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瓶壁余液清除装置,包括导杆,导杆上设有套设于导杆上的连接块、位于连接块上的通孔、位于导杆两侧且固定连接在连接块上的支撑杆、中心连接在导杆底部且两端分别连接于支撑杆上的连接杆、位于支撑杆底端的刮板、位于连接块下方且固定于导杆上的凸块及位于连接块顶面且套设于导杆上的螺母,该装置适用于市面上大多数瓶体,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可快速刮除洗手液、沐浴露、洗发水等瓶壁上剩余液体,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应用范围广泛。
A device for removing residual liquid from bottle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瓶壁余液清除装置
本技术涉及日常生活用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瓶壁余液清除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代经济快速发展,人们追求更加健康便捷的生活理念,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往往需要使用到诸如洗手液、沐浴露、洗发水、保湿露等等各种瓶装日用品,但在此类产品使用晚期,往往瓶底会有很多残留液体不能正常导出供人使用,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一定程度上也对环境造成影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各类瓶装日用品的功能需求也越来越多,改变瓶装日用品的这一缺点也就十分必要。目前,公开号为CN10927914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按压瓶,其包括瓶体及与所述瓶体配合使用的瓶盖,所述瓶盖上设有按压结构,所述按压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瓶盖上的按压部及延伸至所述瓶体的底部的导液管,所述导液管为倒Y型结构,所述导液管的上端与所述按压部固定连接,所述瓶体底部设有突起结构,所述突起结构将所述底部分成第一底部和第二底部,所述导液管的下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底部和所述第二底部。这种按压瓶通过在瓶底设置第一底部和第二底部,这样当瓶体中的液体较少时,液体就可以集中到第一底部和第二底部,通过按压结构压出液体,从而可减少液体的浪费。但是该按压瓶无法刮除瓶壁上的液体,容易导致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瓶壁余液清除装置,其具有可快速刮除洗手液、沐浴露、洗发水等瓶壁上剩余液体的优点,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该装置适用于市面上大多数瓶体,应用范围广泛。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瓶壁余液清除装置,包括导杆,所述导杆上设有套设于导杆上的连接块、位于连接块上的通孔、位于导杆两侧且固定连接在连接块上的支撑杆、中心连接在导杆底部且两端分别连接于支撑杆上的连接杆、位于支撑杆底端的刮板、位于连接块下方且固定于导杆上的凸块及位于连接块顶面且套设于导杆上的螺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导杆、连接杆及支撑杆之间的联动作用,可以快速刮除洗手液、沐浴露、洗发水等瓶壁上的剩余液体,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进一步设置:所述凸块为圆柱形且表面设有螺纹,所述螺母配合凸块使用,所述凸块直径小于通孔直径,所述螺母直径大于通孔直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凸块移至连接块顶部时,将凸块与螺母螺纹连接,可保持导杆、连接杆及支撑杆位置锁紧,保证装置整体下移时导杆、连接杆及支撑杆位置不变。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撑杆底端设有卡槽,所述刮板上设有与卡槽匹配的卡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刮板可拆卸使用,方便更换新的刮板,同时,也可以将刮板替换成清洁刷,能够快速的清洗瓶壁。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杆的两端与支撑杆铰接,所述导杆与连接杆的中心铰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导杆向上拉时,连接杆会逐渐向外展开,同时带动支撑杆向外撑开直至刮板接触瓶壁,此时可通过上下旋转导杆刮除瓶壁上的液体。进一步设置:所述导杆与连接杆铰接处设有第一锁紧块,所述连接杆与支撑杆铰接处设有第二锁紧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导杆与连接杆铰接处及连接杆与支撑杆的铰接及锁紧,避免操作时脱落。进一步设置:所述导杆上端设有固定于导杆上的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上设有防滑纹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利用转动块旋转导杆时,可避免产生打滑。进一步设置:所述刮板设置为梯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瓶壁余液进行大面积地清除,同时梯形的设置可以方便刮下的液体滴落到瓶底,避免残留在刮板上。