整,可以方便安装及维修,操作便捷。3通过在上盖与底壳之间设置防水橡胶层,并且在防水橡胶层两侧设置凸筋,可以有效的对设备进行防水,实施效果非常理想。4环状挡板的设置可以对防水起到双重保护,对水汽起到阻隔作用,起到辅助防水的目的。5采用限位槽与支撑柱的连接方式来固定电路板,安装方便快捷,提高安装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壳,2-上盖,3-防水橡胶层,4-第一凸筋,5-第二凸筋,6-第一凹槽,7-第二凹槽,8-环状挡板,9-第一上支撑柱,10-第二上支撑柱,11-第一上限位环,12-第二上限位环,13-第一下支撑柱,14-第二下支撑柱,15-第一下限位环,16-第一支撑板,17-第一滑槽,18-第一固定卡箍,19-第二固定卡箍,20-第一固定环,21-第二固定环,22-第一内连接部,23-第二内连接部,24-第一固定螺栓,25-第一左固定螺母,26-第一右固定螺母,27-第二固定螺栓,28-第一外连接部,29-第二外连接部,30-第二左固定螺母,31-第二右固定螺母,32-第一限位块,33-第二限位块,34-第二下限位环,35-第二支撑板,36-第二滑槽,37-第三固定卡箍,38-第四固定卡箍,39-第三固定环,40-第三内连接部,41-第三外连接部,42-第四固定环,43-第四内连接部,44-第四外连接部,45-第三固定螺栓,46-第四固定螺栓,47-第三左固定螺母,48-第三右固定螺母,49-第四左固定螺母,50-第四右固定螺母,51-旋转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设备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n包括终端壳体,所述终端壳体的外侧壁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呈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内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呈T型,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另一侧设有第一固定卡箍、第二固定卡箍,所述第一固定卡箍包括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一端连接有第一外连接部,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内连接部,所述第一内连接部端部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呈T型且外轮廓与第一滑槽的内轮廓相吻合,所述第二固定卡箍包括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环一端连接有第二内连接部,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外连接部,所述第二内连接部端部连接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呈T型且外轮廓与第一滑槽的内轮廓相吻合,所述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均位于第一滑槽内;/n所述第一内连接部设有第一内固定孔,所述第一外连接部设有第一外固定孔,所述第二内连接部设有第二内固定孔,所述第二外连接部设有第二外固定孔,所述第一内固定孔、第二内固定孔内设有第一固定螺栓,所述第一固定螺栓一端设有第一左固定螺母,另一端设有第一右固定螺母,所述第一外固定孔、第二外固定孔内设有第二固定螺栓,所述第二固定螺栓一端设有第二左固定螺母,另一端设有第二右固定螺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备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终端壳体,所述终端壳体的外侧壁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呈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内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呈T型,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另一侧设有第一固定卡箍、第二固定卡箍,所述第一固定卡箍包括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一端连接有第一外连接部,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内连接部,所述第一内连接部端部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呈T型且外轮廓与第一滑槽的内轮廓相吻合,所述第二固定卡箍包括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环一端连接有第二内连接部,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外连接部,所述第二内连接部端部连接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呈T型且外轮廓与第一滑槽的内轮廓相吻合,所述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均位于第一滑槽内;
所述第一内连接部设有第一内固定孔,所述第一外连接部设有第一外固定孔,所述第二内连接部设有第二内固定孔,所述第二外连接部设有第二外固定孔,所述第一内固定孔、第二内固定孔内设有第一固定螺栓,所述第一固定螺栓一端设有第一左固定螺母,另一端设有第一右固定螺母,所述第一外固定孔、第二外固定孔内设有第二固定螺栓,所述第二固定螺栓一端设有第二左固定螺母,另一端设有第二右固定螺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备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壳体的外侧壁还设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呈水平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板内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呈T型,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另一侧设有第三固定卡箍、第四固定卡箍,所述第三固定卡箍包括第三固定环,所述第三固定环一端连接有第三外连接部,另一端连接有第三内连接部,所述第三内连接部端部连接有第三限位块,所述第三限位块呈T型且外轮廓与第二滑槽的内轮廓相吻合,所述第四固定卡箍包括第四固定环,所述第四固定环一端连接有第四内连接部,另一端连接有第四外连接部,所述第四内连接部端部连接有第四限位块,所述第四限位块呈T型且外轮廓与第二滑槽的内轮廓相吻合,所述第三限位块、第四限位块均位于第二滑槽内;
所述第三内连接部设有第三内固定孔,所述第三外连接部设有第三外固定孔,所述第四内连接部设有第四内固定孔,所述第四外连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怀超范建红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