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压式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58635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按压式开关,包括固定于第一支撑部件上的环状的按键底座,所述按键底座的内侧上部通过倾斜向上且向中心延伸的大裙边连接至位于上部的环状的按键帽,所述按键帽的内侧下部通过倾斜向下且向中心延伸的小裙边连接至按键芯,所述按键帽的上部固定有第二支撑部件,所述按键芯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至少一面具有导电部件,且与所述导电部件相邻的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和/或所述第二支撑部件为电路板,用于与所述导电部件接触时实现电路导通。上述按压式开关,能够在一个开关上实现两档手感,实现提前导通或滞后导通,提升用户操控车内设备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A push swi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按压式开关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控制开关
,特别是涉及一种按压式开关。
技术介绍
现有车辆中的按压式开关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现有的车辆中的按压式开关在未按压状态时的示意图,图2为现有的车辆中的按压式开关在按压状态时的示意图,可见,现有的按压式开关包括按键101,其底部具有导电部件102,而与导电部件102隔空设置有电路板的金点103,当处于如图1所示的未按压状态时,导电部件102与电路板的金点103是分离的,就意味着该开关没有被导通,而当处于如图2所示的按压状态时,导电部件102与电路板的金点103接触到一起了,就意味着该开关将电路板导通了,并能实现相应的功能。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大多数按压式开关都是用硅胶实现手感,但是由于结构的限制,一个硅胶点只具有一档手感,并且仅当硅胶点被按压到底部时才能实现开关的导通。然而,在实际应用中,针对不同的情况需要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例如,有些时候需要让开关提前导通,而有些时候又需要让开关滞后导通。举例来说,一些无关行车安全方面的操作,如音乐的音量调节、上一首或下一首等等,更适合提前接通,这样就能够防止客户快速操作时没等接通稳定就离开按键导致未能成功按上的问题,从而提高操作的成功率,而有一些与行车安全相关的操作,则更适合让客户确实有较强的手感之后才能让其接通,此时就可以将接通操作做适当的滞后,以确保这是客户自己非常明确的操作意图,这对于行车安全的保障就会更好。但是,现有技术中并没有上述能够提前导通或滞后导通的按压式开关,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功能开关并不能做到针对性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按压式开关,能够在一个开关上实现两档手感,实现提前导通或滞后导通,提升用户操控车内设备的成功率和安全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按压式开关,包括固定于第一支撑部件上的环状的按键底座,所述按键底座的内侧上部通过倾斜向上且向中心延伸的大裙边连接至位于上部的环状的按键帽,所述按键帽的内侧下部通过倾斜向下且向中心延伸的小裙边连接至按键芯,所述按键帽的上部固定有第二支撑部件,所述按键芯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至少一面具有导电部件,且与所述导电部件相邻的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和/或所述第二支撑部件为电路板,用于与所述导电部件接触时实现电路导通。优选的,在上述按压式开关中,所述按键芯的上表面具有所述导电部件,所述第一支撑部件为按键,且所述第二支撑部件为电路板。优选的,在上述按压式开关中,所述按键芯的下表面具有所述导电部件,所述第一支撑部件为电路板,且所述第二支撑部件为按键。优选的,在上述按压式开关中,所述按键芯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具有所述导电部件,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件均为电路板。优选的,在上述按压式开关中,所述导电部件为金、银、镍或碳粉。优选的,在上述按压式开关中,所述按压式开关为硅胶开关或橡胶开关。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按压式开关,由于包括固定于第一支撑部件上的环状的按键底座,所述按键底座的内侧上部通过倾斜向上且向中心延伸的大裙边连接至位于上部的环状的按键帽,所述按键帽的内侧下部通过倾斜向下且向中心延伸的小裙边连接至按键芯,所述按键帽的上部固定有第二支撑部件,所述按键芯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至少一面具有导电部件,且与所述导电部件相邻的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和/或所述第二支撑部件为电路板,用于与所述导电部件接触时实现电路导通,可见在按压该开关时,就能实现按键芯的一个面和与其相邻的支撑部件先接触,这就产生了第一档手感,继续按压的话,按键芯的另一个面和与其相邻的支撑部件再接触上,这就产生了第二档手感,由此可见,这就能够在一个开关上实现两档手感,另外,既然能够有两档手感,就可以设置在产生第一档手感的时候实现导通或者产生第二档手感的时候导通,从而实现提前导通或滞后导通,设置更加灵活,在一些情况下能够提升用户操控车内设备的成功率,在另一些情况下还能够提升用户操控车内设备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的车辆中的按压式开关在未按压状态时的示意图;图2为现有的车辆中的按压式开关在按压状态时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按压式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按压式开关的第一档按压状态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按压式开关的第二档按压状态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按压式开关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按压式开关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第一档按压状态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按压式开关的又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按压式开关的又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第一档按压状态的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按压式开关的又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第二档按压状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按压式开关,能够在一个开关上实现两档手感,实现提前导通或滞后导通,提升用户操控车内设备的成功率和安全性。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按压式开关的实施例如图3所示,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按压式开关的结构示意图,该按压式开关包括固定于第一支撑部件301上的环状的按键底座302,该第一支撑部件301的具体种类不限,可以是电路板,也可以是单纯起到支撑作用的底座,此处并不限制,按键底座302的内侧上部通过倾斜向上且向中心延伸的大裙边303连接至位于上部的环状的按键帽304,可见该大裙边303相对于按键帽304和按键底座302来说是比较细的,因此在按压时,其会先与其他部件产生弯曲,以带动与其连接的按键芯306向下移动,直到按键芯306与第一支撑部件301相接触,此时可以产生第一次手感,如果按键芯306的底面有导电部件308且第一支撑部件为电路板的话还可以实现电路的导通,此时的状态是如图4所示的那样,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按压式开关的第一档按压状态的示意图,而且,按键帽304的内侧下部通过倾斜向下且向中心延伸的小裙边305连接至按键芯306,按键帽304的上部固定有第二支撑部件307,该小裙边305也是比按键芯306和按键帽304都细,但是由于像图3所示的结构那样,这种小裙边305的弯曲会落后于大裙边303的弯曲,只有当大裙边303弯曲至如图4所示的按键芯306与第一支撑部件301相接触而无法继续向下移动时,小裙边305才会开始弯曲,使得按键芯306的上表面不断的与第二支撑部件307靠近直至二者产生接触,产生接触的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按压式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于第一支撑部件上的环状的按键底座,所述按键底座的内侧上部通过倾斜向上且向中心延伸的大裙边连接至位于上部的环状的按键帽,所述按键帽的内侧下部通过倾斜向下且向中心延伸的小裙边连接至按键芯,所述按键帽的上部固定有第二支撑部件,所述按键芯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至少一面具有导电部件,且与所述导电部件相邻的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和/或所述第二支撑部件为电路板,用于与所述导电部件接触时实现电路导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压式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于第一支撑部件上的环状的按键底座,所述按键底座的内侧上部通过倾斜向上且向中心延伸的大裙边连接至位于上部的环状的按键帽,所述按键帽的内侧下部通过倾斜向下且向中心延伸的小裙边连接至按键芯,所述按键帽的上部固定有第二支撑部件,所述按键芯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至少一面具有导电部件,且与所述导电部件相邻的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和/或所述第二支撑部件为电路板,用于与所述导电部件接触时实现电路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式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芯的上表面具有所述导电部件,所述第一支撑部件为按键,且所述第二支撑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宁进李彪
申请(专利权)人:科世达上海机电有限公司上海科世达华阳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