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振圳专利>正文

加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5803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加热管,尤指一种令加热管是呈曲折蜿蜒的矩形或扁形管体,使便于提供管内流体的均匀并迅速加热,且亦可在该加热管的两端出、入水口及基管体外侧依序缠设一内层绝缘耐热层、一电热带、一外层绝缘耐热层、一防火层及一外壳,以构成一可供独立使用的加热装置,藉此,不仅该加热管可获均匀迅速加热的效果,其加热装置亦更显薄扁轻巧,极适于配合各式加热电器的组装运用。(*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热管。已知的现有加热管,皆呈一圆形管体,使圆管总长须经适当的曲折弯绕,以缩短其分布长度,再进而提供加热(如热水器所使用的加热管即是),或是于该圆形加热管外缘再缠设绝缘耐热层及电热带等,以组成一独立使用的加热装置。例如同案申请人从前曾提出的技术台湾专利第88202206号申请案设计便属此等加热装置。显然已知的圆形加热管(如图1所示),其由于断面呈圆形,故管体在同一加温条件之下,依其热力线A的加热方向所示,其中心部份的受热情形必然为最差,该管内流体B的加热并不够均匀,不易达迅速升温的效果,且在同一流量条件之下,该种圆形加热管直径较长,故所组成的加热装置,亦无法呈现出薄扁轻巧的特色,致体积嫌大,组装运用上仍有不便。本技术的主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加热管设计,其是以曲折蜿蜒的矩形或扁形管体构成一加热管本体,使其管内的流体在同一加温条件之下,可获极佳的均匀受热,并因此令管内流体可加速升温,且整体构成更显薄扁轻巧,易供各式加热电器的组装配合。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由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加热管,该加热管呈一曲折蜿蜒的管体,且两端各预留一出、入水口,其特征在于管体的断面为扁形。除上述必要技术特征外,本技术在实施过程中还可补充如下
技术实现思路
该加热管还可以是由上、下管座结合组成,上、下管座为呈相互对应状,并于管座表面各设有适当的隔墙,以形成一具有呈曲折蜿蜒的流体通道的加热管;该管体的断面可为矩形;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因管体断面为矩形或扁形,故其相对于已知的圆形加热管(如图1所示)而言,在同一加热条件之下,其热力线A的加热距离较短,且适于两面方向同时加热,受热效果更为直接,均匀,因此可令管内流体迅速升温。由该加热管所组成的加热装置薄扁轻巧,适用于各式加热电器的组装。兹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将本技术的结构特征或其它作用目的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加热管的局部断面图;图2为本技术中加热管的局部断面图;图3为本技术中加热管的实施例分解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中加热管的实施例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加热管的实施例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将加热管运用于热水器的实施例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为一独立加热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为一独立加热装置的实施例示意图。如附图所示,本技术的加热管,其主要是针对加热管的形态进行改进,并可将该改进的加热管具体应用而构成一可供独立使用的加热装置,以适于配合各式加热电器的组装运用。如图2至图5所示,乃本技术的加热管1的改进,首先须使加热管1是呈一曲折蜿蜒的矩形或扁形管体,因管体断面为矩形或扁形(如图2所示),故其相对于已知的圆形加热管(如图1所示),在同一加热条件之下,其热力线A的加热距离较短,且适于两面方向同时加热,显然受热效果更为直接,从而可呈极佳而均匀的受热状态,因此令管内流体B可加速升温。如上述加热管1的构成特征,其实施时亦可利用上、下管座11、12结合组成,使上、下管座11、12为呈相对应状,并于管座表面各设有适当的隔墙111、121,以能结合形成一矩形或扁形加热管1,并具有一呈曲折蜿蜒的流体通道13,且两端各预留一出、入水口14、15,然所述流体通道13的长短并无限制,惟视实际使用需求而定。再言,所指加热管1的具体应用,其对象并不局限于特定的电加热器,例如图6所示,该加热管1亦可固设于热水器10的选定位置,藉热水器10排火装置101的加温,即获快速升温效果,惟此仅属一便举实施例,实则在具体使用时,自可任供组装运用,并无特定限制。其次,如图7、8的实施例所揭,根据上述加热管设计,是可于加热管1两端的出、入水口14、15及其管体外侧进一步依序缠设一内层绝缘耐热层2、一电热带3、一外层绝缘耐热层4、一防火层5及一外壳6,以进而组成一可供独立使用的加热装置,其中加热管1,即为上述呈一曲折蜿蜒的矩形或扁形管体;内层绝缘耐热层2,是以具有绝缘耐热特性的适当材质构成,例如一层或一层以上的云母片即可;电热带3,其两端各接电源,是经通电后可产生电热效应,惟是缠绕于内层绝缘耐热层2之外,必要时该电热带3亦可藉一般的已知电热管所替换,固无限制;外层绝缘耐热层4,是与内层绝缘耐热层2的材质相当,乃缠设包覆于电热带3的外层,亦可由一层或一层以上的云母片所组成;防火层5,是供外层绝缘耐热层4的全部包设,旨在隔绝高热,其可利用一般具有极佳防火耐热材料所构成,如已知防火棉;外壳6,是包覆于防火层5之外,以组成一可独立使用的加热装置,惟其外观形态不拘;依上述组成的加热装置,于通电时即可对加热管1的管内流体施予迅速加温,不仅该加热管1可具均匀加热效果,该加热装置整体构成亦更显薄扁轻巧,故非常适用于各式加热电器的组装运用,与一般常见加热装置显属不同。综上所述,本技术的加热管,与已知的构成形态差异甚大,且足以增进管内流体的加热均匀并迅速升温,又独立组成的加热装置更是薄扁轻巧,针对各式加热电器的组装运用实属便捷无比。权利要求1.一种加热管,该加热管呈一曲折蜿蜒的管体,且两端各预留一出、入水口,其特征在于管体的断面为扁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管,其特征在于该加热管是由上、下管座结合组成,上、下管座为呈相互对应状,并于管座表面各设有用以形成一具有呈曲折蜿蜒流体通道的加热管的适当隔墙。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管,其特征在于该管体的断面为矩形。专利摘要一种加热管,尤指一种令加热管是呈曲折蜿蜒的矩形或扁形管体,使便于提供管内流体的均匀并迅速加热,且亦可在该加热管的两端出、入水口及基管体外侧依序缠设一内层绝缘耐热层、一电热带、一外层绝缘耐热层、一防火层及一外壳,以构成一可供独立使用的加热装置,藉此,不仅该加热管可获均匀迅速加热的效果,其加热装置亦更显薄扁轻巧,极适于配合各式加热电器的组装运用。文档编号F24H1/12GK2411441SQ9924826公开日2000年12月20日 申请日期1999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1999年10月13日专利技术者陈振圳 申请人:陈振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热管,该加热管呈一曲折蜿蜒的管体,且两端各预留一出、入水口,其特征在于:管体的断面为扁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振圳
申请(专利权)人:陈振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