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6037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该背光模组包括胶框(10),所述胶框(10)包括侧壁(11)以及在所述侧壁(11)的内侧沿远离所述侧壁(11)的方向延伸的延伸壁(12),所述侧壁(11)的高度方向一端伸出所述延伸壁(12)以与所述延伸壁(12)形成用于安装背光模组的导光板和光学膜材的第一安装空间,所述延伸壁(12)的朝向所述第一安装空间的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光学膜材的凸台(T)。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在边框变窄后能够可靠固定光学膜材,并且不会影响光学效果。

A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显示器中一般采用在导光板上设置凸台的方式来固定光学膜材。具体地,如图1所示,现有显示器一般包括胶框10’以及设置在胶框10’中的背板60’、反射片50’、导光板20’和光学膜材30’,其中,光学膜材30’可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层光学膜材301’、第二层光学膜材302’和第三层光学膜材302’,导光板60’上设置凸台S来固定光学膜材30’,其中,凸台S与导光板60’的材料相同并且是透明的,由于光的折射与反射,凸台S的内部会有无数杂乱无章的光线,因此当边框变窄后,从胶框内侧沿箭头所示的朝向凸台S的倾斜方向观看时,容易看到凸台S,导致侧边会出现明显亮线,影响光学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边框变窄后固定光学膜材的结构会影响光学效果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在边框变窄后能够可靠固定光学膜材,并且不会影响光学效果。本技术的再一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br>为了实现上述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胶框(10),所述胶框(10)包括侧壁(11)以及在所述侧壁(11)的内侧沿远离所述侧壁(11)的方向延伸的延伸壁(12),所述侧壁(11)的高度方向一端伸出所述延伸壁(12)以与所述延伸壁(12)形成用于安装背光模组的导光板和光学膜材的第一安装空间,所述延伸壁(12)的朝向所述第一安装空间的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光学膜材的凸台(T)。/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胶框(10),所述胶框(10)包括侧壁(11)以及在所述侧壁(11)的内侧沿远离所述侧壁(11)的方向延伸的延伸壁(12),所述侧壁(11)的高度方向一端伸出所述延伸壁(12)以与所述延伸壁(12)形成用于安装背光模组的导光板和光学膜材的第一安装空间,所述延伸壁(12)的朝向所述第一安装空间的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光学膜材的凸台(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T)包括用于分别固定层叠设置的多个所述光学膜材的多个台阶部,多个所述台阶部沿着所述侧壁(11)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设置且凸出所述延伸壁(12)的高度依次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台阶部的高度差等于相邻所述台阶部中的高度较小的一者用于固定的所述光学膜材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多个台阶部包括依次设置的用于分别固定层叠设置的所述光学膜材中的第一层光学膜材、第二层光学膜材和第三层光学膜材的第一台阶部(T1)、第二台阶部(T2)和第三台阶部(T3),所述第一台阶部(T1)和所述第二台阶部(T2)的高度差等于所述第二层光学膜材的厚度,所述第二台阶部(T2)和所述第三台阶部(T3)的高度差等于所述第三层光学膜材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台(T)与所述延伸壁(12)一体成型;和/或,
所述凸台(T)设置在所述胶框(10)的与显示装置的驱动芯片对应的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辉李天马李亮任富健王大可张齐钧丁雪枫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