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催吐萝芙木的人工繁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359 阅读:3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催吐萝芙木的人工繁育方法,该方法包括苗床准备、种子处理、播种、苗床管理、移苗和肥水管理步骤。通过人工繁殖和培育,实现了催吐萝芙木的工业化生产,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供应,降低了生产成本。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了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试验证明,出圃率可达90%以上,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用植物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催吐萝芙木的人工繁育方法
技术介绍
催吐萝芙木(Rauvolfia vomitotia Afzel.ex Spreng)为夹竹桃科萝芙木属的小乔木,原产于非洲热带地区,具乳汁,无毛;叶膜质,3~4枚轮生,宽卵形或卵状椭圆形;聚伞花序顶生;花冠淡红色,花冠裂片5枚;核果圆球形,离生。催吐萝芙木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其根中所富含的利血平生物碱,是目前治疗高血压药物的主要原料;其茎皮可以治疗高热、消化不良和疥癣等症;乳汁可治腹痛,并作泻下之药。当前,上述应用还主要依靠萝芙木属其他种类的野生资源,不仅生产成本较高,而且原料供应也难以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要。因此,如何实现催吐萝芙木的规模化生产,满足企业的迫切需求,使这一宝贵的植物资源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就成为现有技术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催吐萝芙木的人工繁育方法,通过对野生催吐萝芙木的人工驯化和栽培,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需要,实现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催吐萝芙木的人工繁育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1、苗床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催吐萝芙木的人工繁育方法,该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1)苗床准备:选择地势平坦,有灌溉条件的地块,按1∶30的重量配比混合甲敌粉与细沙土,并均匀地撒在地面上,用砖头或木方围成畦,畦内装干净的细沙,厚度为10~15厘米,用木板平整, 并压实;(2)种子处理:7~9月采集种子,先将种子储藏60~70天,然后用40℃~50℃的温水浸泡3~5个小时,再用重量百分浓度为25%~35%的石灰水浸泡5~6个小时后,捞出晾干;(3)播种:将经步骤2处理后的催吐萝芙木种 子均匀地撒在苗床上,用木板轻压种子,再盖上一层细沙,厚度为盖上种子1~2厘米;在细沙上铺一层松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催吐萝芙木的人工繁育方法,该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1)苗床准备选择地势平坦,有灌溉条件的地块,按1∶30的重量配比混合甲敌粉与细沙土,并均匀地撒在地面上,用砖头或木方围成畦,畦内装干净的细沙,厚度为10~15厘米,用木板平整,并压实;(2)种子处理7~9月采集种子,先将种子储藏60~70天,然后用40℃~50℃的温水浸泡3~5个小时,再用重量百分浓度为25%~35%的石灰水浸泡5~6个小时后,捞出晾干;(3)播种将经步骤2处理后的催吐萝芙木种子均匀地撒在苗床上,用木板轻压种子,再盖上一层细沙,厚度为盖上种子1~2厘米;在细沙上铺一层松树叶,浇透水;在苗床上方设置拱棚,密闭拱棚四周,每隔4~5天揭开拱棚透气、观察,如果沙子发白,则浇水;(4)苗床管理30~40天后,芽开始萌发,并先后露出沙面,此时将松树叶拣尽并加盖遮荫网,持续15~25天;控制拱棚内温度为25℃~35℃,温度过高时,立即将拱膜揭开通风降温,每周喷稀释浓度为800倍的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水溶液一次;(5)移苗待芽苗高度为5~6厘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传涛刀祥生刘贵周蔡志全黄铁坚罗媛刘永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