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钢筋反向弯曲检测装置,涉及检测装置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高强度钢筋反向弯曲检测装置调节不够便捷,灵活性较低的问题。所述检测装置底块的上方安装有工作支撑箱,所述工作支撑箱的上方安装有检测工作台,所述检测工作台上方的两侧均安装有支撑竖杆,且支撑竖杆与检测工作台焊接连接,所述支撑竖杆的上方安装有上安装板,所述上安装板上方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保护壳体,所述保护壳体的下端安装有伺服电缸,所述伺服电缸的下端安装有检测按压头,两个所述支撑竖杆之间安装有刻度观察尺。
A testing device for reverse bending of high strength steel b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钢筋反向弯曲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检测装置
,具体为一种高强度钢筋反向弯曲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检测设备有很多种类,工厂常用的检测设备有很多,包括测量设备卡尺、天平、打点机等,另外还有质量检测分析仪器,材质检测、包装检测设备等也是常见的检测设备。在包装环节中比较常见的有包装材料检测仪、金属检测设备、非金属检测设备以及无损检测设备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高科技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为了防止不合格的生产产品发行到市场。检测设备的使用就很有必要了,它能有效减少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流入市场。钢筋反向弯曲检测装置是对钢筋进行冷弯试验和平面反向弯曲试验的一种工艺设备。试验机由机架、工作台、工作盘、减速机、压紧装置、电气控制箱、安全防护罩和弯曲附件等构成,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简单、承载能力大、运行平稳、噪音低,且弯曲角度显示直观、安全可靠、维修方便等特点。但是,现有的高强度钢筋反向弯曲检测装置调节不够便捷,灵活性较低;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高强度钢筋反向弯曲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钢筋反向弯曲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高强度钢筋反向弯曲检测装置调节不够便捷,灵活性较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钢筋反向弯曲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底块,所述检测装置底块的上方安装有工作支撑箱,所述工作支撑箱的上方安装有检测工作台,所述检测工作台上方的两侧均安装有支撑竖杆,且支撑竖杆与检测工作台焊接连接,所述支撑竖杆的上方安装有上安装板,且上安装板与支撑竖杆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上安装板上方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保护壳体,所述保护壳体的下端安装有伺服电缸,且伺服电缸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上安装板的下端,所述伺服电缸的下端安装有检测按压头,且检测按压头与伺服电缸通过螺栓连接,两个所述支撑竖杆之间安装有刻度观察尺,所述检测工作台上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中心支撑块,所述中心支撑块的上端设置有固定卡槽。优选的,所述检测工作台上方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安装支撑板,所述检测工作台上方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安装支撑板。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支撑板上方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二安装支撑板上方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的内侧均安装有检测支撑块。优选的,所述检测支撑块上端的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调节双头螺杆,所述检测支撑块下端的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的内部安装有第二调节双头螺杆。优选的,所述第二调节双头螺杆和第一调节双头螺杆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的外部,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的两侧均安装有固定螺栓,且固定螺栓与第二调节双头螺杆和第一调节双头螺杆均通过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支撑板和第二安装支撑板下端的两侧均安装有阻尼滑块,所述检测工作台的上端设置有阻尼滑槽,且阻尼滑块与阻尼滑槽滑动连接,所述阻尼滑块的内部安装有中心固定杆,且中心固定杆的两端与检测工作台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有两个调节双头螺杆,通过螺杆与固定螺栓的相互配合,能够更好的调节位置,并且保障稳定性能,通过阻尼滑块在阻尼滑槽的内部滑动,能够进一步保障稳定,同时也能使得后期的检测更加精准,解决了现有的高强度钢筋反向弯曲检测装置调节不够便捷,灵活性较低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在阻尼滑块的内部安装有中心固定杆,能够有效保障滑动的稳定性能,同时结构的实用性也更加稳定,通过设置有刻度观察尺,能够更好的了解固定块之间的距离,调节的稳定性以及精准度更高,更加快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高强度钢筋反向弯曲检测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检测工作台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安装支撑板和检测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检测装置底块;2、工作支撑箱;3、检测工作台;4、支撑竖杆;5、上安装板;6、保护壳体;7、伺服电缸;8、检测按压头;9、刻度观察尺;10、第一安装支撑板;11、第二安装支撑板;12、第一固定块;13、第二固定块;14、检测支撑块;15、第一调节双头螺杆;16、第二调节双头螺杆;17、固定螺栓;18、中心支撑块;19、固定卡槽;20、阻尼滑块;21、阻尼滑槽;22、中心固定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