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芯机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6023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壳芯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壳芯机防护装置,壳芯机防护装置包括轨道、滑轮组件及与壳芯机上的运动组件不发生干涉的防护架,所述轨道沿长度方向固定在壳芯机前,所述滑轮组件固定在所述防护架上且可沿所述轨道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壳芯机防护装置采用轨道及滑轮组件对防护架进行运动,在壳芯机制芯时将防护架移动到起防止壳芯机翻转伤人的位置,在壳芯机维护和清扫时将防护架移动一侧限位处即可,从而在壳芯机制芯时能够起到安全防护作用,又在需要维护和清扫时能够轻松挪动便于操作。

Shell core machine prot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壳芯机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壳芯机
,具体涉及一种壳芯机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壳芯机是铸造设备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造型机械,可以适应不同种类的壳芯生产要求,具有生产效率高,砂芯质量好,可以有效减少铸件的加工量。因而被广大铸造企业所认可。壳芯机是采用热芯盒工艺制作覆膜砂壳芯的设备,以液态或固态热固性树脂为粘结剂的芯砂混合料射入加热后的芯盒内,砂芯在热的芯盒内很快硬化到一定厚度(约5~10mm)将之取出,得到表面光滑、尺寸精确的优质砂芯成品。壳芯机的工作过程是填砂与紧实同时完成的并立即在热的芯盒中硬化,采用电加热,温度可自动控制,连续铸造,为制芯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提供了条件。壳芯机中注砂与紧实同时完成,并立即预热在芯盒中硬化,模架自动翻转180°倒空余砂形成壳芯,可节省覆膜砂40%。但是,壳芯机在模架自动翻转180°的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因此,为了消除安全隐患,在操作工人有可能接触的地方安装护栏。由于壳芯机日常维护工作比较大,固定的护栏不利于设备的维护和现场清扫,因此在实际现场存在的情况是操作工经常将护栏放置到一边,只有在进行安全检查时才放置到位,因此并没有真正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壳芯机防护装置,既能够有效提供安全防护作用,又能降低对维护和清扫的影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壳芯机防护装置包括轨道、滑轮组件及与壳芯机上的运动组件不发生干涉的防护架,所述轨道沿长度方向固定在壳芯机前,所述滑轮组件固定在所述防护架上且可沿所述轨道移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防护架在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横向截面具有呈弧形部分,所述防护架的弧形部分与所述壳芯机的模架带着芯盒翻转的轨迹相吻合。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防护架的弧形部分下方具有供操作人员放脚的位置。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防护架包括形成所述防护架的框架的防护护栏以及附着在所述防护护栏外的防护网。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壳芯机防护装置进一步包括滑杆及支撑板,所述滑杆沿着与所述轨道平行的方向设置在所述防护架上部的一侧,所述支撑板固定在所述防护架的一侧,所述滑杆可移动地穿过所述支撑板。作为优选方案,靠近所述防护架的所述支撑板固定在当所述防护架抵接所述支撑板时暴露所述壳芯机的位置上。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板上固定有直线轴承,所述滑杆穿过所述直线轴承并与所述直线轴承滑动配合。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壳芯机防护装置进一步包括供操作人员站立的踏台,所述踏台设置在所述壳芯机前的地面上且上表面距离地面一定高度。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滑轮组件包括滑轮组及滑轮座,所述滑轮座固定在所述防护架的下缘,所述滑轮组安装在所述滑轮座内且与所述轨道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壳芯机防护装置采用轨道及滑轮组件对防护架进行运动,在壳芯机制芯时将防护架移动到起防止壳芯机翻转伤人的位置,在壳芯机维护和清扫时将防护架移动一侧限位处即可,从而在壳芯机制芯时能够起到安全防护作用,又在需要维护和清扫时能够轻松挪动便于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壳芯机防护装置在使用状态下的立体图。图2为图1中的壳芯机防护装置去掉防护网后在非使用状态下的立体图。