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设备功能重要性的判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电站功能重要性判定准则;S2.建立电站设备清单,使得每个设备均具有独立的编码;S3.分析设备功能,结合设备的需求工况描述设备在系统中的功能;S4.分析设备功能失效,描述设备的功能失效,建立起思维联系;S5.分析导致设备功能失效的失效模式,描述具体的设备的功能失效模式;S6.分析设备的失效模式是否可见;S7.分析设备功能失效对系统的影响;S8.分析设备功能失效对电站的影响;S9.确定设备重要性等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有效的系统性的设备功能重要性的判定方法,准确而高效地完成设备功能重要性判断,为电站转向以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奠定基础。
A method to judge the importance of equipment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备功能重要性的判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站管理
,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设备功能重要性的判定方法。
技术介绍
上世纪60年代,经美国航空业研究实践,发现设备的失效模式除了大家所熟知的浴盆曲线外,一共有6种设备失效模式,其中大部分失效模式与设备的运行时间没有直接关系,在大型工业体中所占的比例达89%。说明目前电站所采取的定期解体和更换等方式的维修策略是无效的,从而发展出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eliabilityCenteredMaintenance,简称RCM)维修技术,其核心理念是只维护关键和重要的设备,对于功能失效影响不大的设备采取纠正性维修策略,这种维修策略在行业上产生了巨大的成功。识别出电站的关键重要设备则成为RCM实施的关键。传统的RCM方法从电站系统功能开始做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识别出电站的关键设备,然后再分析设备失效模式。由于系统功能识别难度大,识别功能与设备的对应关系存在重复性大、耗时长的缺点,且容易遗漏设备。这些原因导致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理念在中国电站一直没有得到发展。目前行业上有三种主要的方法来判断设备的功能重要性,第一种是系统功能失效影响分析的方式,通过系统功能失效模式识别出影响功能的相关设备;第二种是以设备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的方式来判断设备的功能重要性,该方法是列写设备,然后列写设备的失效模式,继而分析该失效模式对电站的影响;第三种是通过检查单的方式,通过设备清单对照重要性判据逐一判断。上述三种设备功能重要性判定方法中,第一种系统功能失效影响分析的方法存在可能遗漏重要设备的情况;第二种设备失效模式的判定方法,由于设备的失效模式较多,逐一判断各个失效模式对设备的影响十分繁琐,每个失效模式对设备的影响不容易确定;第三种检查单方法则缺少系统化的方法流程,对分析人因的知识经验要求较高,不利于得出准确的结论。因此,我们提出一种设备功能重要性的判定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通过有效的系统性的设备功能重要性的判定方法,准确而高效地完成设备功能重要性判断,为电站转向以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奠定基础,而提出的一种设备功能重要性的判定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设备功能重要性的判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电站功能重要性判定准则:划分设备的功能重要性等级;S2.建立电站设备清单:对每个设备进行独立编码,使得每个设备均具有独立的编码;S3.分析设备功能:结合设备的需求工况描述设备在系统中的功能;S4.分析设备功能失效:描述设备的功能失效,建立起思维联系;S5.分析导致设备功能失效的失效模式:描述具体的设备的功能失效模式;S6.分析设备的失效模式是否可见:判断设备发生失效时是否能被电站工作人员及时发现;S7.分析设备功能失效对系统的影响:判断设备发生失效时在系统层级造成的后果;S8.分析设备功能失效对电站的影响:判断设备发生失效时在电站层级造成的后果;S9.确定设备重要性等级:根据电站的功能重要性判定准则,确定设备的功能重要性等级。优选的,所述S1中将设备的功能重要性划分为至少十个等级。优选的,所述S2中对每个设备进行独立编码的方式为KKS编码和电站+加系统+设备类型+序列号编码。优选的,所述S3之前还包括建立设备功能重要性判定分析工作表。优选的,所述S3~S8中的分析工作均在设备功能重要性判定分析工作表中进行。优选的,所述S4中描述设备的功能失效,建立起思维联系以S2否定的方式进行描述。优选的,所述S6中判断设备发生失效时是否能被电站工作人员及时发现的具体填写内容为“是”或“否”。