高强度钢筋反向弯曲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底块1,检测装置底块1的上方安装有工作支撑箱2,工作支撑箱2的上方安装有检测工作台3,检测工作台3上方的两侧均安装有支撑竖杆4,且支撑竖杆4与检测工作台3焊接连接,结构的支撑稳定性能更加完善,支撑竖杆4的上方安装有上安装板5,且上安装板5与支撑竖杆4通过螺栓连接,安装拆卸更加方便快捷,上安装板5上方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保护壳体6,保护壳体6的下端安装有伺服电缸7,且伺服电缸7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上安装板5的下端,伺服电缸7的下端安装有检测按压头8,且检测按压头8与伺服电缸7通过螺栓连接,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安装,两个支撑竖杆4之间安装有刻度观察尺9,能够更加直观的观察位置,检测工作台3上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中心支撑块18,中心支撑块18的上端设置有固定卡槽19。进一步,检测工作台3上方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安装支撑板10,检测工作台3上方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安装支撑板11,能够有效保障工作支撑的稳定性能。进一步,第一安装支撑板10上方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一固定块12,第二安装支撑板11上方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二固定块13,第一固定块12和第二固定块13的内侧均安装有检测支撑块14,检测支撑性能更加稳定,精准度更高。进一步,检测支撑块14上端的第一固定块12和第二固定块13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调节双头螺杆15,检测支撑块14下端的第一固定块12和第二固定块13的内部安装有第二调节双头螺杆16,能够更好地调节位置,灵活性更高。进一步,第二调节双头螺杆16和第一调节双头螺杆15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固定块12和第二固定块13的外部,第一固定块12和第二固定块13的两侧均安装有固定螺栓17,且固定螺栓17与第二调节双头螺杆16和第一调节双头螺杆15均通过转动连接,连接性能更好,能够有效保障连接后的稳定性能。进一步,第一安装支撑板10和第二安装支撑板11下端的两侧均安装有阻尼滑块20,检测工作台3的上端设置有阻尼滑槽21,且阻尼滑块20与阻尼滑槽21滑动连接,阻尼滑块20的内部安装有中心固定杆22,且中心固定杆22的两端与检测工作台3固定连接,移动的灵活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工作原理:使用时,根据使用需要调节第一安装支撑板10和第二安装支撑板11的位置,转动松开若干个固定螺栓17,根据需要移动第一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钢筋反向弯曲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底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底块(1)的上方安装有工作支撑箱(2),所述工作支撑箱(2)的上方安装有检测工作台(3),所述检测工作台(3)上方的两侧均安装有支撑竖杆(4),且支撑竖杆(4)与检测工作台(3)焊接连接,所述支撑竖杆(4)的上方安装有上安装板(5),且上安装板(5)与支撑竖杆(4)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上安装板(5)上方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保护壳体(6),所述保护壳体(6)的下端安装有伺服电缸(7),且伺服电缸(7)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上安装板(5)的下端,所述伺服电缸(7)的下端安装有检测按压头(8),且检测按压头(8)与伺服电缸(7)通过螺栓连接,两个所述支撑竖杆(4)之间安装有刻度观察尺(9),所述检测工作台(3)上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中心支撑块(18),所述中心支撑块(18)的上端设置有固定卡槽(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钢筋反向弯曲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底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底块(1)的上方安装有工作支撑箱(2),所述工作支撑箱(2)的上方安装有检测工作台(3),所述检测工作台(3)上方的两侧均安装有支撑竖杆(4),且支撑竖杆(4)与检测工作台(3)焊接连接,所述支撑竖杆(4)的上方安装有上安装板(5),且上安装板(5)与支撑竖杆(4)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上安装板(5)上方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保护壳体(6),所述保护壳体(6)的下端安装有伺服电缸(7),且伺服电缸(7)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上安装板(5)的下端,所述伺服电缸(7)的下端安装有检测按压头(8),且检测按压头(8)与伺服电缸(7)通过螺栓连接,两个所述支撑竖杆(4)之间安装有刻度观察尺(9),所述检测工作台(3)上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中心支撑块(18),所述中心支撑块(18)的上端设置有固定卡槽(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钢筋反向弯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工作台(3)上方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安装支撑板(10),所述检测工作台(3)上方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安装支撑板(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钢筋反向弯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撑板(10)上方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一固定块(12),所述第二安装支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之江,彭海,张建雄,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中正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