图中各部件标号如下:踏台1、轨道2、滑轮组3、滑轮座4、弧形防护护栏5、防护网6、滑杆7、直线轴承8、支撑板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针对壳芯机在工作中模架需要翻转180°的生产特点,并结合壳芯机在完成制芯工作后需要维护和清扫工作特性,在现场需要基础上设计一种防护部分可移动的壳芯机防护装置,从而实现在壳芯机使用时有效提供安全防护作用、在壳芯机清扫维护时能降低对维护和清扫的影响。请参阅图1至图2,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壳芯机防护装置设置在壳芯机旁,其包括踏台1、轨道2、滑轮组3、滑轮座4、防护护栏5、防护网6、滑杆7、直线轴承8及支撑板9。踏台1设置在壳芯机前的地面上且上表面距离地面一定高度,供操作人员站立在踏台1上对壳芯机进行操作。踏台1的高度使站在踏台1上的操作人员的舒适操作范围与壳芯机的操作高度相匹配,方便操作、满足人体工学。在其它优选实施例中,若壳芯机的操作高度与操作人员的在人体工学上的舒适操作高度相适应,也可省去踏台1。轨道2沿长度方向固定在壳芯机前,以提供防护架(防护护栏5及防护网6所构成的防护架)在长度方向的移动轨迹。滑轮座4固定在防护架(防护护栏5及防护网6所构成的防护架)的下缘,滑轮组3安装在滑轮座4内且与轨道2相配合,从而防护架的下部可在滑轮组3与轨道2的作用下沿着轨道2在壳芯机前沿长度方向移动。在图示实施例中,防护护栏5下设有两套滑轮组3。滑杆7沿着与轨道2平行的方向设置在防护架上部的一侧,滑杆7通过直线轴承8与支撑板9配合,滑杆7与支撑板9的配合提供给防护架上部的支撑和运功引导。支撑板9固定在防护架的一侧,起到支撑滑杆7、限制防护架的移动距离的作用。在图示实施例中,两块支撑板9纵向固定在防护架的一侧且位于踏台1上,每一支撑板9上开设有安装直线轴承8的安装孔,直线轴承8的内孔径与滑杆7的外径相匹配。直线轴承8使滑杆7在长度方向的直线运动更加顺畅。如此,滑杆7与直线轴承8的配合提供给防护架上部运动指引,与下部的滑轮组3与轨道2一同为防护架在长度方向的运动形成稳定、顺畅的引导。图示实施中,滑杆7与防护护栏5的顶杆位于同一直线上。由于壳芯机在工作中模架需要翻转180°,因此由防护护栏5及其上的防护网6所构成的防护架需与壳芯机的模架带着芯盒一同翻转180°所形成的轨迹不发生干涉,同时又尽量靠近壳芯机,以便于操作及节省空间。图示实施例中,防护护栏5形成横向截面(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截面)呈弧形的结构,防护护栏5的弧形部分恰好与模架带着芯盒的翻转轨迹相吻合,于是成功避让开模架带着芯盒的翻转轨迹并形成对操作人员的安全保护。防护护栏5形成防护架的框架、骨架部分,防护网6附着在防护护栏5外形成覆盖防护护栏5的密集网格。在壳芯机制芯过程中需要操作设备去除射砂口的浮砂,需要操作人员往模具内部喷脱模剂,防护护栏5的弧形下部的位置正好提供给操作人员放脚的最佳位置,模架自动翻转180°时弧形的防护护栏5及防护网6正好防护操作人员不被设备伤害。上述壳芯机防护装置的制作过程如下:制作踏台1,安装轨道2,加工2个滑轮座4,在滑轮座4内安装好2个滑轮组3,用钢板将二个滑轮座4进行连接,在该钢板上焊接防护护栏5,防护护栏5的顶杆同时作为滑杆7来用,防护护栏5中安装钢丝网6,滑杆7穿过轴承支撑板9上固定的直线轴承8中。在使用时,壳芯机防护装置的防护架在壳芯机运行时移动至壳芯机的正前方,将站在踏台1上的操作人员与壳芯机的模架及其上的芯盒隔离开,起到安全防护隔离的作用。在壳芯机进行维护、清扫时,沿轨道2的方向向一侧推动壳芯机防护装置的防护架,防护架的下部在轨道2内移动,防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壳芯机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芯机防护装置包括轨道(2)、滑轮组件及与壳芯机上的运动组件不发生干涉的防护架,所述轨道(2)沿长度方向固定在壳芯机前,所述滑轮组件固定在所述防护架上且可沿所述轨道(2)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芯机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芯机防护装置包括轨道(2)、滑轮组件及与壳芯机上的运动组件不发生干涉的防护架,所述轨道(2)沿长度方向固定在壳芯机前,所述滑轮组件固定在所述防护架上且可沿所述轨道(2)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芯机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架在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横向截面具有呈弧形部分,所述防护架的弧形部分与所述壳芯机的模架带着芯盒翻转的轨迹相吻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芯机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架的弧形部分下方具有供操作人员放脚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芯机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架包括形成所述防护架的框架的防护护栏(5)以及附着在所述防护护栏(5)外的防护网(6)。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壳芯机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芯机防护装置进一步包括滑杆(7)及支撑板(9),所述滑杆(7)沿着与所述轨道(2)平行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安华孙喜峰成宗岳程勇胡启朋袁石华周荣忠何伯林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