优选的,所述S6中当设备发生失效时还包括如果被电站工作人员及时发现是否能及时安排恢复工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设备功能重要性的判定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首先建立电站功能重要性判定准则,建立电站设备清单,再通过分析设备功能,分析设备功能失效,分析导致设备功能失效的失效模式,分析设备的失效模式是否可见,分析设备功能失效对系统的影响,分析设备功能失效对电站的影响,最后确定设备重要性等级,通过有效的系统性的设备功能重要性的判定方法,准确而高效地完成设备功能重要性判断,为电站转向以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奠定基础。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设备功能重要性的判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设备功能重要性的判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电站功能重要性判定准则:划分设备的功能重要性等级,将设备的功能重要性划分为至少十个等级;S2.建立电站设备清单:对每个设备进行独立编码,对每个设备进行独立编码的方式为KKS编码和电站+加系统+设备类型+序列号编码,使得每个设备均具有独立的编码;S3.建立设备功能重要性判定分析工作表:在设备功能重要性判定分析工作表中进行分析工作;分析设备功能:结合设备的需求工况描述设备在系统中的功能,如运行中的水泵的功能描述为“在电站运行时,从某处向某处供水”;S4.分析设备功能失效:描述设备的功能失效,建立起思维联系,以S3否定方式进行描述,如水泵的功能失效描述为“在电站运行时,不能从某处向某处供水”;S5.分析导致设备功能失效的失效模式:描述具体的设备的功能失效模式,S4中水泵的失效模式为“水泵停运”;S6.分析设备的失效模式是否可见:判断设备发生失效时是否能被电站工作人员及时发现以及及时安排恢复工作,此步骤是分析的关键,影响到功能重要性判定的准确性,具体填写内容为“是”或“否”,如S5中“水泵停运”的失效模式,若水泵停运向电站控制室触发报警,则该失效模式对电站来说是显性的,填写内容为“是”;S7.分析设备功能失效对系统的影响:判断设备发生失效时在系统层级造成的后果;如系统失水等等。S8.分析设备功能失效对电站的影响:判断设备发生失效时在电站层级造成的后果;如导致停机停堆等。S9.确定设备重要性等级:根据电站的功能重要性判定准则,确定设备的功能重要性等级。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通过首先建立电站功能重要性判定准则,建立电站设备清单,再通过分析设备功能,分析设备功能失效,分析导致设备功能失效的失效模式,分析设备的失效模式是否可见,分析设备功能失效对系统的影响,分析设备功能失效对电站的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设备功能重要性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建立电站功能重要性判定准则:/n划分设备的功能重要性等级;/nS2.建立电站设备清单:/n对每个设备进行独立编码,使得每个设备均具有独立的编码;/nS3.分析设备功能:/n结合设备的需求工况描述设备在系统中的功能;/nS4.分析设备功能失效:/n描述设备的功能失效,建立起思维联系;/nS5.分析导致设备功能失效的失效模式:/n描述具体的设备的功能失效模式;/nS6.分析设备的失效模式是否可见:/n判断设备发生失效时是否能被电站工作人员及时发现;/nS7.分析设备功能失效对系统的影响:/n判断设备发生失效时在系统层级造成的后果;/nS8.分析设备功能失效对电站的影响:/n判断设备发生失效时在电站层级造成的后果;/nS9.确定设备重要性等级:/n根据电站的功能重要性判定准则,确定设备的功能重要性等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备功能重要性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建立电站功能重要性判定准则:
划分设备的功能重要性等级;
S2.建立电站设备清单:
对每个设备进行独立编码,使得每个设备均具有独立的编码;
S3.分析设备功能:
结合设备的需求工况描述设备在系统中的功能;
S4.分析设备功能失效:
描述设备的功能失效,建立起思维联系;
S5.分析导致设备功能失效的失效模式:
描述具体的设备的功能失效模式;
S6.分析设备的失效模式是否可见:
判断设备发生失效时是否能被电站工作人员及时发现;
S7.分析设备功能失效对系统的影响:
判断设备发生失效时在系统层级造成的后果;
S8.分析设备功能失效对电站的影响:
判断设备发生失效时在电站层级造成的后果;
S9.确定设备重要性等级:
根据电站的功能重要性判定准则,确定设备的功能重要性等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备功能重要性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将设备的功能重要性划分为至少十个等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高,
申请(专利权)人:关高,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