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信息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简称ADR)指在规定剂量下正常应用合格药品时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在现实生活中,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极高,尤其是在长期使用药物或用药量较大时,药品不良反应严重到甚至危及人类生命。因此,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对确保药品安全、保证公众健康具有重大的意义。目前,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主要通过访问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库,持续对数据库中存储的患者数据进行检索分析以完成监测工作。然而,因医院信息系统运行多年,其数据库中的数据量原本就巨大,同时运行大量数据的检索工作,其运行速度会大大降低,检索效率会很低,甚至会影响到医院的正常工作,同时,这对监测系统中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简称CPU)、内存和硬盘资源消耗也非常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获取患者的诊疗数据,所述诊疗数据分散于多项信息表中;/n按照所述患者的ID号整理并以分层目录文件的形式存储所述诊疗数据,形成目录文件数据;以及/n读取所述目录文件数据,根据预设监测模型对所述目录文件数据进行检索比对,获得符合所述监测模型的监测结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患者的诊疗数据,所述诊疗数据分散于多项信息表中;
按照所述患者的ID号整理并以分层目录文件的形式存储所述诊疗数据,形成目录文件数据;以及
读取所述目录文件数据,根据预设监测模型对所述目录文件数据进行检索比对,获得符合所述监测模型的监测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所述患者的ID号整理并以分层目录文件的形式存储所述诊疗数据,形成目录文件数据,包括:
创建分层目录文件,其中,所述分层目录文件的主目录为所述患者的ID号,所述主目录下的第一次级子目录为所述患者的入院累计次数,所述第一次级子目录下的第二次级子目录为所述信息表的名称,并将从所述多项信息表获取的所述诊疗数据分别存储于对应的第二次级子目录下,以形成所述目录文件数据;
其中,所述多项信息表包括基础信息表、生命体征表、诊断表、入院记录表、医嘱表、手术表、症状信息表、检验结果表、查房记录表和会诊记录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取所述目录文件数据包括:
启用多线程读取机制分别从多个所述第二次级子目录下并行读取所述目录文件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模型预存待监测药品的药品信息和对应的不良反应症状,所述目录文件数据包括患者的服用药品信息和症状信息,所述根据预设监测模型对所述目录文件数据进行检索比对,获得符合所述监测模型的监测结果,包括:
将所述患者的服用药品信息和症状信息分别与所述待监测药品的药品信息和对应的不良反应症状进行检索比对,确定由所述待监测药品引起不良反应的患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模型还预存与所述待监测药品的不良反应症状相对应的目标缓解药品,在确定由所述待监测药品引起不良反应的患者后,所述根据预设监测模型对所述目录文件数据进行检索比对,获得符合所述监测模型的监测结果,还包括:
检索由所述待监测药品引起不良反应的患者的服用药品信息是否包括所述目标缓解药品,当所述服用药品信息未包括所述目标缓解药品或当所述服用药品信息包括的异常缓解药物与所述目标缓解药品不一致时,将所述目标缓解药品作为所述监测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录文件数据包括患者的合并用药信息、疾病史信息和指标检验信息,所述预设监测模型预存药物排除筛选模板、疾病排除筛选模板以及指标排除筛选模板,所述将所述患者的服用药品信息和症状信息分别与所述待监测药品的药品信息和对应的不良反应症状进行检索比对,确定由所述待监测药品引起不良反应的患者,包括:
将所述患者的服用药品信息和症状信息分别与所述待监测药品的药品信息和对应的不良反应症状进行检索比对,识别出服用所述待检测药品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以及
根据所述药物排除筛选模板、所述疾病排除筛选模板和所述指标排除筛选模板分别对所述服用所述待检测药品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的合并用药信息、疾病史信息和指标检验信息进行匹配分析,以确定由所述待监测药品引起不良反应的患者。
7.一种药品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代红,陈超,王啸宇,朱曼,姚翀,徐元杰,杨鸿益,刘东杰,石廷永,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