进一步设置:所述导杆顶端设有拉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杆顶端设置拉环,当装置闲置时可以挂在墙壁挂钩上,方便收纳。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装置适用于市面上大多数瓶体,可快速刮除洗手液、沐浴露、洗发水等瓶壁上剩余液体,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应用范围广泛。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瓶壁余液清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种瓶壁余液清除装置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拉环;2、导杆;3、转动块;4、防滑纹路;5、连接块;6、通孔;7、连接杆、8、支撑杆;9、刮板;10、卡槽;11、卡块;12、凸块;13、螺纹;14、螺母;15、第一锁紧块;16、第二锁紧块。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附图2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一种瓶壁余液清除装置:如图1及图2所示,包括导杆2,导杆2顶端设有方便悬挂收纳的拉环1,拉环1下方设有固定在导杆2上的转动块3,转动块3表面设有防滑纹路4,导杆2上套设有位于转动块3下方的连接块5,连接块5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8,且支撑杆8位于导杆2两侧,导杆2底部铰接于连接杆7的中心且铰接处设有第一锁紧块15,连接杆7两端分别铰接于导杆2两侧的支撑杆8上且铰接处设有第二锁紧块16,支撑杆8底端设有卡槽10,卡槽10上连接有梯形刮板9,刮板9表面设有与卡槽10配合使用的卡块11,连接块5下方设有固定于导杆2上的凸块12,凸块12为圆柱形且表面设有螺纹13,连接块5中心设有容纳凸块12穿过的通孔6,连接块5顶面设有套设在导杆2上的螺母14,螺母14配合凸块12使用,螺母14螺纹13连接凸块12起到锁紧导杆2、连接杆7及支撑杆8位置的作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当洗发水即将用完时,将其瓶盖及按压部件取下,从瓶口放入该装置,使连接块5处于瓶口外,将导杆2向上提拉带动连接杆7两端向外展开,由于连接杆7两端铰接于支撑杆8上,从而又带动支撑杆8向上撑开,当支撑杆8上的刮板9接触瓶壁时,导杆2上的凸块12穿过连接块5的通孔6移至连接块5顶部,此时用螺母14螺纹13连接凸块12,由于螺母14直径大于通孔6直径,因此凸块12与螺母14螺纹13连接后无法穿过通孔6,从而将导杆2、连接杆7及支撑杆8位置锁紧,保证装置整体下移时导杆2、连接杆7及支撑杆8位置不变,刮板9始终能与瓶壁接触,然后通过转动块3旋转该装置并调整其上下位置,带动刮板9快速清除瓶壁上的余液。瓶壁余液清除完成后,可将螺母14从凸块12上旋出,此时捏住连接块5并松开导杆2,导杆2向下带动连接杆7两端向上抬起,连接杆7与支撑杆8铰接处逐渐靠近导杆2,支撑杆8也收缩靠拢至导杆2两侧,此时可将该装置从瓶中取出,冲洗干净后,通过导杆2顶端的拉环1悬挂在墙壁挂钩上。以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具体实施仅局限于此;对于本技术所属及相关
的技术人员来说,在基于本技术技术方案思路前提下,所作的拓展以及操作方法、数据的替换,都应当落在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瓶壁余液清除装置,包括导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2)上设有套设于导杆(2)上的连接块(5)、位于连接块(5)中心的通孔(6)、位于导杆(2)两侧且固定连接在连接块(5)上的支撑杆(8)、中心连接在导杆(2)底部且两端分别连接于支撑杆(8)上的连接杆(7)、位于支撑杆(8)底端的刮板(9)、位于连接块(5)下方且固定于导杆(2)上的凸块(12)及位于连接块(5)顶面且套设于导杆(2)上的螺母(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瓶壁余液清除装置,包括导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2)上设有套设于导杆(2)上的连接块(5)、位于连接块(5)中心的通孔(6)、位于导杆(2)两侧且固定连接在连接块(5)上的支撑杆(8)、中心连接在导杆(2)底部且两端分别连接于支撑杆(8)上的连接杆(7)、位于支撑杆(8)底端的刮板(9)、位于连接块(5)下方且固定于导杆(2)上的凸块(12)及位于连接块(5)顶面且套设于导杆(2)上的螺母(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壁余液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12)为圆柱形且表面设有螺纹(13),所述螺母(14)配合凸块(12)使用,所述凸块(12)直径小于通孔(6)直径,所述螺母(14)直径大于通孔(6)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壁余液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8)底端设有卡槽(10),所述刮板(9)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臻蔚,蒋红华,华雅琴,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